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3-05-01 06:43张甲宋秋喜王颖纳刘丹华李晓艳文雪莲
当代体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指导员十四五全民

张甲 宋秋喜 王颖纳 刘丹华 李晓艳 文雪莲

国家体育总局于2021年10月25日发布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其中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了适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尤其是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对加强和完善我国的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今日为止,已经有21个省市出台了关于本省“十四五”运动发展计划资料。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就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十四五”时期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十四五”时期更好地利用社会体育指导员角色,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新时期,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职能较为特殊,可为广大群众的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但也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可称之为全民体育运动的志愿者,加之其拥有专业的体育知识,也是体育活动的从业者,为“十四五”期间,我国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核心组织。近些年在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模日渐扩大,有力提高了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为推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十四五”时期,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力量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更是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中坚力量。但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机制不够合理、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素质提高。

1 “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新形势分析

文章所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运动指导员,其含义是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从事体育运动教学、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等活动并取得技术职称的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为群众提供体育指导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自愿性、无偿性等特征。在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团队的过程中,需从数量结构、管理制度、人才培养三个层面进行。1994年7月10日,全国体协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并真正开始运作起来。新时期,为了满足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等级制度》立即被废除,开始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其实施方式进一步完善和标准化,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和社会运动指导工作的制度化发展。

1.1 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对指导员制度完善的要求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全民健康管理体制,提升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其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的落实效果。提高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水平,不仅要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制,还要完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监管机制,以克服制约其功能的现存缺陷。

1.2 加快发展体医融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提出,要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结合起来,提出了以科学健身、运动营养、预防伤病、心理调适的一体化、以体育促进保健的新发展方式。加速发展的“体卫融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質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新需求。因此,需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对社会运动指导员进行培养、管理,使之符合我国更高水平的科学健身培训需求。

1.3 常态化疫情下对团队建设的改革需求

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给我国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日渐放开,不仅给全民健身活动、体育赛事等活动带来了冲击,同时,疫情的常态化也使得民众对于身体健康的迫切愿望不断增强,使得人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日渐增长。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人们身体的负面作用,以适应由疾病引起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需求,需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入手,为我国的健康事业发展不断注入力量。既要在体制方面积极探讨工作机制,又要从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如活动开展、人才培养,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宣传和传播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技能,将卫生保健管理等相关知识纳入其中。

2 河北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的研究

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性别进行统计,发现女生和男生分别为90.3%和9.7%。从这一比例可以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男女的比例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女生数量大于男生。在这些项目当中,女性的重点在于发展体操项目,而男子则是发展足、篮、排等项目。由于男、女在进行体育活动方面存在各自优缺点,因此在发展社会运动指导时,要注意两性平等和平衡发展。

通过统计结果来看,在20~30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比例分别为3.50%、4.80%,41~50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36.70%、53.30%,51~60岁的教官分别为53.30%和1.70%。结合资料的统计结果来看,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年龄介于41~60岁,其中50~60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占绝大多数。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体育指导员中以中老年为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趋于老年化。在今后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拔中,要适度增加青年辅导员,使其年轻化。

通过调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育水平被划分为5个层级。在这些人当中,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分别为10.7%、47.1%、34.9%、7.3%和0%。在教育程度上,专科和本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历,其中专科教育比例尤为显著。学历水平是衡量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且此次问卷的对象,多是河北省基层体育工作中的骨干。因此,在提高素质方面,必须重视学历水平的提高,要大力发展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结合调查结果,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教师的比例为13.5%,社会人员比例为22.1%,事业部门的比例为12.8%,公司员工为9%,退休人员为19%,自由职业者为23.5%。从所占比例来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团队组成涉及多个行业,但是其中最大的问题为,专业教职工比例偏低。作为一支不可忽略的社会体育队伍,其首要任务是传授运动技术,是指导体育运动的中坚力量。因而,今后在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时,需以发展师资为重点。

3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组织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文章在对河北省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得知,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工作为河北省体育局和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联合管理。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管理主要是进行信息采集、培训指导、等级登记、等级评定、赛事通告、人员选拔和人事安排等方面的工作。在组织工作中,最大的难题是资料收集、培训指导、赛事通知、人员选拔和项目安排。在数据收集上,由于现行国家体育总局尚处于信息收集阶段,许多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难以恢复,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在培训工作中的人事管理、培训计划等事项,包括培训通知、培训项目设置、培训评估、等级评定等。而层级培训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晋升的重要内容。

3.2 培训指导中存在的困境

经过对实际情况的调研,了解到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接受培训时,时间并不是很确定,对于如何接到培训的通告,大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都是从市区抽调,或是接到了来自协会领导的通知;其次,在培訓计划的设置上,存在着许多与实际项目不相符的问题;三是现有的培训方式太过单一,缺少创意。而在培训周期方面,培训时间短,由于培训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一,培训内容也不尽相同。针对目前的培训状况,必须建设严密的培训管理体系,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等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合格。除此之外,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工作上,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指导员的引导率低、工资报酬与激励制度不完善。通过对河北省社会运动指导工作现状的调研,发现当前指导工作的重点是指导类型、指导时间、参与指导项目和指导工作的记录。其次,指导员实践中的指导者总体水平较低,资料分析发现,造成辅导比率低的原因有:工作内容、薪资报酬、专业技术掌握及辅导计划等。

4 “十四五”时期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策略

4.1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途径

(1)加强大学培训,设立专门的培训学校,以满足当今大众运动的多样化需求,要求社会运动指导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在日本等发展较快的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多是在专业院校培训出来的,因此,需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和师资优势,努力培养素质优良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于高校体育学院拥有完善的场地、设施设备,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都较为完善,可为我国提供优质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因此需要在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增加人数、扩大队伍规模,注重地区、城乡、项目间的人员分布均衡,并合理调整其教育水平和年龄比重。

(2)发挥各方的积极性,挖掘具有丰富体育素质的优秀体育人员,是实现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发掘和调动社会各界的体育专家,使这些人员能够更好地参加社会运动。高校学校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以及所有热爱体育并了解体育知识的人,都需吸纳到我国的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并积极促进这些人员参加各类体育项目,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人数和素质上得到提升。

(3)健全培训体系,使培训内涵更趋合理。现阶段在人才的培训体系上,总体较为复杂,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针对性的咨询和监督体系,因此在进行人员管理和培训时,时常出现这一问题,即管理过程混乱,培训过程盲目,同时管理工作难以执行到位,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价值始终无法发挥出来。为此,必须健全培训体系,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实行监管,实行定期培训与进修,不达标者将被淘汰,以保证其适应新时期需要;其次,在培训内容上要有创造性,要注重知识型、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尽可能多地反映新时期体育课程知识信息,适当增加实践类教学内容,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将学习的自主性留给社会体育指导员,注重能力培训。

4.2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

(1)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类别,需根据不同人群对运动的不同要求,对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类别的细致划分。具体来说,需针对我国居民年龄和各种体育运动的特征,分为青年体育指导员、中年体育指导员、老年体育指导员、大众运动指导员、运动指导员等。再进一步细分,如运动指导员、健美师、休闲运动指导员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个人特点和优势,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际体育指导工作。

(2)设立专业的管理机构。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工作较为散漫,缺乏专业的行政管理组织。为此,应设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领导和监督。可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建立相应的社会运动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工作;其次,要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规章制度,以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从而达到管理工作的有章可依、有迹可循。

(3)在河北省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网站,实现对每个教员的基本资料的全面录入,只需登录互联网,即可实现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网络化组织管理工作。

(4)定期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演示、技能大赛,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上,要多举办各种比赛,让广大市民更好地认识到社会体育教导员的作用,提高社会体育教导员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形成良性竞争氛围,进而改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团队的综合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2022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阶段,为加强对体育工作人才的培养,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相继颁布和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等相关的政策文件,由此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既迎来了新时期的全新发展机遇,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着更高的执行标准及要求。基于在这样的大环境,文章针对“十四五”时期河北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策略,需站在人才培养和管理两大层次,确保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性,为人们的体育运动提供专业性指导,给出合理体育运动计划意见,旨在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落实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梁盛楠.“十四五”背景下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展望[J].灌篮,2021(32):193-194.

[2]邹明宇,闫冬雪,李晓东.湖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与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35):175-177.

[3]张海燕.全民健身背景下衡水市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01):131-133.

[4]董功武.江西省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及发展路径的研究[J].健与美,2022(05):103-105.

[5]卢睿.新时代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审思[J].运动精品(学术版),2020(07):52-53.

[6]朱艳英,魏小斌.“三位一体”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机制构建研究[J].休闲,2019(04):175-176.

[7]吴瑞珠.新时期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效指导路径建设[J].发展研究,2018(11):95-100.

[8]秋水.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新跨越,新发展[J].新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2018(01):67-67.

[9]杨曼丽,念红丽,刘志红.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创新管理方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9):73-74.

[10]王玉侠,李润中.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系多元化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06):30-34.

研究课题:本文系“2022年度河北省体育局体育科技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2009)。

(作者单位:1.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河北省体育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3.霸州市职成教育总校;4.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5.河北省体育局社会体育中心)

猜你喜欢
指导员十四五全民
全民·爱·阅读
“用工指导员+”激活集体协商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可持续全民医保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