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2345N”六步工作法 画好航天精神宣讲“六边形”

2023-04-28 03:29李莉
军工文化 2023年3期
关键词:支部航天科普

李莉

航天精神深厚博大,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磅礴绵延的精神力量,是一代代航天人奋斗的产物,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奋斗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精神是奋斗的升华,奋斗是精神的展开。航天精神深厚博大,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磅礴绵延的精神力量,是一代代航天人奋斗的产物,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搞航天、干事业,既要靠物质的力量,更要靠精神的力量”。508所党委坚持以航天精神指引前进方向,有条不紊扎实部署航天精神宣讲系列安排,从内容、模式、团队、阵地、资源和形式六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推动航天精神教育走新走深走实,凝神聚力,鼓舞士气,助力成功,传播文化,提升自信。

聚焦“精神有力量”1 个主题,精心定制“内容边”

508所党委积极深入领会上级关于航天精神宣讲的要求,抽选党群部门、各专业领域人员组成课题小组,打造了一系列具有508 特色的航天精神科普教育课程。

党委顶层策划,打造所级、重点专业领域课程。打造《中国航天事业的红色精神密码》;回收专业课程《弘扬航天精神 更自由地往返家园》《青春何所惧,百年共担当——神舟飞船降落伞》《遨游太空》等所级课程;遥感专业课程《让我们更精细地感知宇宙》《遥感看地球——遥感技术科普课》等,航天精神与知识科普并行,讲述航天精神发展历程,呈现航天事业奋斗故事,宣传无私奉献典范,传播航天正能量。

支部做实做细,“因地制宜”制作宣讲微视频。结合上级精神,508 所党委通过顶层策划,让各党支部动起来,以大支部独立完成、小支部自发联合的方式,结合支部工作特色、岗位特殊性,集合员工智慧,打造支部“本土化”特色航天精神宣讲微视频,以所微信公众号推送、支部会上集体观看、班组会上共同学习、员工线上自学等方式将微视频内容最大化浸透、影响到每一名员工。在制作微视频的同时,支部对航天精神的理解也得到了升华。截至10 月底,微视频已推出20 期,508 所员工以沙画、朗诵、演讲等多样形式宣讲航天精神。

宣讲团巧用权威精品教材,纳入宣讲课程。《精神的力量》一经出版,508 所航天精神宣讲又增加了一个权威精品教材,孙家栋院士在序中说道“这本《精神的力量》,有高度、有深度、很厚重……字里行间,全是澎湃的热情,全是珍贵的回忆。” 3 月,508 所首家邀请《精神的力量》编写组成员张国航为航天精神宣讲师开展专著导读。宣讲师将书中很多篇章直接作为航天精神宣讲的教材,在所内、所外宣讲,获得广大职工和受众的点赞。

谋划“云端+ 线下”2 条行动线,灵活绘出“模式边”

粮草备足,兵马开拔。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云讲堂、云沟通成为了线下无法触及的最佳补给。508所航天精神宣讲解锁疫情和距离限制,不断实现着“走遍全国”的目标。

行走的宣讲团,面对面带来精神的力量。五院航天精神宣讲师、508所总监高树义前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师生讲述《中国航天事业的红色精神密码》,该课程已纳入该校航天学院思政课程;508所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领域项目办总师荣伟为湖南、北京中小学讲述《遨游太空》;508所航天精神宣讲师、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主管设计师刘欢为振兴小学学生讲述《青春何所惧,百年共担当》学雷锋日专题航天精神宣讲课;人力、工厂等为代表的部门前往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宣讲《弘扬航天精神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线上灵活宣讲,航天精神插上“云”翅膀。解锁疫情和距离限制,508所航天精神宣讲在云端插上翅膀,2022年学雷锋日活动上,宣讲师刘欢的课程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遍及全国100 间教室;85岁的老专家李颐黎精心准备内容,通过直播讲述早期飞船研制故事,向成都七中师生宣讲《不忘“长征一号”研制历史,发扬中国“两弹一星”精神》;以江长虹、贾贺、练敏隆、郭崇岭为代表的所型号两总、党支部书记、中干纷纷录制视频,以录播方式把航天故事和航天精神传达到重庆、四川、河北等地的中小学;信息中心、八室、一室、党办党支部通过录播方式为北京日坛小学、北京万泉小学总计三千余名师生讲述航天精神、科普航天知识。

打造“院+ 所+ 支部”3 级宣讲阵容,有效构筑“团队边”

508所党委统筹部署,打造了一支由专家、干部及青年骨干组成的院级、所级和支部三级宣讲团队。

其中,荣伟、黄伟、江长虹、伏瑞敏、王立武、杨秉新、李颐黎等作为专业领域专家,成为院级、所级宣讲师团队成员,带头在媒体、论坛、高校、中小學宣讲航天精神、科普航天知识;副所长王小勇和阮宁娟、总监高树义、科技委秘书长郭崇岭、回收着陆研究室主任贾贺、十二室副主任邢坤、卫星技术应用中心负责人徐崇斌等多名党员干部,积极担任航天精神宣讲师,通过多种途径、面向不同群体宣讲航天精神;青年骨干刘欢、甄大崴、张思远、李思慧等48 名员工,担任本支部、所甚至五院宣讲师,从课程打造到课程宣讲,尽显青年、骨干担当。

三类人群、三级宣讲阵容,三驾马车、双轮驱动,确保508 所航天精神宣讲行稳致远。

形成“矩阵式”4型“教育基地”,立体建设“阵地边”

在打造航天精神宣讲内容的同时,508所也在着手四型“教育基地”矩阵式建设。

积极创建集团公司航天精神教育基地。自2021年,508所将航天器回收着陆地面综合试验场逐步打造成为所级航天精神宣讲品牌形象基地,成为“教育基地”矩阵的核心。该试验场是我国北京地区唯一的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大型外场试验基地,是我国空间站工程舱段结构静力试验基地,也是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火仪式验证试验保障基地。高耸的黄塔和蓝塔是基地的两大代表性设施,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的孕育、践行、弘扬和传播。目前,该基地已提交申请集团公司航天精神教育基地,期待可以成为集团公司航天精神教育的窗口和平台。

设立所级航天精神科普教育基地。根据所航天精神宣讲策划,2022年,508所完成首批10个面对全国颁发的“航天精神科普教育基地”,“教育基地”矩阵初步成型。含508 所集团公司示范红旗党支部支部阵地、北京市振兴小学、重庆巴蜀中学、成都崇州中学等支部、学校。2023 年将按计划拓展教育基地,再向所内支部、合作机构、学校颁发基地牌匾。

发挥所内党支部和群团组织两型阵地优势。将各党支部党建园地和所发射场临时党支部阵地、职工创新工作室、分工会小家、先进班组阵地等,开辟为所航天精神宣讲的固定或流动阵地,“教育基地”矩阵构型基本完成,航天精神宣教阵地建设触及到更细末梢。

融合“内外”5 种资源,覆盖5 类群体,广泛拓展“资源边”

用好党支部、学校、政府、合作单位和媒体5 类资源,覆盖所党员群众、大中小学生、北京市妇联等政府类人群、自然资源部等合作客户以及媒体覆盖的社会公众等5 类群体。

508所党委不断拓展所内外资源,首先所内将48个支部作为航天精神宣讲的自有资源,从内容打造到宣讲实践充分发挥支部优势;对外将航天精神宣讲触达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巴蜀中学、成都万达学校、北京振兴小学、日坛小学、万泉小学、河南师范大学附小、中科院附小等学校,还走向自然资源部、北京市妇联、北京建工集团、北京718 友晟电子有限公司等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央视新闻、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华网、北京电视台、光明网等媒体资源让航天精神脚步迈得更远。

探索“N”种实现形式,合力丰富“ 形式边”

航天精神在党领导创建和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孕育,航天精神的宣讲也应该并一直与航天事业实践活动相结合。508 所探索将航天精神宣讲与研究所相关项目、活动相结合,找到航天精神宣讲的“N”种新思路,同时也丰富项目、活动的内容。

借助所品牌活动“探索”与“坚守”系列活动中的科学家精神论坛,弘扬航天精神;2022 年学雷锋日活动、建团百年演讲比赛,以航天精神宣讲作为内容支撑,激荡出活动的磅礴绵延力量;结合专业发展、航天技术应用、技术科普、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联合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开办未来科学家班,打造少年遥感计划,申报立项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航天科技领域)项目,策划并实施遥感助农活动,以这些活动作为载体和形式,将航天知识科普和航天精神宣讲贯穿其中,成为项目活动的内容之一,让项目内容更丰富,航天精神对内扎根植入更深,对外传播影响更远。

508所通过六步工作法,精心打造内容,谋划云端+ 线下模式,多维构建强势宣讲师阵容,布局多级教育阵地,拓展整合多种资源,灵活融入多种形式,全方位提供航天精神宣講力度和广度,取得了良好效果。影响深广:航天精神宣讲覆盖全国18省市近20万人,为研究所拓展市场、吸引人才提供了正向助力,所内精神赓续理念更强,外部航天正能量影响更远;助推成功:精神有力量,通过精神宣讲和深入学习感受航天精神,以文化人,凝心聚力,助推了研究所型号任务接续成功;存续财富:课程内容作为研究所和航天事业的财富,激励508航天人接续奋斗;建成阵地:打造出所内外航天精神科普教育基地,成为航天精神宣讲的阵地和航天精神宣讲活动的成果标示之一;淬炼队伍:从专家到干部职工,锻造出一支弘扬精神、科普知识的专业队伍,每个支部都有越来越多的员工成为传播航天精神“自媒体”,在全所形成人人都是航天精神“宣讲师”的良好氛围;文化自信:通过精神宣讲,传播航天文化,提升了508 人、航天人及社会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

猜你喜欢
支部航天科普
我的航天梦
支部联建润“甘泉”
航天梦,我的梦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科普达人养成记
逐梦航天日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