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糖水”一样有味的一个教学案例

2023-05-05 07:11黄仁寿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糖水教学目标

黄仁寿

摘  要:“函数的单调性”一课的教学展示,以“一碗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糖,糖水浓度的变化规律”引入课题,最后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探究了在“未饱和状态下,糖加得越多,糖水越甜”这一生活常识进行呼应. 教学设计从整体高度确定教学目标,遵从了概念课教学的一般规律,始终坚持聚焦于学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串为抓手推进教学过程,是恰似“糖水”一样有味的一个教学案例.

关键词:函数的单调性;整体立意;教学目标;一般规律;预设和生成

“函数的单调性”一课的教学展示,以“一碗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糖,糖水浓度的变化规律”引入课题,最后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探究了在“未饱和状态下,糖加得越多,糖水越甜”这一生活常识进行呼应.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堪称似“糖水”一样有味的一个教学案例.

“函数的单调性”是高中数学函数主题的一个核心概念,当然也是一个十分传统的内容. 执教教师将传统的内容教出了新意.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从整体高度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大单元整体立意是近年来关于教学设计的热门话题. 从单元教学的层序性来看,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过渡,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体会常用逻辑用语的重要意义,会用定义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第二层次,研究几种初等函数的单调性,理解用代数方法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的基本思路;第三层次,利用導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感悟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的有力工具;第四层次,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数列、不等式、方程等问题,理解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既是数学本身的需要,更是表达现实世界的需要,是构建数学模型的有效语言. 本节课的教学位于第一层次.

本节课在给函数的单调性下定义时,以[fx=x2]为例,引导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定义中“[?x1,x2∈D]([D]为定义域的子集)”中[x1,x2]的任意性进行了深度辨析,从而理解无论是取两个值[x1,x2]或是取三个值[x1,x2,x3,] 甚至取无数多个值[x1,x2,x3,…],均不能保证“[?x1,x2∈0,+∞,] 当[x1

这是近年来高中数学教学立意的最明显改变,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一种变化.

二、遵从概念课教学的一般规律

近年来,得到普遍认同的概念课教学的一般规律是:先为概念的引入创建一个适切的情境,再在特定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接着对概念进行辨析和变式训练,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和作业布置.

本节课以“糖水中不断加糖,糖水越来越甜”创建了函数单调性的问题情境,在学生熟悉并喜欢的背景中提出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并以“糖水浓度问题”为例诠释了函数单调性定义的具体应用,以及运用过程中的一般程序,同时呼应了引入课题的情境,可谓匠心独运. 本节课教学所遵从的正是概念课教学的一般规律.

三、始终坚持聚焦于学的基本原则

数学教学的植根基点在于学生的学. 本节课坚持了以“四基”为抓手,以“四能”为指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养立意的教学观. 教学中能充分地让学生展示,并通过展示过程中的反馈调节,使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成为一个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体.

本节课的教学预设是符合课时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 执教教师没有将任何一个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每个结论都是在执教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后得出的. 与此同时,执教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 展示中还有许多精彩的生成,执教教师恰时恰点地因势利导,放大了生成的正效应,也让学生体验了发现的快乐,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例如,在师生良性的双边活动中得出来的刻画单调性的差商模型(如图1),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成.

再如,执教教师布置的作业中包含一道必做题和一道选做题,具体如下.

作业1(必做题):证明函数[y=x+2x]在区间[0, 2]上单调递减,在区间[2,+∞]上单调递增.

作业2(选做题):利用画板工具探究[fx1-fx2x1-x2]的大小与某区间内函数值增长快慢的关系.

这两道作业题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新的生成,也是数学探究活动的进一步延伸.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一个出彩之处.

四、以问题串为抓手推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通过由九个问题构成的问题串紧密相连、顺次相依,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了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抽象过程. 这个过程具有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活动的启迪功能. 以问题串为抓手,以提问和追问为手段,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发展数学能力,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执教教师遵从并发展了这个规律.

值得商榷的是,本节课的课题引入用了三个情境,分别是糖水问题、李白《将进酒》诗句、嘉峪关温度曲线,费时较多. 虽然《将进酒》诗句具有浓郁的文化味,也确可以作为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先行组织者”,但笔者认为要忍痛割爱,因为两个引入情境已经足够了,多了反而会冲淡情境的作用. 而且《将进酒》相关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呼应,如果不用它,就做到了“所有的情境都有呼应了”,这不是更好吗?

本节课过程流畅、回味良多,是恰似“糖水”一样有味的一个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章建跃. 核心素养立意的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糖水教学目标
趣说“糖水不等式”
下火秘方 荔枝核糖水
尝出来的不等式
深层探究“糖水不等式”
在广东,有糖水的夏天才算真正的夏天
泽兰多糖水提工艺的优化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