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滨海文旅康养基地建设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2023-04-22 08:42田红灯甘国娟韦海航杨景竣李进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北部湾康养经济区

田红灯,朱 慧,甘国娟,刘 秀,韦海航,杨景竣,李进华,覃 杰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2;2.南宁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南宁 530001)

中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1]。为了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政府相继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及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战略措施[2-4]。中共十九大创新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5],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破解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均衡等核心问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乡村经济落后的短板。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6]。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7]。其中,康养产业在融合城乡特色资源、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康养为目的的出游方式正成为康养旅游行业发展的新发力点[8]。伴随全面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多项国家政策发布[9-11],康养产业迎来了重大机遇,新业态不断涌现。其中“文旅+康养”是以文化为引领、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的创新融合模式,已上升为国家重要决策部署与战略布局,文旅康养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12]。

中国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13-15],后疫情时代并不代表疫情的结束,而是代表疫情进入了可防和可控的阶段[16]。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给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者们从文旅康养设计机理、产业融合设计要点、融合发展方法及策略[17-20]等方面对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开展了一定探索,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及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稳健,势头良好,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滨海旅游业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伴随着人口红利逐步衰减、建设用地资源稀缺、疫情防控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利用滨海资源激发文旅产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基于SWOT 方法,分析后疫情时代滨海文旅康养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文旅康养基地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位于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崇左6 市组成,陆地面积4.25 万km2,2020 年末常住人口达2 282.86 万人[21]。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依据中共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2008 年1 月16 日,国家提出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目标建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2 北部湾经济区滨海文旅康养基地建设SWOT 分析

2.1 优势(S)

2.1.1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结合处[22],东临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沿边、沿江,是中国西部惟一的沿海地区,是最便捷的西南出海大通道[23],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基地,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4]。

2.1.2 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5],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占广西全区比重不断提高,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00—2019 年,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贸易额由119.92 亿元上升至3 984.63 亿元,外商投资额由43.05 亿元上升至157.34 亿元[26]。2020 年,《关于促进新时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桂政发〔2020〕42 号)中指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助推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服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7]。在国家政策层面,鼓励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重大项目布局中将重点扶持中西部发展,支持西南地区经济协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良好的政策机遇为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1.3 文旅康养资源丰富 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所辖行政区域组成[28],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区域。在上述地市中,有3 个濒临大海、1 个近海,汇聚了山水、滨海、海岛、边境、历史、民俗等多种类型文化旅游资源[29]。北部湾经济区有中国“绿城”南宁,“中国第一滩”北海银滩,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中华白海豚之乡”钦州三娘湾,京族的聚居地防城港京岛风景名胜区,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口红树林景观等。此外,北部湾地区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历史遗迹众多。总体来说,北部湾经济区具有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厚重等特征[30],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大有可为。

2.2 劣势(W)

2.2.1 文旅康养产业起步较晚及群众认知度不高文旅康养产业在北部湾经济区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现有的其他类型康养基地与文旅融合程度不高,更无建成规模的文旅康养基地,丰富的文旅康养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同时由于文旅康养产业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广大群众对其认知度不高,因此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众出行目的地的选择和消费决策,对康养产业的认知情况影响了该产业的发展。因此,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提升人们对文旅康养产业的认知度势在必行。

2.2.2 文旅康养产业链结构不成熟、抗风险能力弱 旅游业是文旅康养产业链的重要组成和主要游客来源。2020 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冲击和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滨海旅游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前往滨海区域开展旅游及康养活动的人数锐减,充分暴露了文旅康养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疫情对各行各业均有影响,而旅游业则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此外,疫情直接导致诸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临时关闭,给文旅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反映了文旅产业链结构不成熟,韧性不强,这些造成了文旅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困难等问题。

2.2.3 康养产业融合不完善及专业人才短缺 北部湾经济区康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广西构建了“三区三集群”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格局,“三区”即南宁综合发展产业片区、桂林休闲旅游康养产业片区、巴马国际长寿养生产业片区;“三集群”即桂东生态康养产业集群、北部湾滨海康养产业集群、桂中民族医药康养产业集群[31];但发展进度尚未达到与医疗、文化等行业有机融合。此外,文旅康养产业是文旅产业与康养产业结合诞生的新产物,从业人员应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的缺乏是限制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3 机遇(O)

2.3.1 各级政策支持和保障 2016—2022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等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康养基地建设及康养产业发展(图1)。康养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32]。

图1 2016—2022 年中国康养产业相关政策

2.3.2 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正当其时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重要标志的大健康观。疫情经历更是提高了民众对健康的重视度,旅游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转变。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养生,愈发倾向于选择近距离、短周期、慢节奏的出游模式,如选择走进自然的生态旅游方式,青睐陶冶情操健康养生的康养旅游产品[33]。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2)》明确指出,中国居民刚性旅游消费的基本面及中长期趋势不会改变[34]。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旅游消费升级虽然短期内受疫情影响,但是长时间内上升的大趋势并不会改变[35]。可以预见,后疫情时代文旅康养产业将迎来新的消费机遇,推动文旅康养基地建设、发展康养产业正当其时。

2.3.3 “互联网+”技术支持 5G 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本身范围广、速度快的优点可赋能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短视频及在线直播的巨大浪潮刺激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用户可通过网络上传拍摄的短视频及实时直播等方式,在线展示自身经历过的旅游景点和康养资源,经过网络传播,助力文化旅游和康养休闲的宣传推广。大数据的使用,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游客的喜好,通过游客对景区的评价和改进建议,景区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在保证特色不流失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迎合大众,吸引更多游客。

2.4 威胁(T)

2.4.1 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实时追踪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11 月30日,全球现存确诊病例超过1 577.02 万,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39 亿[36]。由此导致很多国家实施限制签证的政策,影响了东盟与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收入。

2.4.2 不合理开发利用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康养基地建设对繁荣区域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若忽略生态保护和社会影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失衡。北部湾经济区是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文旅康养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

3 发展战略

通过对滨海乡村文旅康养产业自身的优势、劣势及所处社会环境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构建SWOT 分析矩阵,针对其各种影响因素提出4 种发展战略(图2)。

图2 基于SWOT 分析矩阵探索发展战略

3.1 SO 战略

3.1.1 紧跟政策步伐,发挥区位及资源优势 文旅康养产业作为融合产业,具有较强的脆弱性,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预和影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需完备的政策制度指导和保障文旅康养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快速摆脱疫情危机的影响。在后疫情时代,北部湾经济区应紧跟政策步伐,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文旅康养基地建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3.1.2 把握历史机遇,加快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 后疫情时代,北部湾经济区文旅康养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文旅和康养产业有机融合,推动康养基地高质量建设,拓宽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路径。同时,在现有基础上转型升级优化,进一步挖掘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及康养资源,打造聚美食、民宿、文化、旅游、购物和娱乐与康养有机融合的滨海特色乡村文旅康养基地(图3)。

图3 北部湾经济区滨海文旅康养产业融合模式

3.1.3 建设北部湾文旅康养服务平台 基于“互联网+”技术,建设面向公众的北部湾经济区文旅康养服务平台,构建点、线、面相结合、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文旅康养信息化服务水平。

3.2 ST 战略

3.2.1 全面落实“乙类乙管”分级控制措施 自2022 年12 月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以来,全国疫情日趋平稳,防控工作转段平稳有序,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在后疫情时代,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中依然要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分级控制措施,继续做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强文旅康养基地内物资保障,确保有风险人员及时发现、救治和转诊。

3.2.2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发 首先充分利用北部湾经济区文化、旅游及康养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东盟特色的文旅康养基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其次,坚持生态优先,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适度、科学、合理地进行文旅康养资源开发。

3.3 WO 战略

3.3.1 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经验 北部湾经济区起步较晚,可借鉴国内外地区在文旅康养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如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巴登巴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质康养资源,孕育这片风景美丽的土地成为文旅康养之都,除了美景美食之外,巴登巴登也是欧洲赛马之都,还有欧洲最具古典精神和特色的巴登巴登爱乐乐团,德国最大的歌剧院以及巴登巴登音乐节等。山西省大力扶持文旅康养产业,出台了《激励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倍增的若干措施》,涵盖了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重大文旅康养项目贷款贴息、文旅康养企业对标一流等内容。

3.3.2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度 互联网时代,应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宣传机构、新闻媒体等的传播职能,依托现代网络平台创新形式,进一步扩大文旅康养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文旅康养基地建设。

3.3.3 健全康养产业体系及人才队伍 在北部湾经济区文旅康养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中,要做好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探索一套完善且衔接流畅的人才培养、流动及激励机制,构建文旅康养人才支撑体系,保障文旅康养产业顺利发展,为支撑北部湾经济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

3.4 WT 战略

3.4.1 正确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 后疫情时代,在政府和公众间建立坚实可靠的媒体中介,及时、透明地发布信息,客观分析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增强公众和文旅康养从业者的信心。政府要结合新闻媒体,增加宣传渠道,及时报道和更新疫情信息、旅游信息、国家防控政策,使民众及时了解准确的信息,减少因疫情引发的恐慌,重新建立起参与者欲望。

3.4.2 生态优先,提供优质文旅康养服务 文旅康养基地的建设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特色资源、地域文化为契机,基于调研了解大众对文旅康养的需求,个性化制定文旅康养基地服务规范,并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为参与者提供优质的康养服务。

4 小结

中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及乡村振兴关键阶段,文旅康养产业迎来了重要的机遇。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及康养资源,文旅康养基地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承载,在乡村振兴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面临较大挑战。北部湾经济区文旅康养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经济复苏、科技进步和社会安定等密切相关。应积极把握历史机遇,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发,不断完善产业链,健全康养产业体系,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快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联合多方力量跨界协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涵盖“食、宿、游、乐、购、文”的滨海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北部湾康养经济区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