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新思路

2023-05-04 00:00刘前
当代体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羽毛球导图技能

刘前

新形势下为了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水平,需要转变高校羽毛球教学新思路,具体表现为从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技术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高校在羽毛球教学实践中,通过融入课程思政转变教学思想、应用思维导图强化教学技术、运用慕课+翻转搭建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实现新形势下羽毛球教学新思路的根本性转变。

1 新形势下高校羽毛球教学思路的转变

1.1 教学思想的转变

新形势下我国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背景下以学生作为教学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从学生学习需求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需求获得满足。

1.2 教学技术的转变

教学技术直接决定了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实际效果,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作为主流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已经逐渐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羽毛球新形势下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因此需要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前沿教学技术,不仅帮助高校体育教师减轻羽毛球教学负担,还能够帮助学生增进对羽毛球知识与技巧的理解,从而实现新形势下高校羽毛球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1.3 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形势下高校羽毛球教学不仅需要技巧训练,还需要通过理论知识夯实学生的羽毛球理论知识基础。新形势下高校羽毛球教学模式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传统教学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全新的教学模式转变,从而使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2 新形势下高校羽毛球教学新思路的实践应用

2.1 课程思政教学思想

课程思政与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参与羽毛球教学中不仅能学习到体育运动技能,还能实现思想意识的升华。高校羽毛球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真正实现了高校羽毛球教学思路的转变,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情感素养,实现对体育课堂外延的扩大,使学生在学习羽毛球技能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团结意识、正向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羽毛球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身心协调健康发展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度思想品质。高校羽毛球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对于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持续发展、学生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为高校羽毛球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羽毛球教学焕发生机,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还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高校在每一次开展羽毛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结合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并在实际教学中予以严格落实。课程思政与羽毛球教学的融合,能够进一步强化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时效性、针对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使高校羽毛球教学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使学生高度认同学习羽毛球理论知识与运动技巧的重要性。

为了检验高校羽毛球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转变教学思路的有效性,高校需要制定科学的准则与规范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现阶段部分高校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全面的、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平时表现、技能考核,其中评价表现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态度、出勤率、积极程度、思想水平;技能考核内容包括高远球技术、抽球技术、吊球技术等一系列羽毛球实战技能,由教师按照学生技能操作的熟练度、动作强度对学生进行主观评价,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评判、提升羽毛球教学质量水平。

由此可见高校羽毛球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对于转变高校羽毛球教学思想、提升羽毛球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2.2 思维导图教学技术

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并且从根本上培养提升学生的总体规划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吸收知识、理解知识,最终实现学习效率的实质性提升。在羽毛球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之前,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思维导图的内涵与价值,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思维导图对于学习的优势与作用。

为了确保学生可以将羽毛球理论知识与羽毛球实践技能紧密结合,高校可以在羽毛球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实现教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前沿的学习工具,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校羽毛球教学在理论知识教学环节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结用简明的文字和清晰的框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教师在不断应用思维导图开展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思维导图意识,进而使学生更加高效、快速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羽毛球教学作为一门体育课程,与数理化生等学了存在一定的区别,羽毛球教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教学,还需要实践教学引导,并且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也需要通过实践呈现出来。羽毛球课程教学設计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教师将教学逻辑更加清楚、全面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抓住关键点,从而使学生对教学课堂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每一次理论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手绘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与逻辑思维。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要求教师在导图中亮明关键词,以关键词为中心的基础上“围点打援”,由此逐渐扩展思维、激发学生知识联想。并且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导图中主干知识与支干知识的关系,用不同的颜色对知识点进行区分,由此增强思维导图的辨识度。

2.3 翻转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实际教学提出新要求,从而使高校教育发展迎来新形势。高校羽毛球教学在新形势下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运用新思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活动。新形势下高校羽毛球教学运用翻转课堂+慕课打开教学模式新思路,从应用价值分析、实际应用、推广与强化三方面出发让翻转课堂+慕课真正运用到高校羽毛球教学技术教学模式中,帮助高校羽毛球打开教学新思路,配合以定性定量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实现高校羽毛球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1)应用价值

慕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羽毛球的过程中拥有更加充足的学习资料。但是学生在自学羽毛球的过程中,通常无法实现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互动,因此单纯使用慕课教学无法有效支撑高校羽毛球教学的顺利开展,而翻转课堂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翻转课堂+慕课将教学转变为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答疑的组合,从而使教学流程更加灵活,更好的满足学生与实际教学的需求。高校羽毛球教学作为一门体育教学课程,受到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差异、场地器材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效率。运用翻转课堂+慕课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羽毛器实战技巧进行的反复的强化训练,从而真正让高校羽毛球教学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翻转课堂+慕课教学模式不仅转变了传统课堂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还使教学产生的影响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真正实现教学对学生的全过程影响,做到让学生常态化、持续性学习,从而更好地确保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帮助教师可以有效解决了传统班级授课模式下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差异、师生互动交流频率低、教学手段固化单一的问题,还实现了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使高校获得了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推进实现教育公平。

(2)实际应用

① 课前预习

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之前,按照教师预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主搜集资料进行课前预习。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向网络求助,通过观看线上羽毛球教程、羽毛球赛事,在学习羽毛球技巧、规则的同时发现问题。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及时向教师求助,教师在线予以答疑并做出正确的动作示范与规则指导,使学生在课前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② 课中教学

课中环节正式进入到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中由教师负责向学生传授羽毛球实战技巧,并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学到的羽毛球技巧的误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中心开展引导式教学,实现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角色转换,使学生具备充足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于羽毛球知识的内化程度。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课堂主人翁意识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在课中教学环节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由此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羽毛球理论知识、实战技巧。

为了检验翻转课堂+慕课课中教学实际效果,教师需要在课中教学结束后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可以采用组内互评、组间互评作为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彼此间相互监督的积极作用。

③ 课后复习

尽管翻转模式下高校羽毛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羽毛球理论知识与实战技能水平,但是由于学生个体身体协调性、体能、接受能力的差异,学生在接受统一的课堂教学后,最终的学习效果依然会存在不同档次的层次划分,由此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尚未达到标准要求。

这就要求部分尚未达标的学生需要在课后及时查缺补漏,学生通过课后不断练习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练习过程中发现疑惑可以及时在线向教师寻求指导帮助,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结对帮扶,由学习成果较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升羽毛球理论知识与实战技巧能力,如模拟竞赛、动作辅导、误区纠正等,在帮扶的过程中实现彼此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提升。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们进行有效的课后复习,教师可以将经典教学视频、典型比赛实战案例、动作解析讲义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从而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拥有充足的复习资料。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巩固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在思考中产生新的想法,并在下一次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中寻求解决方案,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良性循环。

2.4 多元评价

所谓多元评价,即对学生的羽毛球学习效果、课堂实际教学构建紧密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对学生过于主观的一刀切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羽毛球实战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并将学生的羽毛球实战技能量化处理,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羽毛球实战技能进行定量评价。

在运用教学思想、教学技术、教学模式打开高校羽毛球教学新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多元评价,围绕学生身体素质、羽毛球技能、体育锻炼态度三方面展开客观评价:

(1)身体素质

新思路引导下的高校羽毛球教学,实现了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升,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参加体能检测时,立定跳远、俯卧撑、往返跑等多项指标数据均得到显著改善,由此证明学生通过参加羽毛球教学实现了身体素质的改良。

(2)羽毛球技能

学生接受一段时间的教学训练后,能够抓住羽毛球学习的动作要领与重点技巧,模拟对战中成绩水平显著提升,由此证明学生的羽毛球技能得到实质性增强。

(3)体育锻炼态度

新思路引导下的高校羽毛球教学使学生的综合意识与观念发生实质性转变,从行为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目标态度、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行为意向、主观标准维度展开评价。最终结果显示学生在参与高校羽毛球教学活动后,学生各维度水平均得到提升,由此证明学生在接受教学后,其体育锻炼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转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羽毛球联赛,以最终竞赛成绩作为定性评价标准。教师在最终评价中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用多元化评价进一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合理性。

(4)推广与强化

① 积极推广

高校羽毛球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慕课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羽毛球技能、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实质性提升,展现出理想的教学应用价值与效果,因此需要将翻转课堂+慕课在其他的高校体育学科中广泛推广应用,并进一步深化翻转课堂+慕课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② 强化训练

尽管翻转课堂+慕课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但是却依然无法达到体测标准水平。这就要求高校在运用翻转课堂+慕课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专项训练与强化,具体表现为高校在羽毛球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增加练习负荷,使学生在强化训练中提升身体素质水平。

3 结论

新形势各高校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发展,高校羽毛球教学需要从思想、技术、模式层面打开新思路。为了更好满足学生体育技能学习需求,需要使学生在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羽毛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还能实现思政意识水平的强化,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高校羽毛球教學通过课程思政转变教学思想、通过思维导图转变教学技术、通过翻转课堂+慕课转化教学模式,最终配合多元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进行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确保新形势下高校羽毛球教学思路转变的客观性与可行性。

(作者单位: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羽毛球导图技能
羽毛球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