新时代我国中小学课程思政与武术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2023-04-17 12:08杨豆豆
体育师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武术育人民族

杨豆豆, 唐 朝

(1.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0; 2.广州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63)

武术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金字招牌, 对于培育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武术在我国地位的不断攀升, 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机遇。然而, 由于20 世纪初在西方体育的强烈冲击下, 学校武术的发展始终朝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不断延伸, 武术的本土化惨遭冷落。 学校武术虽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 但是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本质属性却被轻描淡写, 这也是 “学生喜欢武术, 不喜欢武术课” 问题的根本所在。 如今, 学校武术教育还未能与国人给予它的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的定位无缝对接, 武术教育略显得萎靡不振[1]。 围绕学校武术教育展开的学术研究数不胜数, 诸多研究均提出了 “武术回归传统” “武术专业技术教育改革” 等观点,但很难落地生根, 目前学校武术教育仍滞留在 “名存实亡”的窘境。

2020 年5 月28 日, 教育部印发了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的通知, 文件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针对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2]。 课程思政主要是以构建全员、 全程、 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 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 最终实现 “立德树人” 的育人价值。 虽然课程思政的理念只是局限于高等教育, 但是其育人理念和功能价值将贯穿整个教育体系。 因此,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 将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与中小学武术教育相融合, 厘清两者之间的契合关系,探索课程思政融入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路径, 为中小学武术课堂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1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2014 年上海市率先展开了 “课程思政” 的试点工作[4]。课程思政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热点, 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 刘鹤、 金祥雷认为 “课程思政的理性内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更是保障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育人实现的必然选择”[5]。 王学俭、 石岩认为 “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知识、 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 使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6]。 高德毅、 宗爱东认为 “课程思政的本质, 是在课程教学与改革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方面中, 恰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 使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和实现”[7]。 综上可知, 课程思政的内涵重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将课程中原本存在的或者挖掘更多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 最终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应。

2 新时代中小学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契合关系

2.1 培育理念相契合:“武德规范”与“立德树人”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其呈现出独立的文化形态。 武术中蕴含着匡扶正义、 见义勇为、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等民族精神, 同时习武要求尊师重道、 宽厚仁爱、 孝悌仁义等道德观念。 武术中的民族精神和道德观念与课程思政所提倡的道德教育等思政元素不谋而合。不难发现, 武术蕴含的民族精神以及道德观念正是武德的具体要求, 而武德的具体要求也是课程思政中道德教育的具体体现。 武德是每个习武人所要遵循的思想道德, 古人云: “未曾习武先习德” “文以载道, 武以养德” “武以德立, 德为艺先” 等强调了习武之人必先修炼高尚的品德,“德行” 在武术中树立了重要的道德标准, 是当下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 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内容。这充分说明了武术教育中的 “武德规范” 与课程思政中的“立德树人” 相契合。

2.2 培育对象相契合: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同一性

2018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开足开齐体育课, 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 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8]。 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 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深受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和关切。 因此, 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民族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勇于开拓创新, 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为中小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目标。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 不仅捍卫着民族尊严, 而且传承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 只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9]。 学校武术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0]。 学校武术教育融合了套路演练、 攻防技击、 武德培养、 文化熏陶等内容, 体现了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 通过学校武术教育, 使得青少年切身实际地感受 “外练筋骨皮, 内练一口气” 的精髓, 以此培养青少年刚健有为的阳刚之气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树立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3 新时代推进我国中小学课程思政与武术教育融合的路径

3.1 以课程思政提升武术本土化的价值

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 武术朝着竞技化的趋势发展, 武术的表演性得到高度认可。 但是竞技武术却被认为是 “空架式”, 无 “真内涵”, 掩盖了武术的本土特性, 武术的本土文化逐渐流失。 如何修复武术的本土文化, 关键在于提升武术本土文化的社会认同度, 只有在大众广泛认知认同的基础上才能 “凝聚价值共识”[11]。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着道德思想、 价值观念、 精神品质等思政元素。例如, 中国从古至今诸多英雄豪杰所表现出的 “刚正不阿、大义凛然、 见义勇为、 宁死不屈” 的精神品质, 成为建设青少年的民族心理、 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

武术不仅仅是套路专项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搏斗对抗和攻防技击。 后者所体现出的尚武精神和勇武气节, 正是武术本土化的价值所在, 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相契合。 尤其是尚武精神体现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以及民族性格, 这些内容又构成了武术文化形态内核[11]。 思政元素就是武术文化形态内核的哲学体现,并且形成合力, 以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因此,中小学武术课程中应该汲取丰富的思政元素, 引入英雄习武故事的情景教学, 重点突出英雄的尚武精神和爱国情怀。例如: 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练习武术, 可以在课堂中引入 “岳飞精忠报国, 英勇作战杀敌” 的故事, 对学生心智历练、 精神风貌、 道德行为以及礼义廉耻加以教导, 提高中小学生的武术认知能力。 这对于增强中小学生的武术本土化的认同价值具有正确的引领作用, 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才会更加具有生命活力。

3.2 以课程思政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

中华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 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散发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武术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呈现出传统哲学、 中医理论、 阴阳五行、 伦理道德等一片繁荣的文化思想。 因此, 以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和整理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等内容,使之转化为培育中小学生的教育资源和形式。 诚如邱丕相教授所言: “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武术当代发展的价值定位, 把武术作为一种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资源, 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资源和手段, 也是武术教育大有所为之处。[12]”

通过融合课程思政的理念, 突出中小学武术教育中的核心要领, 将中小学武术课程由以往的 “重术轻道” 逐渐向 “文化价值” 过渡。 学校武术教育的追求在于使学生“合于道”, 即通过武术实践来不断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符合于道, 合乎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从而实现 “顺应自然”的行为方式[13]。 中小学武术不仅仅是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更重要是通过武术实践达到以武育人的效果。 课程思政中的道德伦理可以成为中小学生的内在追求, 中小学生通过习练武术, 领略武术中的文化价值, 确立自身的道德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练武的斗志和拼搏的精神, 成为其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引擎。 以课程思政充分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 引领中小学生走向知行合一, 完成育人的根本任务。

3.3 以课程思政完善武术的教学设计

对于中小学武术的教学设计, 在培养方案、 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方案中除了规定学习武术的技能之外, 更重要的是突出武术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 充分挖掘和整理武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精心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具体表现在: 第一,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 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视角认识武术。 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学生有必要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武术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武术视频的方式, 为学生传递相关的信息, 讲解相关的内容。 此外, 以学生的能动性为主,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鼓励学生课下查找古往今来的武术人物事迹, 以团队表演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通过切身实际的角色投入, 体会武术的思政内涵。

第二, 营造德育的知识环境, 讲好中国武术故事。 荀子曰: “人无礼则不立,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这说明了 “礼” 是修身养性、 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 而礼貌、 礼仪等成为了 “礼” 的外在行为表现, 又内化为深层次的德行修养。 武术中的抱拳礼反映了习武之人的品德修养, “以礼使, 以礼终” 贯穿整个武术之中。 “未曾习武先修德”, 武德礼仪是每一位学生习武之前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 灌输武德思想, 培养品德高尚的青少年。 因此, 学校应该营造多元化的德育环境, 教师精心设计武术课程,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使得学生在技能学习中能够达到 “知礼仪、 懂谦逊、 讲正义、 能包容” 的德育目标, 以此发挥武术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功能。 具体在武术教学中, 武术教师应该先讲解抱拳礼的来龙去脉, 帮助学生一边掌握抱拳礼,一边学习武德文化。 其次, 在讲解技能动作时, 引用中国武术文化的经典故事, 告知学生其中隐藏的道德伦理, 激发学生的习武热情。 例如太极拳的教学, 武术教师可以将其中隐藏的儒家思想和哲学思想为学生做透彻讲解, 揭露其中为人处世的道理, 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涵养和人文素养。

第三, 培育和激发中小学生 “刚健自强, 崇尚勇武”的精神。 武术的习练过程是族群认同和民族精神的重塑过程[11], 是因为在武术的身体对抗过程中所表现出迎难而上、坚韧不拔、 顽强拼搏、 果敢坚毅的勇武精神, 这些正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化。 武术作为培养青少年 “刚健自强、 自强不息” 精神品质的有效途径, 在中小学的武术课程中必须增加攻防对抗练习, 打练结合。 所谓的 “打” 并非字面意义上的 “打”, 而是在两人激烈紧张的相搏中, 培养尊重对手、 克己自制、 培养勇气、 培养体谅弱者之心[14]。 青少年只有在面对激烈的对抗时, 才能切身实际地体会到生命受到了挑战, 也只有面对这种直接的攻击, 才能培养独特的精神品质[15]。 因此, 这就需要加强武术教师的武术技能,勤学善思武术套路中基本动作的攻防含义以及见招拆招的实际应用。 在武术教学中设计两人合作的搏斗对抗动作,在教师有序的指导下完成, 保障学生的安全性, 增加武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通过两人之间的身体对抗, 能够锻炼学生果断迅速的应激反应, 练就强大的心理素质。

3.4 以课程思政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学校教育中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但是,武术专业的师资匮乏成为了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共性问题,大多数学校均通过其他项目的体育教师来传授武术。 由于许多体育教师对武术没有清晰的认识, 尚未规范掌握武术套路的动作, 缺乏合理的教学方法, 导致无法真正胜任武术教学。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武术在体育的裹挟下不仅过滤了武术文化, 而且过滤了武术教师的文化传授意识[16]。 因此, 在引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下, 逐渐加强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着重强调师德师风建设。 这就需要聘请专业的武术教师, 增强武术专业的师资力量。 中小学校可以对内引入高水平的武术教师, 发挥武术教师的专业技能。 同时,要对专业的武术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引导, 在课堂中增加思政的元素, 从而达到以武育人的价值引领。 第二, 体制内武术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 这就要求体制内的武术教师不仅具备基本的武术技能, 更重要的是丰富自身的武术理论知识, 提高自身的武技水平和武德涵养, 以此为学生树立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的榜样,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第三, 思政教师助力武术课程教学。 对于武术课程思政的教学, 中小学可以与之匹配经验丰富的思政指导教师, 由思政教师专门负责与课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而武术专业教师则主要负责武术的技能学习, 两者共同协商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大纲。

4 结语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具有重道、 重德、 重和谐、 重防卫、 重意境、 重思辨、 重整体、 重兼容等多方面的文化特色[17]。 中小学校的武术教育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身体技能, 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 发扬武术的民族精神, 提高学生的品德涵养,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最终发挥以武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 实际上, 武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做人”,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智慧与德行、 气节与操守, 具有浓厚的社会道德感和历史使命感。 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武术教育之中, 在思政理念的引导下, 将武德的育人思想贯穿于技能传授和道德培养之中, 这不仅充分体现了武术课程的 “技理相兼”, 而且挖掘了武术课程的“德育功能”。 这有利于改变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现实境遇,真正培育青少年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武术育人民族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们的民族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武术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