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豆腐

2023-05-08 03:33黄玉林
祝您健康 2023年5期
关键词:豆花美食家梁实秋

黄玉林

银杏树后面有桂花树,桂花树后面是老屋,老屋墙角排着几颗石墩。龙羊深山这样的环境里,老人与世无争地制作豆腐,一做便做了50年。

严格来说,豆腐是一种食材,经过初步加工的食材。当然,它可以直接食用,更能进一步制作成无数种餐桌上的美味。袁枚、梁实秋、汪曾祺等许多美食家都写过豆腐,朱自清说起冬天,会想到豆腐。可惜,他们只停留在从厨房到餐桌的过程,并不清楚,决定味道最关键因素是进入厨房前的豆腐质地如何。好的豆腐,其实并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技巧。就像对老人豆腐而言,各种稀奇古怪的调料、故弄玄乎的技巧,统统都是多余的。

做豆腐的时间越久,越是讲不出道理。有人向老人请教技巧,问得越多越细,他越是觉得没啥好说的。一切,都是经验,讲究的是无法言明的感觉。

选择怎么样的豆子?老人没有制定过一二三四的标准,他只说:“要有黄豆的样子。”这个要求其实是挺严的,所以,只要他看一看、捏一捏,就可以断定豆子的品质是合格还是上乘。

豆子要提前浸泡,浸泡多久?老人也没有标准。他要看当时的气温来决定,小雪过后,一般两昼夜,气温上上下下,时间也随着相应调整。老人只要瞥一眼,能判断豆子是否浸泡得刚好。

磨好的豆浆,在柴火熊熊燃烧下煮沸,然后倒入木桶,这时,老人像换了一个人,他用一种农村老汉完全陌生的温柔,轻柔搅动豆浆,小心翼翼点入卤水。这一动作被认为是制作豆腐最关键也是最难掌握的环节,旁人看来,这是最神奇的时刻,豆浆变成了豆花,就像把流鼻涕的小女孩瞬间点化成了如花似玉的女子。

很快,老人把多余的酸浆水析出,把豆花舀起来,倒在滤布里面,滤布早就用木框固定停当。

时间顿时变慢。老人用滤布完完整整地把豆花覆盖,静置架上。滤布里滤出的浆水,一滴一滴落在木桶,仿佛水钟在计时。未落尽的银杏叶,又落了几片。小狗不远不近地守候着,无聊地打着呵欠。

小半天之后,老人掀开滤布,就像掀起新娘頭上的红绸,露出奶白色的豆腐,热气腾腾。大家围过来,等不及老人把豆腐切成16块,迫不及待地抢一碗,分头享用最朴素、最原始的人间美味。

其实,刚刚从襁褓中剥出来的豆腐婴儿,远未加工成为一盘菜肴,也不能算作主食,却是如此诱人。这么纯粹的味道,怕是没有一位美食家有口福享受的。袁枚为了芙蓉花蒸豆腐三折腰,梁实秋最喜欢香椿拌豆腐,汪曾祺认为中国豆腐的做法多矣,不胜记载。他们只见识了豆腐的今生和后世,哪里了解豆腐的前世。估计他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好豆子做的还是坏豆子做的,也搞不清是靠石膏凝结的还是用卤水点的。如果豆腐的品质不够纯粹,不管用什么做法,即使加了蟹膏、鱼翅,终究还是被糊弄。看来,他们只能羡慕老人的家人们了。

(编辑    黄奕言)

猜你喜欢
豆花美食家梁实秋
梁实秋谈付出
A taste of Jiangnan
北平的零食小贩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情
蚕豆花
美食家忽必烈
看不见的美食家
没留神
外婆味豆花花非我
大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