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捧读怡身心

2023-05-08 03:33刘会琴
祝您健康 2023年5期
关键词:晚年生活养心藏书

刘会琴

研究、实践养生之道是现代生活很多老年人趋之若鹜的事情,有的老年人甚至把养生作为晚年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但进入晚年后,很多老年人为“养生无门”而苦恼、焦急,尤其是媒体曝光一些“伪养生”的做法后,更使很多老年人对养生,特别是心理养生无所适从。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根本是养心,心情好了,身体也就随之健康起来了。退休后,我“发明”了一种“养心大法”——老来捧读,在老年朋友中推广后,效果颇为明显!

其实,我年轻时就喜欢读书,买书、藏书、读书成为我在职时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多年来,家中的书房不断充实,现在藏书已经达到3万多册。这样的藏书量对于我来说,绝对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了。

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装饰品。退休后,我就把读书作为自己晚年的“养心之道”:做快乐的读书翁,不做书籍的管理员。

白天,我除了接送小孙子,便是和附近的老友们在一起唱唱歌、聊聊天。吃过晚饭后,我便躲进书海之中。一捧起书本,心绪便突然宁静下来,我瞬间便如那“武陵渔人”惊喜地闯进了“桃花源”。我呷一口香茶,抛开人世的烦扰,在缕缕茶香中,与文字一起放浪形骸,泛舟四海。激动处,拍案而起,朗然而诵;激愤时,扼腕击节,高声唾骂……人与书“与之游”“与之舞”“与之享”,真是“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除了晚上,最惬意的时光便是晴和的午后。我夹上几本书,信步来到微风拂面、垂柳依依的郊外,在地上放个马扎和草垫,然后或坐或躺,临风展卷,叩问古今,让灵魂与文字一同飞舞,让生命与文字一同入梦,让智慧与文字一同萌芽。郊外,人迹罕至,寂静得很,所以这里极适合读书。我也得以以任何一种随心的姿态去接近我的藏书:默读,滤除了心间的浮躁;泛读,濯去了心灵的瑕疵;朗读,唤醒了沉睡的年轮。心在阅读中返青,纤尘不染,洗尽铅华;身在阅读中轻盈,名缰利锁,远遁无形。身心俱爽,澄澈碧透,胸襟间赫然铺展一张“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大隐图画!

书读久了,便觉得自己突然“气清格高”起来,仿佛多日修炼而接近“功德圆满”,不仅胸襟开阔,视野辽远,连全身的肌骨都趋向饱满呢!这时节再看自己那些藏书,便都突然间焕发出了青春,像朱自清笔下的《春》一樣,“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于是更加珍惜地拿起笔,开始又一次的文字之旅,在阅读中欣赏案头的山水,在山水间体味地上的文章。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大千世界,人事倥偬。在晚年生活的奔波间隙,停一停脚步,去走近书籍,通过阅读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做一次疗养,也好为后面的路途充电,这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选择呢!

(编辑    黄奕言)

猜你喜欢
晚年生活养心藏书
养生与养心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夏至重养心
夏至养心喝“三茶”
为治病,他从重庆回到怀化! 祖传秘方药除病痛 让他晚年生活更幸福
修身首先在『养心』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越鳗堂藏书述略
他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杨家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