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迈向羽毛球“高考”

2023-05-10 03:53麦延
羽毛球 2023年5期
关键词:万盛临场上场

麦延

其实,这一幕原本在三年前就该发生。早在2020 年,我就成为了第十八届晋升羽毛球国家级裁判员考试考生,用裁判们通俗的话说就是“2020 级”。只不过,疫情三年让这个考试全然无法开展,直到今年才终于重回正轨,这时距离上一次2018 年5 月的考试足足已有五年之久。顺延之下,我也成为了2023 级考生,但考试依然是第十八届。虽然迟了三年,但我终于等来了这场“羽毛球高考”。

为什么选择踏出这一步?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面试时考官也同样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想,用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来回答就是:因为熱爱。热爱?听着确实是太假了,官方得不得了。但扪心自问,我希望尝试这一步的理由有很多,最终所有归纳起来始终还是因为这两个字:热爱!

作为羽毛球记者,从业不过几年的我已经数不清去过多少次比赛,更别说曾经多少次坐在比赛场边,看着场上球员斗智斗勇,亦看着场上的裁判员执裁,并用相机记录着比赛。摄影记者坐在场边的那个位置其实很暧昧,它离赛场很近,在观众看来几乎和球场融为一体,但实际上在这个位置上我还是这场比赛的局外人、旁观者。既然成为不了运动员,那么成为裁判员对普通人而言是否就是唯一成为场上一份子的办法呢?这谈不上是一种表现欲,只是当你看过无数比赛后,难道不会有一种想参与进去的幻想吗?

在平常的工作里,我们写报道经常要用到羽毛球比赛规则,尤其是在比赛中在一些特殊的回合和宣判,这些知识对于羽毛球专项记者来说不可谓不重要。退一步来说,备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在逼自己学习和弄透羽毛球规则。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和我所学到的都是实在的收获。

对,我是重庆万盛26号考生。

说实话,如果单纯是想学规则,单纯是喜欢羽毛球,真的没有必要劳师动众地参加“国考”,毕竟它的难度和淘汰率都摆在那儿。做选择的动机总该不会是单一和单纯的,一言蔽之,我想试试。

作为记者参加羽毛球“国考”,起码在我和身边的朋友、老师所了解和认知的范围内,我是第一人。先不说最后能否考过,起码从考生来说,我很可能是第一人。毕竟,羽毛球专项记者本来就不多嘛!

相较之下,“临场无数”成为了我的优势,也同时成为了我的劣势。文字工作者果然喜欢玩文字游戏,写到此,我也正为自己想出的这个词感到愉快。“临场无数”,怎么这么咬文嚼字?

我作为摄影记者在场边见证过无数场羽毛球比赛,作为解说也讲过不少比赛,所以我的羽毛球比赛经历应该是优势,所遇到过的大场面、碰见过的场上状况也是宝贵的经验。不过,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作为没有任何裁判员级别的我,甚至没有执裁过任何正式比赛,这也是我没有临场数目的劣势。

带着一些憧憬和期待,也带着更多的心虚和怯场,我来到了重庆万盛——今年U 系列赛U12-14南方赛区的现场,今年的羽毛球国家级裁判员考试英语破格考生预考就在这里举行。一个月前突然得知有预考,当时内心满是恐惧和拒绝,因为要在一个月内从新手到起码得考试过关,真的很有难度。特别是对于已经工作的人而言,很少能有像学生时代那样闭关备考的可能。

过去的一个月,我终于找到理由打破了爱睡懒觉的坏习惯。每天都提早一两个小时起床,尝试找回学生年代的早读感觉。“以规则为本,以指南为辅;以英文为主,以中文为译”,这是我过去一个月的小方向。当然,因为工作、出差等原因,计划永远无法完美执行。甚至在上个月到成都采访国羽备战期间,我没有像以前一样,晚上多找队员和教练采访,而是早早回到房间,强行让自己进入看书状态。

最后,考试时我抽到了三道题,而且据说我是唯一抽到了三道题的考生。其中,一道题是规则,一道是临场处理,一道是概念,且又刚好是每位考委各占一道。以前,总带着一点觉得自己英语口语还行的小骄傲,但在压力面前,自己的声音都不自然地略带颤抖,声调也压低了不少,从前的雅思考试感觉是白考了。尤其在我阐述完我的答案后,考委会复述一遍我的答案,他们最后几个单词还是往上走的声调,这时自己就开始自乱阵脚,东想一个自己答案应该没错,西想一个考委的语气是否意味我没说全?

忐忑之中,10分钟总算过去。本以为暂时可以将心头的大石卸下,没想到隔天的临场执裁才是我这一次的大坎。由于完全没有经验,我在裁判员培训时记下了很多细节,还尝试用应试式的思路将这些场上细节分解成固定的编号顺序,从而提醒自己上场后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步骤。

考生们参与的是团体赛临场执裁,执裁双打的难度更高,无论是宣报、站位、发接发还是我最怵的计分表,零经验的我自然不希望自己的人生首秀就是双打。二分之一的概率,结果我中签了,拿到了14 岁组别男团湖南对江西的第一双打比赛。

如果说上场前还只是有一点紧张,尚且可以在检录时和双方运动员自然沟通,那么上场后不用照镜子,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僵硬,特别是那种突然想起来要微笑才勉强挤出来的抿嘴上扬,看着照片太替自己觉得尴尬了。当时,我昂首挺胸走上场,结果还没过网就停下来,被身后的老师提醒一句后便方寸大乱,心跳加速。这种紧张感伴随了整场比赛,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心里很慌,但从表面上看,我还是比较稳定地执裁了这场双打比赛,从未熟悉过的计分表也意外地没有出错。

首秀勉强算顺利,作为这场比赛翻分员的国家级裁判老师在赛后给我指出了很多问题和细节,特别是有哪些可以处理得更丝滑、更成熟的地方。比如,在一人制裁判的情况下,宣报界内和界外后应尝试和运动员产生眼神接触;再比如间歇把握的节奏等等。这些细节其实当我作为记者坐在场边时都知道,但真的只有亲自成为裁判员执裁过,这些问题才会成为真正的问题,才会有实在的概念。

对于裁判员,我们平时更多是以观众的角色从比赛中去观察和理解,我们也经常代入运动员的角度,对裁判员的处理和判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只有真正当过裁判员,理解到其中的原则和逻辑,很多赛场上的瞬间处理才会有真正的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才会对比赛、对裁判员和运动员是彼此分立而非对立的關系有概念。

也正是这场比赛,我才感觉自己真正踏进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一切都值得自己学习和留意的领域。那场比赛下来后,上场前的紧张和退缩全然消失,当下的想法竟然是:好想马上再裁一场!

当天下午,我第二次拿到任务,依然是双打,而且上场前还被从五号场地调到一号场地。有过第一次的紧张和忐忑,这一次坐上裁判椅的我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前给自己列出的所有步骤顺序都不再需要在心里强行默念出来就能执行。中途,两位考委还坐在我的正对面,不知是否要给我增加无形的压力,我却更加沉稳自如。这里不得不臭美一下,表扬自己一句。

尽管宣报时的举手依然在抖,尽管坐姿前倾被几次提醒,尽管穿着的衣服尺码略大不够精神,尽管皮鞋也挑大了,被相熟的朋友开玩笑说像米老鼠,但我收到的反馈和自己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有进步!第二天原本还拿到了两场单打比赛,但因为都是决胜场,且都是前面大比分2比0整场比赛结束,很遗憾没能多裁两场,一度还有些懊恼:哎呀,你们怎么不打成1比1呢?后来,有前辈跟我讲,你有这种希望上场、希望多多自查的心情,证明你开始有点上道啦!

作为羽毛球界的“高考”,这次考试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也有很多老师给我发信息表达惊讶,表达担忧,表达鼓励,表达支持。作为一名零基础考生,我依然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准备6月真正的大考。有过这次重庆万盛的初体验,我相信我可以更自信、更严谨,更努力地迎接国考。

猜你喜欢
万盛临场上场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万盛段)全线贯通
重庆万盛石林的形成时代及发育演化过程
独自上场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动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专访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猛
除夕赴年夜饭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上场之前
论警察临场处置力
重庆万盛大桥今年8月底合龙 南万高速年底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