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小流”,汇写作教学之“江海”

2023-04-26 08:25陆娟
关键词:作文情感生活

陆娟

学者吕叔湘曾经總结语文的特点,认为语文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语文知识充盈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学会观察,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学会表达技巧,实现“积小流”,汇写作“汪洋大海”的教学效果。

一、观察生活,记录闪光细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体味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学生汲取写作素材的源头宝藏,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尝试将生活中的闪光点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更充分地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淀丰富的资源,脑中有货,解决了无从下笔的问题,进而让流淌的文字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习《母鸡》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我的动物朋友”这个主题进行写作。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文章中,作者写了母鸡哪些故事,作者是如何观察动物的呢?你认为要怎样观察动物,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采用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动物。在静态观察中,学生观察动物的外貌特点,如毛色、肢体部位、身体比例等;在动态观察中,观察该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此外他们还可以和动物近距离接触,一起做游戏,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内心深处形成深刻的印象,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了解生活中的点滴。如有学生想写自己养的小狗,于是就写了自己给小狗喂食的场景:先写这是一种警惕心很强的动物,一定要等周围没人的时候才会出来吃东西,此后又写随着他和狗的关系逐步加深,狗对自己的警惕渐渐消除,最后敢于从自己的手中获取食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将狗的前后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也让读者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小狗从畏惧自己到逐渐变成朋友的渐进过程。试想,如果小作者没有细致入微地观察,不可能将小狗的前后变化描写得如此细致,也不可能将小狗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给读者。

观察是一种能力,小学阶段就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更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促使他们提升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不仅要让学生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用心灵感受,用大脑思考,从而在自己的思维深处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才能发现生活中闪光的细节,找到适合自己创作的内容,将其与生活点滴融合起来,写出灵动鲜活的作品。

二、学科联系,迸发灵感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扩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学科联系的方式,将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在丰富作文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科融合,极大地促进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促使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知识,让作文内容更丰富,让作文产生极强的可读性。

在学习《北京的春天》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创作“家乡的风俗”一文,尝试将历史、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搜索各种历史知识,了解一下各种习俗的起源。如围绕春节,可以了解一下挂春联、贴窗花、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习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和当时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历史上还有哪些与春节有关的小故事,等等。还可以结合美术学科欣赏对联,看看其书法特点是什么;又或者欣赏窗花作品,思考一下窗花的制作技巧是什么;通过观察这些制作精巧的作品,有什么内心感触。结合音乐学科,可以了解一下有哪些春节主题的音乐作品,它们的旋律特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就将历史、美术和音乐等学科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给原本抽象的春节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色彩,也让学生延展了思维,对春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创作,思考一下有哪些新奇的内容能融入作文中,写出自己对春节习俗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既使文章内容多姿多彩、富有情趣,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作品充满了文化气息。

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加以渗透,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较弱,教师更应在教学的中不断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从课本出发,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促使他们拓展阅读,挖掘阅读素材中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因子,不断延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和深度,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综合知识库,在阅读的时候学会摘录、领悟,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敏锐而灵动,作品也会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举办主题沙龙,激活丰富情感

情感是文章的底色,缺乏情感的文章只会是干瘪的文字堆砌,不会打动读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避免写空话、假话和套话。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到主题沙龙中讨论和交流,进行情感互动,写出扣动心弦的好文章。

《匆匆》是一篇充满情感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依依不舍之情。学习这篇文章后,教师组织大家结合“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个主题写作。首先引导学生设定一个写作主题,如很多学生说道:“我们现在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未来很快就要分开,可能会进入不同的初中继续学习,我真的很舍不得大家。”于是教师便组织学生围绕“别了,我的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展开互动交流,尝试激发大家的情感,进行情感的倾诉。在沙龙活动中,学生首先回忆了在六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回顾各种感人的瞬间,同时也探究自己的成长过程,看看自己曾经犯过什么错,又是如何改正的。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他们回忆了过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并发现了很多值得写的内容。如有学生在文章中写了自己和同学闹矛盾,然而遇到困难时,却是那名同学帮助了自己,于是两人成为挚友,最后赞叹了两人的友谊。学生感受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在流淌着情感,当自己高兴愉悦时,情致飞扬,难掩激动之情;而当失败伤心时,则难免情绪低落,内心彷徨。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将这种独特的内心感受付诸笔端,将内心的兴奋与彷徨产生过程的前前后后描述出来,就是一篇能打动读者的优美作文。

四、借助媒介,接收最新资讯

学生是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生命个体,作文必须充满时代的气息,烙上时代发展的印记,这样的作品才会打动读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利用网络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信息搜索,接收各种最新讯息,积极思考,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创作中,这样学生就能接收到更多的网络信息,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在作文的时候写出更能体现时代气息的作品。

学习《金字塔》后,教师组织学生创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够深刻,所以就要借助网络,上网搜索信息,尝试寻找各种和文化遗产有关的内容,这样才能写出更丰满的作品。如有学生打算写江南园林,便通过搜索了解江南有哪些著名的园林,看到了它们的内部结构图,也看到了其中经典的建筑。学生发现,江南园林不仅有精美的亭台楼阁,更有丰富多彩的楹联,其中很多楹联都出自名家之手。学生被这一点所吸引,在写作的时候也决定围绕此展开创作。该学生收集了各种江南园林中的楹联,然后配合该景点的特点进行分析,写出了文字和景物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展现出江南园林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学生还收集到了“女神董事长:把中国园林‘出口’至美国,被美国州政府授予奖励”等新闻,采用古今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

现代媒体为学生安装了了解世界的慧眼,也为学生快速高效接收最新资讯提供了平台。由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即使是小学生,也已具备了借助媒体认识未知领域的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媒体搜索资料,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见识更为广博,让自己的作品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感。

五、参与实践,产生丰富的思想

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更能触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实践能促使学生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能让他们获得更真实、具体的感触,从而生发出各种思想和哲理。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促使他们参与到劳动实践、参观游览、访问调查等各种活动中。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展开学习,他们不仅能验证书本中获得的知识,还能掌握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更能提升思想和品德,从而丰富写作素材。

在“故事新编”这个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安排了“读书沙龙”活动。学生首先在课内外展开自主阅读,围绕《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等作品进行自主品读的活动,此后则进行小组讨论,说说结合故事有哪些创意的想法,尝试编写新颖的故事,并将自己领悟的生活哲理融入故事中。如有学生讲述了自己续编的《海的女儿》,小美人鱼化成水汽后依然保护百姓,帮助他人,最后感动了上苍,让她变成了王子的女儿,最终和王子成为一家人。该学生认为从这个故事中能得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人生哲理,虽然小美人鱼付出了很多,但是爱让她最终得到了回报。教师鼓励大家交流讨论,尝试完善各自的故事,最后将故事写下来,在课堂上分享。借助这样的活动,学生既活化了思维,培养了丰富的联想能力,更让课堂上不断闪耀着创新的火花,使得学生在分享中产生强烈的成功体验,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作文习惯。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得的语文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安排调查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组织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因素创设情境,讓大家融入活动中,在实践中学习、创新,使得作品既真实鲜活,又新颖独特,别具特色,牢牢锁定读者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曾经提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到能够‘行’的程度,才算具有这种生活能力。”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积累写作素材,教会学生善于作文,从而促使他们多写真话、实话,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在此过程中,教师切忌直接灌输积累素材的知识,让原本鲜活灵动的作文教学变得死板僵硬,而应创设灵动多姿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融入生活情境,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在作文中不断感悟,多动脑、勤动笔,这样才能提升作文水平。

猜你喜欢
作文情感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生活感悟
情感移植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