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精选》阅读串讲之感受散文的魅力

2023-05-06 07:07罗金艳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秦淮河朱自清春雨

罗金艳

置身于朱自清散文中,如同在午后品一杯淡雅幽香的茶水,又仿佛在幽静的林中倾听叮叮咚咚的水流声,让人如痴如醉。那一篇篇清丽优美的散文中还流淌着一股真挚、动人的感情,读来让人受到心灵的震撼……

内容简介

《朱自清散文精选》选取了最能代表朱自清艺术水平的散文作品。按题材主要可分为三个系列:写社会生活,以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

美妙的歌声境界

【精彩片段一】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在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老师串讲

朱自清以清麗的笔调,运用生动形象的移觉手法,融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美妙的歌声境界。作者从触觉、视觉、嗅觉三方面对这场美妙的音乐会进行描绘。作者把歌声的轻柔之美化作“霏霏的毛雨”“爱人的鼻息”“薄薄的乳油”这些可触及的物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滋润、轻柔、滑腻、细致。轻柔的歌声突然转向了低沉,于是作者又巧妙地一转笔锋,读者眼前出现了,“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中淡淡的哀愁化成了眼前黯淡的花朵,让我们看到春的困倦,也感受到了那种淡淡的哀伤。忽然“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清新的花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沁人心脾,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正是歌声的轻快活力给人听觉的震撼。作者捕捉了滋润的春雨、轻柔的微风、油滑的甬道、黯淡的花朵、清新的花香等意象,并把感情注入到这些事物中,通过移觉的手法将歌声完全转化成这些我们能够摸得到、看得到、闻得到的物象,然后再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情与景、虚与实和谐统一起来。读过之后,我们仿佛也一同欣赏了这场令作者“神迷心醉”的音乐会。

美轮美奂的春雨图

【精彩片段二】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老师串讲

选文中,作者用柔和却极具感染力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安静、祥和、温馨的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多、细、密的特点,让人仿佛置身于春雨中,感受到了春雨的柔和与细腻。在春雨的滋润下,树叶“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作者选取生活中细微却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将春雨后生机盎然的景象描绘得活灵活现。除了描绘景物,作者还描写了人的活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散步的人们,在地里工作的农夫,放风筝的孩子……他们都为这个美好的春天注入了希望和活力!“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很简洁的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渴望!

独特的秦淮河

【精彩片段三】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它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地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像使然了。

老师串讲

独特的语言艺术,细腻的景物描写,既给秦淮河平添一份动人的色彩,也展现出秦淮河上一派喧哗景象,很有生活气息。“谁能不被引入它的美梦去呢?”这一句运用反问的手法,对秦淮河的迷人风姿予以进一步的肯定。此外,作者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重量。“愁梦”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大小船儿都载不动,则“愁梦”之多、之重可想而知。这便是作者构思的新颖之处。这也让我们联想到李清照《武陵春·春晚》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者在此处巧妙化用词句,别有韵味。同学们想在文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将抽象无形的情感化作真实可感的事物,这样,你的作文定会独具魅力。

猜你喜欢
秦淮河朱自清春雨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夜航
南京内秦淮河中段底泥的污染与再利用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
南京城与秦淮河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