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胶升白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案举隅

2023-04-20 01:39张玉明贾敏
健康之家 2023年4期

张玉明 贾敏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老年人皮膚瘙痒问题受到密切关注。若瘙痒剧烈,患者会产生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基于此,贵州中医药大学贾敏教授运用芪胶升白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本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芪胶升白胶囊;依巴斯汀片;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以瘙痒为主的常见皮肤病,可分为全身性瘙痒症和局限性瘙痒症两大类 [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皮肤表皮层和真皮层变薄,附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皮肤屏障、感觉功能下降,这些因素均能导致老年皮肤瘙痒症。该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全身皮肤瘙痒,患者会感觉如蚂蚁在身上爬行一般,夜间症状加重,伴皮肤干燥脱屑,严重的甚至四肢或颈部有发作[2]。中医认为,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脾肾两虚,血源匮乏,血虚生风,风胜则燥,燥则肌肤失养,继而引发瘙痒症状,尤以冬季为甚。因为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机体毛窍闭塞,营血流通不畅,皮肤失养,导致瘙痒频发[3~4]。临床常采用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治疗。依巴斯汀作为抗组胺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比较普遍,但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佳。贵州中医药大学贾敏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积累,运用芪胶升白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此病,效果明确。

1典型病案

1.1 病例1

患者王某某,男性,69岁,因“全身皮肤瘙痒1年多,近5天加重”,于2020年10月15日就诊于我院我科门诊。现病史:1年多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间歇性发作,夜间尤甚,搔抓后出现丘疹、结节,否认蚊虫叮咬史、刺激物品接触史。患者自行予中草药自煎外用(具体不详),瘙痒症状可缓解,未重视及诊治。此后,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自行到药房购买药膏外用对症缓解瘙痒。5天前,患者感瘙痒复发并加重,影响睡眠,遂就诊于我院我科门诊。症见: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全身皮肤瘙痒,时常搔抓,遇热、清晨及夜间加重,四肢尤甚;肢软乏力,少气懒言,纳少眠可;小便尚可,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无特殊。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干燥,见散在褐色丘疹、结节,全身散见少量点状、线状抓痕。中医诊断:风瘙痒-气血亏虚。西医诊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原则:益气补血。治疗过程:口服芪胶升白胶囊(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标准编号:WS1-(X-014)-013Z,规格:10片*1板/盒),一次4粒,3次/d,1周为一个疗程。口服依巴斯汀片(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标准编号:WS-1006(ZD-006)-00-01 Z,规格:10粒*3板/盒),一次1片,1次/d,1周为一个疗程。依巴斯汀片联合芪胶升白胶囊口服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于2020年11月1日复诊,未诉特殊不适,查看皮肤未见抓痕。1年内随访未复发。

1.2 病例2

患者张某,女,75岁,因“全身皮肤反复瘙痒2年多,发伴皮疹10天多”于2021年1月5日就诊于我院我科门诊。现病史:患者2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时常搔抓,当时无红斑、水疱、丘疹等。患者就诊于“私人诊所”予肌注激素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有所减轻,但仍反复发作。2个多月前,患者因瘙痒难忍,就诊于某皮肤科专科医院,诊断为瘙痒症,予口服及外用药等治疗(具体不清)后,症状缓解不明显。10多天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全身皮肤瘙痒症状加重,搔抓后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斑、丘疹,严重影响夜间睡眠及正常生活,遂就诊于我院我科门诊。入院症见:全身皮肤瘙痒剧烈,频繁搔抓,以躯干、四肢伸侧为甚,严重影响夜间睡眠;少气懒言,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等不适;精神尚可,纳眠一般,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既往史:有10多年2型糖尿病病史,平日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控制血糖,余病史无特殊。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干燥、脱屑明显,四肢见大片淡褐色色素沉着斑、淡红斑,其上见针尖至绿豆大小丘疹,部分密集融合成片,以躯干、四肢为甚;全身见点状、线状抓痕。中医诊断:风瘙痒—气血亏虚。西医诊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治疗过程:芪胶升白胶囊口服,一次4粒,3次/d,1周为一个疗程。依巴斯汀片口服,一次1片,1次/d,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瘙痒症状明显减轻。共治疗3个疗程,患者未诉瘙痒,查看皮肤未见抓痕。1年内随访未复发。

1.3 病例3

患者李某,男性,80岁,因“全身皮肤反复瘙痒5年多,加重2天”于2021年2月10日就诊于我院我科门诊。患者5年多前无明显诱因感到全身皮肤瘙痒明显,频繁搔抓,搔抓后见点状、线状抓痕,影响夜间睡眠。当时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咽部梗涩感,无心悸、胸闷等不适,否认蚊虫叮咬史、刺激物品接触史。自行予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上述症状稍缓解,但反复发作。搔抓后伴四肢见抓痕、红斑、丘疹。9个多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全身皮肤瘙痒剧烈,红斑、丘疹逐渐蔓延至全身,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不详,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口服,1次/d,雷公藤多苷片10 mg,口服,1次/d。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但停药后症状反复发作,且较前加重,严重影响夜间睡眠及日常生活,遂于我院我科住院治疗。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未定期门诊复诊。此后,上述症状时轻时重,瘙痒严重时自行予口服抗组胺药物、艾叶水煎外洗,治疗后好转。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到全身皮肤瘙痒剧烈,频繁搔抓,严重影响睡眠,患者自行予止痒药物、外用止痒膏(具体不详)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遂再次就诊我院皮肤科门诊。入院症见:全身皮肤瘙痒明显,时常搔抓,清晨、傍晚稍加重,搔抓后出现丘疹、结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夜间睡眠;无头晕头痛、发热恶寒、心慌胸闷、腹痛、腹泻等不适;精神、饮食尚可,睡眠欠佳;小便调,大便干,2~3日一行;舌淡红,舌体适中,苔白,脉细。既往史无特殊。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干燥,见散在褐色丘疹、结节,全身散见少量点状、线状抓痕,未见明显红斑、水疱、糜烂、渗出。中医诊断:风瘙痒—气血亏虚。西医诊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治疗过程:芪胶升白胶囊口服,一次4粒,3次/d,1周为一个疗程。依巴斯汀片口服,一次1片,1次/d,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瘙痒症状明显减轻。共治疗4个疗程,患者未诉瘙痒,查看皮肤未见抓痕。1年内随访未复发。

1.3 病例4

患者陈某某,男性,72岁,因“全身皮肤反复癌痒1年多,再发加重5天”,于2021年3月10日就诊于我院我科门诊。现病史:1年多前患者因右下肢外伤包药(具体药物不详)后出现皮肤瘙痒,搔抓后全身出现散在红斑、丘疹,瘙痒遇热及夜间入睡时明显,稍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当时自行予药膏(具体不详)等治疗后瘙痒稍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瘙痒程度逐渐加重,反复就诊于当地私人诊所,诊断不明确,予针灸、拔罐、火针、中药内服等治疗后病情稍好转。5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上述症状再发加重,自行外用卤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随后皮疹逐渐发展到全身,伴剧烈瘙痒,遇热及夜间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咽部梗死感,无心悸、胸闷等不适,否认蚊虫叮咬史,遂就诊我院皮肤科门诊。入院症见:患者感全身皮肤瘙痒剧烈,频繁搔抓,遇热及夜间明显,瘙痒发作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夜间睡眠;无发热恶寒、咳嗽咳痰、心慌胸闷等不适;精神、饮食尚可,睡眠差;尿频、尿急,大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既往史无特殊。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干燥、脱屑,躯干、四肢见散在分布的淡红色丘疹、红斑及较多色素沉着斑,部分红斑、丘疹融合成片,双前臂、腹部皮疹区可见皮肤增厚、粗糙,红斑丘疹呈苔藓样变,全身见散在新鲜点状、线状抓痕,部分抓痕已结痂,无糜烂及渗液。中医诊断:风瘙痒-气血亏虚。西医诊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治疗过程:芪胶升白胶囊口服,一次4粒,3次/d,1周为一个疗程。依巴斯汀片口服,一次1片,1次/d,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瘙痒症状明显减轻。共治疗4个疗程,患者未诉瘙痒,查看皮肤未见抓痕。1年内随访未复发。

2讨论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以瘙痒为主的感觉神经机能异常性皮肤病,内因有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外因有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皮肤情况等。中医学认为[5],皮肤瘙痒病因复杂,与禀赋不耐有关,皮肤囿于风邪湿热、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皮肤营养缺乏、饮食不节、肝肾亏虚等原因引起气血虚弱,或气滞血瘀,或血热内蕴,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该病秋冬季高发,常在遇热时或夜间加重。此外,老年患者脏腑功能衰退,气血生化匮乏,血不足无以濡养皮肤腠理则发为痒。正如《丹溪心法》中所言“诸痒为虚,血不荣于肌腠,所以痒也。”当各种原因导致血虚,则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故出现“不荣而痒”。患者因皮肤瘙痒反复搔抓,可引起皮肤屏障破坏,容易引起其他皮肤疾病,严重者引起诸多感染,甚至影响睡眠,进而降低生活质量[6]。长此以往,皮肤可出现湿疹样改变、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等继发性的皮肤损害;并且抓伤的皮肤由于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容易发生疖肿或毛囊炎等继发性感染,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7]。临床上,治疗本病常用的西药有盐酸多塞平片、富马酸酮替芬片等[8],但长期应用有一定不良反应,还易产生耐受性,影响疗效。芪胶升白胶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成药,由大枣、阿胶、血人参、淫羊藿、苦参、黄芪、当归组成,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扶阳的功效,可治疗气血两虚证[9~10]。方中阿胶、大枣益气养阴血为主药;人参补气涩血、滋阴补肾;淫羊藿补肾强筋;黄芪益气养血固表;当归补血活血;苦参退热利湿,同时佐制诸药热性,培补脾肾、益气养血为原则。

总的来说,贾敏教授认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会影响患者夜间睡眠,平日应加强润肤,避免皮肤干燥。采用依巴斯汀片联合芪胶升白胶囊口服治疗,中医补益气血,提高患者免疫力,西医以缓解皮肤瘙痒为主,进而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且患者容易接受,不良反应小,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珅,钱青,高春岩,等.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名探析[J].光明中医,2018,33(11):1539-1541.

[2] 张云,蓝毓营.壮医特色优势技术组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8):17-19.

[3] 王芳.当归饮子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3):403-404.

[4] 徐玉美.行为习惯逆转疗法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5):771-772.

[5] 张梁宇,朱晓杨,庞天平等.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6):101-103.

[6] 時仲省.老年人为何容易皮肤瘙痒[J].家庭医学,2021(11):18.

[7] 刘文艳,吴炜炜.老年睡眠障碍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12):1435-1438.

[8] 刘轩廷,何阳,张峻豪,等.皮肤瘙痒的发生机制和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初探[J].武警医学,2021(4):362-364.

[9] 唐密密.盐酸西替利嗪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炎症水平及复发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2,08:123-124.

[10] 赵同德,田劭丹,侯丽,等.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癌因性气血两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J].世界中医药,2020(8):1151-115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