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花样篮球激活体育兴趣

2023-05-01 08:57张元勤
当代体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运球篮球教学活动

张元勤

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以学生健康,发展,关注到不同学段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篮球,是学生较为熟悉也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教学中构建自主探索、小组合学、竞赛闯关等内容,引导学生熟悉篮球球性,进一步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突出篮球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以趣味激发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课堂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感受竞技体育游戏的乐趣,在竞技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学习篮球最基本的技术和动作方法,在教学课堂和教学比赛过程中进一步熟悉球性,体验球类活动的乐趣,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对球体的感知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优良品质,为进一步学习与发展运动技能奠定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动能力强,精力旺盛,求胜欲强,有一定的表现欲望。篮球运动带有竞技色彩,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胜欲和表现欲,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有了初步的排球技术,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掌握原地运球和行间运球的技能,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流程游戏化,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运球要领,玩转花样篮球,达到教学目标。

1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对象为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教学内容为原地运球和行间运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比较好,但仍需借助具体形象事物来进行引导。篮球特色活动将普通篮球项目和特色游戏化教学方式相互结合,让篮球运动富有趣味性,提升学生的整体身体协调能力和整体素质。学生在愉快放松的环境中通过游戏互动环节逐渐掌握篮球技巧,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篮球运动系列课程中,需根据不同的年龄设定不同的主题目标,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到导入和教学环节,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内容设计上由易到难。课程设计上,以丰富的游戏,让篮球富有趣味性。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篮球教学一是符合三、四年级学生好玩的特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二是让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的丰富,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应用,让体育课堂不再专注于单一的技能练习,焕发出科技魅力;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发现体育活动中的游戏性,便于学生进行自主的体育游戏,并能够在课后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

小学校园中篮球环境基于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特点,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为学生提供了自然与健康学习环境。篮球场地配备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全面,能够保障学校学生篮球练习的安全性。基于多媒体信息的发展,教室内的多媒体和体育场馆都能够丰富教师教学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安全性,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 创设篮球氛围,提升运动兴趣

校园环境教育是学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环境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户外活动场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场所,基于篮球活动的需求,结合校园文化,为学生构建能够自主选择的篮球场地,比如篮球场边设立篮球架以及多种辅助材料,让学生能够在课间自主地进行篮球活动,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篮球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进一步的了解篮球文化,同时结合课后服务或者社团服务进一步地拓展学生的篮球兴趣。

2.1 趣味情境导入

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以多种形式进行活动情境的预设,让篮球教学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比如通过大屏幕播放篮球啦啦操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赏花样篮球表演,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篮球宝贝”是篮球赛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赛事中能够激发观众和运动员的兴趣。将这样的形式应用的教学中,能够调动很多女生对于篮球的兴趣,让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夕,教师融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进行热身活动,拉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基础动作练习(原地排球,胯下运球等),引导学生感知球形,引出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热身运动。

2.2 有效地开展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通常被体育教师所忽略,这也是现阶段体育课堂中的弊端,过程过于乏味。体育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热身准备活动在基于热身的基础上可以以趣味的名称进行引导,让学生和篮球一起做运动,结合学生已有的篮球技能进行自主的分组和动作的创编。比如让“篮球动起来”“让篮球跳起来”,不要过多的关注于技能的学习,而是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的绕球,头上、腰上、胯下等进行小组或者集体的游戏,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球性熟悉球性。相对于以往体育课堂中的4*8拍得前后左右原地拍球练习或者枯燥的运球练习,则更具有激励效果。

3 以“游戏”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第二学段的学生对于“闯关类”的游戏更加的痴迷,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主设计游戏的能力较弱,但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已有的一定的游戏,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贴合学生的游戏经验,引导学生将篮球技能的学习活动变成一个又一个的“闯关”游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 复习已有的篮球技能

教学活动是一步步推进的课堂活动,每一节教学课堂都是基于教学目标来进行开展的,活动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篮球技能经验,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在开展调动已有的经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游戏,来达到复习的效果。

例:原有教学课堂:复习原地运球技能

学生列队两列,中间间隔两米,互相面对面,结合动感音乐,听从教师口令,做“原地运球比多少”游戏(2次)

闯关教学课堂:复习原地运球技能

提出问题:怎么进行原地运球活动,设定闯关规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分组,设定游戏规则,制定游戲内容进行游戏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闯关”,比如占领高地、攻破火线等,将原地运球变成学生游戏的一部分,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2 多种形式进行授课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提升教师授课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信息的直观性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对比动作进行深度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动作的规范性和技能的学习,提升授课的质量。

(1)借助大屏幕进行技术动作示范与讲解

借助场馆大屏幕进行示范练习,引导学生模仿,根据学生的动作,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要点: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肢的前侧方;跑步的步伐要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请四名学生示范行间运球,教师根据动作要点进行指导。集体进行“抛一抛”活动游戏,引导学生规范动作,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教师巡回指导。

(2)借助手机进行动作的回放

授课的时候,教师借助手机将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记录,以真实直观的过程进行动作的有效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分解、对比和摸索,借助小组的力量,不断地进行纠正。有针对性地开展的能够提升学生整体技能的掌握,弱化篮球技能学习的难度,也让教学评价融入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

(3)借助多种趣味游戏进行练习

三、四年级学生的专注力依然不长,但随着神经系统的逐渐完善,他们对于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和坚持性有所提高。在活动过程中融入引导音乐、小游戏的内容,塑造趣味游戏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技能练习过程中的枯燥感。将趣味游戏、竞技游戏、集体游戏融入到课堂环境中,多样展示,具有新鲜感,在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培育运动精神。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游戏规则和要求,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以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不断去创新游戏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推进。同时注重评价总结性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中发现优缺点,提升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培养勇敢不怕挫折的能力。

例:(1)“土拨鼠接力赛”(配乐游戏)

游戏规则:四人一组,进行向前运球走接力游戏(20米)。每一位同学都必须接住上一位同学的球,掉落地上回到原地重新开始。最先到达终点的一组获胜,最后到达终点的一组接受举球萝卜蹲的“惩罚小游戏”。

要求;每人运球三到四次

总结:教师总结点评游戏中胜出的队伍,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总结自己队伍成功(失败)的经验,别的组队员成功(失败)的原因,以及改进的反思。

(2)“贪吃蛇你追我赶”(配乐游戏)

游戏规则:四人一组,进行慢跑运球游戏(时常5分钟),跑动速度要适中,在规定时间内,球没有落地的一组获胜。落地的一组重新开始,最后接受海豚顶球“惩罚小游戏”。

总结:教师让胜出的队伍成员进行经验总结,推举两名代表进行经验分享,教师进行整体的点评。

(3)“全场大欢动”

学生间隔排列,结合动感音乐进行原地运球和行间运球的韵律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创编动作)。让学生在音乐中练习原地运球和行间运球,掌握行间运球技能。

(4)拔萝卜结束活动

教师做农夫,学生蹲地做萝卜,教师点到谁,谁模仿“拨萝卜”动作,从下蹲开始逐渐“长高”跳出队伍行业。最后集体进行“拔萝卜”放松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4 进行有效的教学总结推动教学活动课堂

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夕和课后都疏于去进行备课和总结。这就让体育课堂呈现出“万年不变”的情况,缺乏突破性,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逐渐减少。有效地进行备课和课后总结,能够发现班级学生的特点,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本文中出现的篮球活动为例,在教学总结过程中,需要整体出发,细化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

4.1 从教学过程进行总结

课堂导入环节和示范环节,即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和技术支持的课堂讲述。多媒体教学环境在导入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尤其是女生自觉跟着做动作,培养球性。本节课中充分融入了音乐元素,让音乐的动感引导学生做基础练习,融入跨学科学习理念,音乐设计让整堂课充满了动感,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育的乐趣,也让体育练习增加了趣味性。从导入到教学流程,以花样游戏进行分层教学,遵循从易到难的教学策略,注重分层次教学。在学生竞技游戏过程中设定了两个惩罚小游戏,都是学生平时体育课中喜欢玩的放松小游戏,这样的设计主要是环节学生失败后的压力感,能在轻松的游戏中获得快乐,弥补失落感。

4.2 教学评一体化总结

在点评环节,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性,采用学生自評、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三种方式互相融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在评价中反思,在评价中成长。三方融合的评价方式,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和表达,注重到学生的观察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明白团队合作密切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让百分之九五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行间运球的技能,并能在行走和慢跑中进行运球。分层次的教学设计,让教学内容呈现递进性,游戏化的活动,带有一点比赛性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别同学因为身体素质原因,导致动作不协调,动作不规范,但在集体游戏中弥补了这个也缺点,也获得了肯定和赞誉。在以后的活动中针对这部分同学可进行一些巩固练习。

4.3 课堂整体总结

本节课的时长为40分钟,导入内容占比7分钟,课堂复习2分钟,课堂教学知道10分钟,课堂三个递进游戏20分钟,结束环节1分钟。课程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三个层次的游戏中学生行间运球的技术得到了掌握,原地运球技术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运球过程中出现学生运球姿势不规范,指导这部分学生规范运球,并且让他们现场示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环节,尤其是学生自主进行游戏的环节(巩固复习),有的学生在运球的时候会打到别人的脑袋。强调安全第一的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寻规律,增加默契感,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团结能力。

4.4 课后推进

以学生运球技能的学习课堂为例,在课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小学体育的拍课并不多,学生的兴趣在这一堂教学活动中被激发,但随着学生的兴趣减弱,课堂效果无法达到持续。结合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和课后活动,以社团或者班级游戏等多种游戏进行篮球体育活动的练习,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所学技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树立强身健体、健康运动的良好理念。

体育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枯燥性,比如长跑的练习中,小学阶段很少有学生能够在长跑中坚持下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结合不同的体育项目,挖掘体育活动的特性,开展激发体育兴趣的活动内容,让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主动地参与。同时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和真实的情境联系起来,有效地应用场地、技术对教学进行支持,不断提升学生的趣味性。课堂的改变应该从教师的改变出发,体育教师应摈弃体育教学中固有的模式,将经验和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地结合,推动体育课堂的高效构建。注重自身的学习,落实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文亚.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09):162-164.

[2]许强.组合练习模式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22):67-68.

[3]周兴虎.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9(28):164.

(作者单位:金沙县长坝镇青杠坪小学)

猜你喜欢
运球篮球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篮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