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现实吗?

2023-04-25 04:14王宇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差价中间商跨境

王宇

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Shop like a Billionaire ),Temu在“超級碗”的突然亮相,为悄然而急速增长的中国出海电商引来更多目光。在平台抢滩、商家应变的浪潮之中,中国制造——为这一切持续供能的“巨鲸”——仍在水下沉默地隐身。上溯到供应链,电商出海潮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从产业的空间集聚,到生产的效率革命,再到政策的呼啸而来,在采访前期,针对这个问题,我曾设想过无数答案。然而,等一张打捞采访对象的大网真正撒下去,我才发现,面对“中国制造”这个庞然巨物,这些假设就好像一拳打在空气里,难以唤起回应。

我联系了近百个陌生工厂,不等我说完,听到“跨境电商”,大部分老板就决绝地挂掉了电话。只有少部分人会明确告诉我:“我们不做跨境电商”。愿意深聊的制造商屈指可数,几个小时聊下来,答案仍在风中飘。很长一段时间,我与采访对象都处在“跨服聊天”的状态。我竭尽所能想要问出跨境电商带给制造业的影响,他们却自顾自地谈产业链转移,谈东南亚的建厂成本,谈未来如何通过技术升级和原创设计活下来、走出去。非得谈跨境电商的话,他们的口吻始终是个旁观者,话题的中心也只有一个:SHEIN。

我不得不放弃自己执着的主题,正视采访对象的处境、反应和兴趣。如此一来,问题就变了:为什么SHEIN成了服装产业里跨境电商的代名词?为什么制造商不能越过贸易商,登陆跨境电商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等我抛出这些问题,黑箱才终于开始松动。

采访对象告诉我,制造业的逻辑是提高确定的利润,与专事不确定性的贸易几乎截然相反,再加上高企的跨境运营成本,“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实际只存于理论中。既然中间商不可逾越,那么为什么不向最大的中间商SHEIN供货?逻辑也不复杂:什么样的平台对应什么样的供应链,平台走低价,就不可能匹配高成本的工厂和货物。所以,要看跨境电商带来供应链的影响,得先弄清楚真正的供应链是谁、在哪儿。

回过头看,作为下游,出海电商声量巨大,但并不等同于其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分量。当我提问时,我已经不由自主地假设跨境电商能为制造业带来积极影响,而忽视了一个躺在笔记最前排的基本事实: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约占进出口总值的5.02%。

5.02% vs 94.98%,你怎么能期待随手一捞,就捞到能大谈特谈如何吃到跨境电商红利的工厂老板呢?

封面反馈

13/2023 总第1087期

@杨乐:实名证实:已经在temu上买了很多东西了。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后疫情时代,高校如何开放?》

坐标云南,大龄读研30岁了,从疫情开始学校就不让自由出入,以前还能理解,现在依然不让,哪怕就今天,我家就在本地,周末要回趟家还要请假,不准随意离开,上大学时都没管那么严。(@总有一天我会有猫的)

猜你喜欢
差价中间商跨境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浅谈火电企业煤炭计划采购管理的几个难题
乌克兰强化网站中间商责任
误解中间商
不一样的中间商 不一样的里约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可以做好农资生意?
跨境直投再“松绑”
零售业商品购进价与售价同时调整核算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