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因素分析

2023-05-07 13:34胡陶玉
西北药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放化疗病原菌抗菌

刘 翔,胡陶玉,李 丹

1.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宜宾 644000;2.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攀枝花 641000

近年来,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其已位于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临床上针对NSCLC主要采取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案,但放化疗方案治疗疾病的同时,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院内感染概率[1]。研究认为[1-2],肺癌放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的机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点,一是作为消耗性及慢性病程,肺癌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及免疫力会随时间变化而不断恶化;二是培美曲塞、铂类等化疗药物可明显抑制骨髓,降低免疫功能;三是肺癌患者常需插管等各种操作,增加医院感染概率;四是部分医院或医生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等问题,可使感染进一步加重。目前,NSCLC放化疗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概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3]。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多中心3家三级医院收治的老年NSCLC放化疗院内感染患者17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院放化疗但未发生院内感染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感染患者均依据卫生部最新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感染。其中女性298例,男性536例,患者年龄为25~85岁,平均(57.16±9.70) 岁。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严重基础疾病;②放化疗前合并感染;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NSCLC;②患者均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或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指南接受放化疗治疗;③病历资料完整。

1.2 研究方法

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得出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采用单因素分析观察组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再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述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生物鉴定系统,采用凝胶沉淀法进行革兰阴性菌(Gram negative bacteria, G-)药敏试验,采用GN201法进行革兰阳性菌(Gram positive bacteria, G+)药敏试验。分离培养患者的标本细菌,将其置于无菌培养瓶中,接种后置于37 ℃培养箱中培养48 h,分离培养细菌。所有患者检测后均行抗生素及全身对症支持治疗,依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最大程度地控制患者的感染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对入选病例先进行可能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层分析(t检验),再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172例老年NSCLC放化疗院内感染患者共检出188株病原菌,其中52株G+、130株G-、 6株真菌。见表1。

表1 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2.2 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部位构成

172例老年NSCLC放化疗院内感染患者中,112例为呼吸道感染,34例为生殖泌尿系感染,12例为口咽部感染,8例为胃肠道感染,6例为血行感染。见表2。

表2 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部位构成

2.3 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临床肿瘤(tumor node metastosis, TNM)分期、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表面抗原分化簇8受体(differentiation cluster 4 receptor/differentiation cluster 8 receptor, 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激素、化疗周期及化疗方案是老年NSCLC放化疗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4 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多因素Logostic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肿瘤TNM Ⅲ~Ⅳ期、化疗周期数≥4、多药联用化疗方案、应用激素、 CD4+/CD8+<1.33及中性粒细胞数<1.0×109·L-1是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多因素Logostic分析

3 讨论

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后常出现病原菌抵抗力降低,自身排痰机制减弱等问题,因而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4]。

有研究通过痰培养136例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标本[5],发现病原菌151株,其中26株G+,106株G-,真菌19株,说明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因而,目前临床上建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一旦滥用常可使致病菌耐药性增大[6]。本研究中观察组172例共检出188株病原菌,其中G-菌占多数,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这与目前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6]。有研究显示[7],此类患者院内感染的细菌耐药性不尽相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G+感染应尽量选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等G-感染应尽量选择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有利于治疗感染。临床上在加强耐药性监测的同时,还应注意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8]。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TNM分期、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激素、化疗周期及化疗方案是老年NSCLC放化疗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肿瘤TNM Ⅲ~Ⅳ期、化疗周期数≥4、多药联用化疗方案、应用激素、CD4+/CD8+<1.33及中性粒细胞数<1.0×109·L-1是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部分研究结果一致[8-9]。有研究认为[10],年龄是影响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患者年龄越大,其机体免疫力越低,因而院内感染发生率越高。有研究认为[11],NSCLC患者常需手术等侵入性操作,因而可损伤机体,使感染率增加。因此,有研究建议[12],针对NSCLC手术患者可依据年龄调整用药剂量,且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并严格把控抗菌药物适应证。有研究综合分析后认为[13],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应用糖皮质激素、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每年吸烟数量≥1 000支、合并呼吸道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病理类型为小细胞型等。针对糖皮质激素[14],研究认为其可直接或间接抑制患者免疫力,从而增加机体感染率。有研究认为,化疗强度也与患者院内感染有关,即联合用药感染发生率高于单一化疗药物,其机制可能与联合化疗可严重抑制患者骨髓、导致其白细胞降低有关。也有综合研究认为[15],TNM分期、化疗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及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一般来说,患者TNM分期越晚,其转移现象越严重,因而越容易发生机体炎性反应,且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均可加重感染[16]。因此,综合较多最新研究进展[17-20],建议以下预防措施:①严格控制院内感染源头,如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②监测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补充水分,对于营养不良患者及时行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③若患者发生感染,应依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④针对NSCLC手术患者,术后应保持胸腔引流通畅,保持敷料干燥、干净,若有异常需及时处理。⑤放化疗可降低患者白细胞,应及时监测白细胞含量,积极升白,保肝保肾。⑥观察并控制感染并发症,如有无合并出血、心律失常等。

总之,老年NSCLC放化疗患者院内感染以G-菌及呼吸道感染为主,且高危因素较多,包括年龄、肿瘤TNM分期、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激素、化疗周期及化疗方案等,临床上需注意。

猜你喜欢
放化疗病原菌抗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