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环巢湖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2023-05-10 07:48赵红艳
关键词:山岛子群巢湖

丁 娟,张 强,赵红艳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步骤,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自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以来,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突破口备受关注,乡村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1]。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升级背景下,城镇居民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休闲,拥有着自然风情,特色生活体验等优势的乡村地区自然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重要选择。可见,“城市—乡村”地区旅游流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因此对城乡地区尤其是对城郊型[2]乡村地区的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进行探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015年8月,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获批创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区试点,至此,其旅游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嘱托“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3],由此可见,巢湖之于合肥,之于安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地理位置上,环巢湖区域邻近中心城市合肥,除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外,借助于合肥丰富的客源市场基础,一度成为合肥等周边城市的生态中心,同时,以巢湖为依托的周边地区也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的区域生态基础。因此,构建高效合理的旅游流网络不仅有利于环巢湖地区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城乡旅游融合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中的“环巢湖”景区范围包括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市市区、肥东县长临河镇,以及巢湖市中庙街道、黄麓镇、烔炀镇、柘皋镇、中垾镇、散兵镇、槐林镇,庐江县盛桥镇、白山镇、同大镇、汤池镇、柯坦镇、冶父山镇、罗埠镇和郭河镇,肥西县三河镇、严店乡等乡镇,集中连片,规划面积约4 000平方公里(包括巢湖水面面积)。环巢湖地域具有多元的城市旅游资源和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其旅游流网络研究具有典型性。

一、研究数据和方法

旅游网络平台是游客分享旅游经历、查询目的地攻略的重要渠道之一。而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和马蜂窝旅游网是当前主流旅游网站,其用户活跃程度高、UGC信息丰富等优势,使得这些平台成为获取旅游数字足迹的主要来源。因此,选择上述三大主流旅游网站平台作为数据来源,使用网络爬虫程序对上述平台的旅游数字足迹进行采集。抓取时间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获得1 522篇相关游记,依据浏览景点的先后顺序,对相关游记进行清洗、挖掘、整理,最终获得49个旅游景点、215条原始旅游线路数据。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又称为“结构分析法”, “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之间关系的集合,行动者在网络中以点的形式表示,一般以网络的整体属性和个体属性来分析相关网络结构特点[4]。传统的旅游研究通常将各旅游活动环节视为独立的个体, 而忽略了旅游系统中相关行动者的关系结构[5]。而社会网络分析则通过揭示行动者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对旅游地间的关系和通达性以及旅游者的流量和偏好进行探讨。因此,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具体分析指标如表1所示。

二、环巢湖地区旅游流时空特征分析

(一) 时间特征分析

从全年出游时间分布(见图1)来看, 3~10月份是旅游数字足迹分布较多的月份,其中在4月份和10月份出现两个波峰。整体上,环巢湖地区的旅游流足迹分布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 此外,游客的停留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由图2游客停逗留时间统计可见, 1~2天是多数游客的共同选择,占总人数的79.5%,其中 “一日游”占47.5%。可见,环巢湖地区旅游流以“一日游”和“两日游”为主。

一方面,非惯常环境是一个自由选择的环境,较少受到日常生活的种种约束,而惯常环境却是一个稳定的、现实的、日常生活的空间,容易受到约束[6]。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等压力的与日俱增,城市居民会产生想要短暂逃离惯常环境的想法,但又受到距离、时间等因素的约束,因此往往会选择短距离的旅游景点,这样既可以获得身心的愉悦,又能够预防惯常环境的突发事件,从而对出游动机产生一定的“推力”;另一方面,环巢湖乡村地区部分旅游资源存在较强的季节性特征,不同季节出现各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力”。因此环巢湖区域的旅游呈现出季节性特征明显、逗留时间短的特征。

(二)空间特征分析

桑基图是分析流量的有效工具之一, 主要由边、流量和节点组成,边的宽度即为旅游流流量,边越宽,表示两节点之间的流量越大[7]115。为分析环巢湖地区旅游流的空间流向特征,对节点间的流向频次进行排序,选择流量排名前20的节点对制作旅游流流向桑基图(见图 3)。结果表明,

表1 网络分析指标及相关说明

图1 游客出行月份

图2 游客逗留时间

图4 环巢湖旅游流网络结构

节点对的有向流量大于或等于5的路径共17条,占总路径数的5.7%,流量占比为30.1%,即大约5%的节点对会产生30%的有向流量,说明旅游者在不同节点对间的流动频次有明显差异,分布不均衡。此外,节点之间的流向频次,即旅游流流量大小,既能够表现目的地之间的联系强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旅游者在空间选择上的偏好。由图3可以看出,景区之间联系强度较大的节点对分别是中庙—姥山岛、巢湖—中庙、三瓜公社—郁金香高地、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长临河古镇—六家畈古民居群等。说明上述景点间联系较为密切,也容易受到旅游者的偏爱。这些节点本身具备多样化、特色化的旅游资源,能够丰富旅游者观光与休闲的体验。同时,节点对在空间上的邻近性也增加了相互间的导流效应。此外,部分节点对存在旅游业态上的互补性,如长临河古镇—六家畈古民居群,前者以美食餐饮为主要业态,后者以乡村民宿为主要业态。这种业态上的互补性以及节点的知名度将会进一步放大节点的导流效应,从而带来更多流量与发展机会。可见,旅游者在游览不同类型的旅游节点时,更偏向于空间上相邻、旅游资源上更具有特色的节点。

综上,环巢湖旅游流具有出游时间短的特征,在空间邻近的节点之间呈现访问频次高的空间行为特征和以特色旅游资源景观为导向的空间偏好特征。

图3 旅游流流向桑基图统计

三、环巢湖地区旅游流网络特征分析

以网络游记信息为基础提取有向旅游线路数据,结合社会网络理论,构建环巢湖旅游流网络,并利用UCINET 6.212软件对旅游流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见图4)。图中,两节点间连线的粗细反映旅游流流量的大小,箭头则表示流向方向。

(一)整体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1.规模及密度分析

理论上,49个旅游节点能够达到的最大联结数量为2 352个,但网络中实际联结数量只有278个,网络密度仅为0.118 2。可见整体网络规模高,但密度低,意味着环巢湖地区的整体网络结构不紧密,联系相对稀疏。由图4可以看出,大部分旅游流主要集中在中庙、姥山岛、三瓜公社等节点,这也印证上述空间流向特征的分析结果。其中各个旅游节点的平均距离为2.519,即任意两个节点平均通过2.519条边就可以联系在一起,建立在距离基础上的凝聚力指数为0.427,表明整体网络凝聚力较低(见表2)。

表2 环巢湖旅游流整体网络结构指标

整体而言,环巢湖旅游流网络结构较为松散,其旅游流具有向某些核心节点集聚的趋势,与其他边缘节点的互动性较弱。

2.核心边缘分析

通过旅游流网络核心边缘指标量化分析旅游流网络中核心节点与边缘节点的联结程度,进而判断节点的核心边缘位置。计算发现,环巢湖旅游流整体网络结构不平衡,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核心区联系不强。姥山岛、紫薇洞风景区、三河古镇、中庙等38个节点位于核心区,内部联结密度仅为0.183,略高于整体网络密度。这些节点以3A及以上景区为主,在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游客青睐程度等方面相较于边缘节点更具有优势,但从整体来看,这些景点在地理位置上较为分散,相互间关联性有待加强。此外,由于景点间距离较远而带来的时间成本较高等因素也会降低景点间的联动效果。如三河古镇与姥山岛之间的联系大多依靠于一个半小时的自驾游,较高的交通成本使得大部分游客放弃知名度相对较小的姥山岛,而选择三河古镇。

第二,核心带边缘能力较弱。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核心与边缘的联结密度为0.022、0.024,说明核心区对边缘区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带动能力有限。吴武壮公祠、牛王寨等11个景点处于边缘地位,其资源优势不明显、景点设施基础不完善等会导致边缘景点的发展能力较弱、竞争能力不强。同时核心区内部景点的联系较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核心区对边缘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核心区对于边缘区的带动能力以及景点间的联动效应也存在距离衰减,同时核心景点对边缘景点还存在遮蔽效应,从而出现核心区对边缘景点带动能力有限的特征。

第三, 结构分层现象不明显。核心区内部密度为0.183,而边缘区内部密度为0.018,说明其网络分层现象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边缘区景点即使在旅游旺季,客流量也相对较少,同时在核心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等方面相对不足甚至缺乏;且核心区的流量溢出效应较弱,导流作用不明显,内部整体联系不强,呈现出分层现象不明显的特征。

3.凝聚子群分析

凝聚子群分析可以在复杂的网络关系中发现网络内部关系较为密切、相互接触较多的一些子集结构,有助于找出在旅游流联系上具有高度凝聚力的节点集合[7]114。根据凝聚子群分析,共得到 8 个凝聚子群及各子群间的密度指数(见表3)①。

表3 子群密度矩阵

第一,巢湖的西北、东北地区景区聚集特征显著。子群2包括以郁金香高地、三瓜公社为代表的8个景区,主要分布在巢湖的东北等地区。子群内部的联结密度为0.411,数值较大。与环巢湖地区其他旅游节点相比,该子群内部存在较多的高中心度景区,在自然资源上也有独特优势,呈现出一定的内部凝聚性。同时子群内部不仅表现出凝聚效应,与外部子群尤其是子群1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可以发现,以鼓山风景区、龟山湿地公园为代表的子群1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子群2,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子群存在联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地理空间的邻近性不仅有助于提升出游意愿,也为其他节点带来一定的客流量和发展机会。

子群6包括以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为代表的5个景点,主要位于巢湖的西北地区。结合表2可以看出,以合肥岸上草原、三河古镇为代表的子群5与子群6的联结密度达到0.600,呈现出较高的内部凝聚性,子群间有着较强联系。一方面存在空间邻近性产生的导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子群5含有环巢湖地区唯一一家5A级风景区,其旅游资源品质高、特色突出,省内外旅游影响力显著,这有助于形成区域核心旅游节点,对周边旅游节点的辐射作用将会日益增强。

第二,巢湖以南地区的景点联系较为松散。以马尾河湿地公园为代表的子群3以及以牛王寨为代表的子群4主要位于巢湖以南地区。结合地理位置可以发现,该地区的景点分布松散,子群间联系不紧密,但各子群内部节点存在一定的聚集特征。从子群内部来看,子群3在资源优势、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地的空间邻近性[8]等方面与子群4相比优势不明显,因此子群4内部的凝聚性较好。从子群间来看,子群3与子群4相距较远,流动成本较高,不容易产生旅游流的联系。

综上所述,环巢湖旅游流网络整体上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旅游资源分布松散的特征,使得其旅游流呈现“大分散”的现象,环巢湖旅游主要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9],具有以邻近城市为主的城郊型旅游节点或旅游资源禀赋高的独立型旅游景点为主要依托的“小集聚”特征。

(二)个体网络节点特征分析

1.中心性分析

程度中心性可以反映节点在网络中的核心位置。考虑到节点间的流量是双向的,因此分成由某节点流向其他节点的外向程度中心性及由其他节点流入该节点的内向程度中心性[10]。由表3可以看出,内、外程度中心性的均值均为5.673,这表示在环巢湖旅游流网络中,平均每个节点会与5.673个其他节点存在集聚和辐射联系。对比内、外向程度中心性(见图5)可以发现,内外程度中心性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这意味着旅游节点的集聚能力与辐射能力的竞合作用使其表现出不同特点[11]。

图5 内、外向程度中心性对比

由图5可以看出,姥山岛的外向程度中心性高于内向程度中心性,意味着姥山岛的旅游辐射效应优于集聚效应,能够带动周边其他景点发展,居于整体网络的核心位置。原因在于:首先,旅游资源禀赋高。姥山岛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处于巢湖湖心位置,以神奇、优美的生态环境著称,更是皖中著名旅游区。其次,交通便捷。姥山岛虽然位于巢湖湖心,但依托于完善的水路交通,提高了景区的可达性,同时也加强了与周围其他景点的联系。最后,与周边景区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优势。姥山岛周围分布着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等旅游资源,借助于完善的交通体系能够与周围景点形成较好的互补关系,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游览体验。中庙的内向程度中心性数值远远高于外向程度中心性数值,表明中庙的集聚效应好于其辐射效应。中庙作为巢湖以北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自身旅游资源特色显著,而且在地理位置上最靠近姥山岛,能够依托于姥山岛的辐射效应,从而引入更多流量,故而其集聚效应优于辐射效应。花塘河湿地公园等景区内、外向程度中心性较低,一方面这些景点资源等级较低,景区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限制了自身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景点周围可以协同发展的景区较少,其集聚和辐射效应较弱。

通过接近中心性指标可以看出(见表4),姥山岛、三河古镇、紫薇洞风景区等多处景点的内外接近中心性指标均高于均值水平,具备接近中心性“双高”[12]的特征,表明这些节点得益于交通的便捷性与其他旅游节点的联系较为密切,处于整体旅游流网络的中心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旅游景点均呈现出高内向接近中心性、低外向接近中心性的特征。尤其对于5A级风景区三河古镇来说,其凭借优渥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及良好的广告宣传等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流量。但结合地理位置可以发现,三河古镇周边的旅游景点较少且周边资源类型较为单一,使得三河古镇与周边其他景区的联结互动性较弱,即其扩散能力较弱而吸引力较强,从而表现出“高内向,低外向”的特征。另一类以虎洞水库、花塘河湿地公园、牛王寨等为代表的旅游节点,由于旅游资源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景区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这些节点向外扩散能力强但吸引力较弱,从而呈现出外向接近中心性较高、内向接近中心性较低的特征。

表4 环巢湖旅游流网络结构指标

续表4 环巢湖旅游流网络结构指标

中间中心性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观测旅游节点在旅游流网络中对其他节点的依赖程度和控制程度[13],数值越大,表明该节点越处于网络的核心地位,信息控制能力越强。环巢湖旅游流网络中间中心性的均值为2.907,标准差为3.722,说明在网络结构中,各景点的中介作用存在一定差异且大部分景点需要通过核心节点才能与其他节点建立联系。由表4可以看出,姥山岛、三河古镇、紫薇洞风景区、鼓山风景区等多处节点的中间中心性的数值高于均值,表明这些节点对于其他节点的控制能力较强,能够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而承担不同程度的中转点角色。另一类以黄陂湖湿地、虎洞水库、牛王寨为代表的景点,其中间中心性小于均值,甚至为0,说明这些节点的中转作用较为微弱,对其他景点的依赖程度高。原因在于,这些节点的资源等级较低,周围邻近景区少,难以联合其他景区发展。结合游客偏好可以发现,游客大都选择旅游资源禀赋优越、交通便捷、基础服务设施完善等旅游景点作为中转地,因此这些节点作为中转点角色的可能性较低,处于网络边缘位置。

2. 结构洞分析

结构洞指两个旅游节点非冗余的联系,可以表示各旅游节点在旅游社会网络中是否具备竞争优势[14]。主要以有效规模、效率和限制度指标来衡量各旅游节点在网络中竞争力的强弱。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各个景点的结构洞指标,绘制如下结构洞指标四象限图(见图6)。

图6 结构洞指标四象限图

由图6可见,姥山岛、中庙、三河古镇等景点落在第Ⅳ象限,有效规模和效率值高,限制度低,表明这些景点的结构洞水平较高,相比于其他节点,竞争优势明显,可替代性低。尤其是三河古镇,一方面,凭借自身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和特色旅游资源禀赋,知名度高,独立性强,非替代性优势明显,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能够为环巢湖地区导入较多流量;另一方面,在网络中也处于关键节点,最能影响和控制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三河古镇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周边景点的联动发展,形成“核心带动边缘”的发展模式。同时,周边景点也要注重对于自身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以便形成竞合优势,带动整体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张治中故居、巢湖湿地、六家畈古民居群等景点落在第Ⅲ象限,有效规模、限制度呈现“双低”的特征。表明这些景点具备一定的结构洞优势,与其他节点之间有一定的旅游流互动,但整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如巢湖湿地,本身资源特色不明显,且周边湿地景点的同质化又严重,而周边的龟山湿地公园更具有特色,龟山夕照更是“巢湖三绝”之一,导致巢湖湿地公园等周边景点的竞争力较弱。此外,黄陂湖湿地公园的有效规模、限制度均为0,表明在网络空间中处于相对孤立状态。碧海龙悦生态园、卧牛山公园、虎洞水库、马尾河湿地公园等景点落在第Ⅱ象限,有效规模低,限制度高,结构洞优势不明显,在网络中也会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这些景点本身资源优势不明显,再加上宣传不到位,与核心景点距离较远,无法依赖于核心景点的辐射效应与集聚效应,因此这些节点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加强宣传,此外更需要在今后发展中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强化与核心景点之间的联系。

四、结论与建议

基于网络爬虫程序,选择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马蜂窝旅游网对相关旅游数字足迹样本数据进行采集,选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环巢湖旅游流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流向分布特征并建构环巢湖旅游流的社会网络模型,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时间特征上,3~10月份是环巢湖旅游发生的高峰期,在4月、10月出现两次高峰,游客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从停留时间方面,“一日游”“两日游”态势明显,分别占比47.5%、32.0%。可见,环巢湖旅游流呈现出季节性特征明显、逗留时间短的特征。第二,空间特征上,整体空间流向分布不均衡。大约20%的节点对会产生50%的有向流量,主要集中在中庙、姥山岛、三瓜公社、郁金香高地、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长临河古镇、六家畈古民居群等主要景点,对于周边节点的流量也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可见,环巢湖旅游流在空间邻近的节点之间呈现访问频次高的空间行为特征和对特色旅游资源景观节点的空间偏好特征。第三,个体网络节点特征上,核心旅游节点的中心度和结构洞等指标数值较高,拥有着更多的竞争机会且非替代性等优势十分明显,在网络中承担着较强的连接、集聚和中介作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对而言,边缘节点由于自身资源优势不明显、处于边缘地带等因素的限制,在整体网络中影响力较小,承接转移旅游流的效率与便捷度等方面也与核心节点等存在一定差异。第四,整体网络结构特征上,环巢湖旅游流网络规模大,密度小,整体联系不紧密,核心边缘结构不突出。核心区景点资源禀赋相对较高,但相互间联系仍有待提高,边缘区景点资源优势不足且内部联结密度低,核心区与边缘区缺乏有效联系。从凝聚子群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巢湖旅游流主要聚集在巢湖的西北、东北地区,但整体上较为分散。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核心旅游景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核心节点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等优势容易在旅游旺季造成客流量过载现象,因此需要建立全面健康的流量预警系统以缓解景区压力;同时避免以牺牲景区资源而快速提升经济效益的行为,加强对景区独特性资源的可再生能力的培育。此外,核心景点更需要加强对于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高质量创新特色旅游产品,升级旅游品牌形象。其次,对于处在网络边缘的节点,加强景区宣传能力,提高景区知名度。边缘节点在资源禀赋等方面难以与核心景点相互竞争,但仍然具备一定的独特优势,因此需要注重对自身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好游客的好奇心,打造独特的游客吸引物等。同时,要加强抖音、微博等网络在线平台对景区的线上宣传能力,通过打造网红打卡点等来提升景区知名度,对周边居民还需要进行线下推广,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分享感,强化节点吸引流量的能力。最后,加强核心节点与边缘节点的联动效应,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提高整体网络密度。核心节点的导流、集聚、控制能力最强,可依托于自身优势,与周边景点整合资源、加强合作与联系,以提升核心节点带动能力,形成核心集聚区,同时还需引导客流量向其他节点转移,利用好核心节点的流量溢出效应,以提高整体网络密度,增强网络整体联系程度,促进城乡旅游互补联动和协调发展。对于地理空间距离较远的节点,如三河古镇、姥山岛等,一方面可以增加中转节点或开设专门的观光廊道作为联系的桥梁,以增加游客有效停留时间和观光体验,提高环巢湖地区整体旅游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注重两者之间的合作,避免出现核心节点的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

注释:

①R-squared=0.157。子群1:牛角大圩、鼓山风景区、柘皋镇(闸北老街)、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龟山湿地公园;子群2:郁金香高地、耳街、放王岗汉墓遗址陈列、三瓜公社、巢湖银屏山景区、东庵森林公园、紫薇洞风景区、月亮湾湿地公园;子群3:马尾河湿地公园、同大台湾农民创业园、巢湖水下城址、巢湖湿地、卧牛山公园、黄陂湖湿地;子群4:吴武壮公祠、周瑜墓园、虎洞水库、牛王寨、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子群5:塘西河公园、合肥岸上草原、三河古镇、长临河古镇、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子群6:碧海龙悦生态园、渡江战役纪念馆、万达文旅城、安徽名人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子群7:烔炀古镇、红石咀公园、张治中故居、蔡永祥纪念馆、六家畈古民居群;子群8:花塘河湿地公园、中庙、巢湖、李克农故居、姥山岛、云水湾懒园、四顶山森林公园、芦溪湿地、同大万亩葡萄园。

猜你喜欢
山岛子群巢湖
超聚焦子群是16阶初等交换群的块
子群的核平凡或正规闭包极大的有限p群
中创承运 使命必达
——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成功登陆鱼山岛
胡盛海
Always be gr atef ul
嵛山岛之行
恰有11个极大子群的有限幂零群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与Sylow-子群X-可置换的子群对有限群的影响
巢湖玉卮意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