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桃李芳菲,“雨露青苗”才辈出

2023-05-04 14:02陶瑾
现代苏州 2023年7期
关键词:陈云苏州学校

记者 陶瑾

约是记事起,家旁边马大箓巷里的书场,一到午后,上点年纪的艺人们来此唱评弹,说噱弹唱的声音回荡在耳边。厅堂内,长衫先生,手持小三弦,旗袍女子则怀抱琵琶,一张茶几摆中间,两段声响互穿插。

而今,书场、大型活动现场的“说书先生”和弹词演员慢慢趋于年轻化,这些演员很多都从苏州评弹学校毕业。这个培养评弹艺术人才的摇篮,历经一个甲子的耕耘、传承、变革,一代代“出人出书走正路”。赶上了好时代,评弹教育事业未来可期。

赶上了好时代,评弹教育事业未来可期

回眸历史“老听客”的评弹情

苏州评弹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这其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与苏州评弹息息相关的人物,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他是苏州评弹的忠实知音。

陈云同志,对评弹一往情深。从小他就喜欢听评弹,常常去书场听戤壁书。陈云记性好,每次听完后,都能把故事原原本本地讲给家里人听。他从欣赏评弹,到研究评弹,到关心苏州评弹的未来。1961年夏,陈云在苏州休养,在一次与评弹界的座谈中,他正式向与会人员建议,苏州、江苏和上海可以联合办一所评弹学校。在陈云先生主持推动下,1961年苏州戏曲学校设立“评弹部”和“苏昆部”,开始招收评话和弹词专业学生。1962年我国第一所曲艺类中等专业学校——苏州评弹学校挂牌成立,地址在学士街天官坊。陈云任名誉校长,并亲题校牌。

黄天荡老校区教师合影

之后,评校于1965年搬至庆元坊,1968年年底停办。198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苏州评弹学校”建制,校址在葑门黄天荡。1989年,迁至三香路新址。直到2010年,占地60亩,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的苏州评弹学校新校在苏州工业园区裕新路落成使用。

自建校以来,苏州评弹学校的发展一直牵动着陈云同志的心弦。曾任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的周良老先生回忆,1986年,他带了苏州评弹学校的师生到杭州西子宾馆向陈云做了汇报演出。演完后,周良请陈云给学生打分。陈云说80分,并嘱咐青年学子,用功打好基础。第二年,学生们又带着新节目来到杭州,再次为陈云汇报演出。台上学生表演的评弹折子,尽管陈云很熟悉,仍然聚精会神地听着。演出结束,周良问陈云今年成绩怎么样?陈云哈哈一笑,对身边的同事说演得不错,应该有85分!

陈云对经典无比珍视,也注重扶持新书。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老书,有七分好才鼓掌;对新书,有三分好就鼓掌。”他还关注评弹艺术的理论研究,认为评弹以说表为主,是叙事的语言艺术,他反对评歌、评戏。

评校初创时,苏州评弹正繁荣鼎盛,江浙沪名师云集,各地评弹团派驻过来的都是评弹界的“泰山北斗”,像周云瑞、吴子安、顾宏伯、薛筱卿、张鸿声、吴君玉等名师都来授课。1995年学校实行双向选择,扩大招生规模。跨世纪伊始,开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班。

人才辈出,佳作连连“常说常新”续写400 年辉煌

“学校从培养‘单一的评弹表演专业人才’转为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艺术人才’,从中职到合作办高职,推行课程改革,逐步形成‘小而精、特而优’的办学特色。成为中国评弹艺术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艺术创作、非遗传承的中心,也是全国唯一培养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摇篮。”苏州评弹学校专业教师、办公室主任孙可介绍。

自建校以来,评校已有春秋六十,校史馆记载着这段历史。60年来,学校秉承陈云同志提出的评弹“七字箴言”,即“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校训,培养了金丽生、盛小云、王池良、王勤、张建珍等一批评弹表演、创作和教学的优秀人才,可谓桃李满园,春晖四方。开创王月香的“香香调”和邢晏芝的“晏芝调”,创作《芙蓉锦鸡图》《牡丹缘》等长篇弹词,评弹表演唱《搬家乐》《百样机》均获大奖,以及创作开篇《姑苏水巷》、评弹歌曲《小巷情思》等作品。

耕耘不辍,薪火相传人才辈出。据悉,学校每届招生50余名学生,而江浙沪的评弹团一年大概招10多个人,学生毕业后出路在哪?评校在前三年进行基础教育,最后两年,给学生分班,一部分学生经过考核,进入传承预备班,再经过滚动式筛选,最终进入传承班,进行“顶尖式”教育,为其今后进入评弹团做准备。传承班,进行单兵式立体教学,目的是培养研究型、尖端型、有创新能力的评弹表演高端人才。另一部分不在传承班的学生,则进入自选学习,很多学生选择在钢琴、古筝、二胡、舞蹈、表演、滑稽等能力上“精进”,也有越来越多学生选择“专转本”。

园林式的校园里,评弹学子人才辈出,佳作连连

当毕业生们换上旗袍长衫,走进镜头,抱起琵琶,弹起三弦,将学习成果展现给观众,徐调开篇《寇宫人》、琴调开篇《潇湘夜雨》、评话《段景柱失马》、长篇选回《啼笑因缘·逼疯》等毕业公演节目,令人慨叹苏州评弹人才的青出于蓝。

今天的苏州评弹,不仅是一门流传久远的地方曲艺,也是锦绣江南的文化精粹。今天的说书人,不仅是评弹艺术的传承者,也是江南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新征程上的评弹学校应致力于培养薪火相传的评弹演员,培养新时代评弹的名家大师。他们要承担得起评弹书目的‘原始创新’和‘常说常新’,能够独领风骚。只有这样才能将更多艺术精品奉献给时代和人民。”江苏省曲协理论研究艺术传承委员会主任潘讯认为。

【后记】

评校回忆录集锦

国家二级演员、曾任苏州评弹学校教师的龚克敏沉浸在回忆中:“在2019年举办的纪念苏州弹词一代宗师周玉泉的专场中,施斌为我演出的节目主持,他介绍说,龚老师是班主任,教我认识琵琶三弦的定音,教我知道什么是蒋调、薛调,龚老师是男神……真想不到当时学生会这么仰慕我。我以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句名言告诫自己,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1983年,盛小云跨进苏州评弹学校大门。那时的校区位于葑门外的黄天荡,极目远眺是一片片水塘和农田。而学校旁边却是一个石灰厂,经常释放“烟幕弹”。20世纪80年代的交通较落后,当时盛小云家住市中心听枫苑,从家到学校,要走到观前街坐4路公交车到葑门终点站,下车后步行40分钟才能抵达。“我们考入学校后每月有21元的饭菜票,食堂伙食好,特别是一块红烧肉,打菜时常求事务长‘多给我点汤汁’,那味道叫人难忘。”作为中国曲协副主席、苏州市评弹团名誉团长的盛小云回忆说,“那时我就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前辈艺术家的养分。每周六下午的课程是同学们的最爱,去城里苏州书场或梅竹书院听书,有蒋云仙的《啼笑因缘》、吴君玉的《水浒》……2013年,我以副校长的身份重回母校,踏入新校园,思绪万千,顿感肩上责任大,评弹兴旺吾辈有责。”

猜你喜欢
陈云苏州学校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苏州一光
学校推介
苏州十二忆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说个好苏州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