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PET/CT对肝外胆管细胞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应用价值

2023-05-10 09:47王江平宋晓丽罗洪建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较为理想一致性准确率

王江平 宋晓丽 罗洪建

肝外胆管细胞癌(EHCC)发生率约占肠道恶性肿瘤的75%,EHCC生长慢,且瘤体小,呈局部浸润生长,发病早期无典型症状,待患者出现腹痛、黄疸及转氨酶升高时已进入中晚期,预后较差[1]。有效提高EHCC检出率并进行准确分期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目前常规用于诊断EHCC的影像学方法包括CT、核磁共振、超声等,但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有限,无法为EHCC的术前诊断及分期提供准确信息[2-3]。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18F-FDGPET/CT)属于一种采用正电子核素进行放射性示踪显像技术,将PET功能显像与CT精细解剖结构形态影像学功能集于一身,可对病灶形态病变进行评估,观察病灶病理生理变化[4]。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18F-FDGPET/CT对EHCC术前诊断及分期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于洛阳石化医院收治的96例疑为EHCC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3例;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60.83±4.26)岁;体质量指数(BMI)18~29.5 kg/m2,平均BMI(23.71±1.30)kg/m2;肿瘤直径12~55 mm,平均肿瘤直径(31.08±3.75)mm。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较为完整;②患者均行剖腹探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标准:①行为异常,患有精神疾病;②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1.3 方法

1.3.1 18F-FDGPET/CT检查 96例患者均采用18F-FDGPET/CT检查,检查前控制患者血糖<8.5 mmol/L,并禁食6 h,采用Discovery ST16 PETCT仪(美国通用公司提供)检查,静卧20 min后,给予3.5~5.5 MBq/kg的18F-FDGPET/CT静脉注射,注射后静卧60 min,随后行18F-FDGPET/CT扫描,将颅顶至股骨上段设为扫描范围,设定CT扫描参数:电流80~150 mA,电压120 kV,重建层厚5 mm,层厚3.27 mm,床速50 mm/s;设定PET扫描参数:迭代次数和子集分别为3、21,矩阵168×168;进行三维采集,获取矢状位、横断位及冠状位图像,并采用视觉分析观察病变情况,阳性判断标准:胆道梗阻末端存在高于周围组织的放射性摄取。

1.3.2 治疗方法 在行18F-FDGPET/CT检查后2周内,患者进行剖腹探查,对病灶位置、范围及浸润程度进行评估,若存在腹膜结节或肝脏结节,需进行病理检查,针对病灶可切除患者,完成肿瘤病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并行病理检查,采取姑息性胆囊切除方法处理无法完整病灶切除患者。

1.4 评价指标

(1)统计病理学检查结果。(2)计算18F-FDGPET/CT诊断EHCC结果。(3)计算18F-FDG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一致性极好,0.4~0.75表明一致性较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96例疑为EHCC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良性21例,恶性75例。见表1。

表1 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2.2 18F-FDGPET/CT诊断EHCC结果

18F-FDGPET/CT诊断EHCC误诊4例,漏诊19例,18F-FDGPET/CT诊断EHCC敏感度为74.67%(56/75),特异度为80.95%(17/21),准确率为76.04%(73/96),18F-FDGPET/CT诊断EHCC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442,P<0.05)。见表2。

表2 18F-FDGPET/CT诊断EHCC结果/例

2.3 18F-FDG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结果

75例EHCC患者中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28例,远处转移4例;18F-FDG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度为60.71%(17/28),特异度为89.36%(42/47);准确率为78.67%(59/75),18F-FDG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523,P<0.05);18F-FDGPET/CT诊断远处转移敏感度为75.00%(3/4),特异度为94.37%(67/71);准确率为93.33%(70/75),18F-FDG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512,P<0.05)。见表3、4。

表3 18F-FDGPET/CT诊断EHCC区域淋巴结转移结果/例

表4 18F-FDGPET/CT诊断EHCC远处转移结果/例

3 讨论

EHCC属于常见的肝管细胞癌类型,60%~70%的EHCC发生于肝门部。胆管结石、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为导致EHCC的重要原因,由于EHCC解剖位置特殊,多数EHCC患者术后预后较差,术前准确诊断EHCC并进行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影响[5]。目前EHCC的术前诊断主要以肿瘤标志物、磁共振成像及CT等为主,但上述方法诊断准确率不高,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6]。

PET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模式,显像是利用正电子示踪剂特异地参加肿瘤代谢活动特性,可对肿瘤组织中特殊的代谢变化进行显示[7-8]。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代谢较为旺盛,对示踪剂摄取较高,故可对肿瘤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9]。PET显像有利于发现肿瘤原发病灶,并可对肿瘤远处转移灶进行探查,了解肿瘤全身累及的范围,指导临床对肿瘤正确分级、分期[10-11]。PET在对EHCC定性诊断方面具有优势,但对EHCC解剖缺乏准确定位,PET/CT利用多排CT高空间分辨率,可对解剖结构进行清晰显示,结合PET显像与CT显像,可在观察肿瘤精确解剖定位外,能够对其代谢异常、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进行评估,提高EHCC诊断准确性[12-13]。对原发病灶的诊断关键在于定性诊断,而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决定着患者的预后[14-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8F-FDGPET/CT诊断EHCC敏感度为74.67%,特异度为80.95%,准确率为76.04%,18F-FDGPET/CT诊断EHCC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442);75例EHCC患者中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28例,远处转移4例;18F-FDG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度为60.71%,特异度为89.36%;准确率为78.67%,18F-FDG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523);18F-FDGPET/CT诊断远处转移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94.37%;准确率为93.33%,18F-FDG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512)。提示出18F-FDGPET/CT在EHCC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检出EHCC,同时可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灶,为临床EHCC的术前诊断及分期提供参考,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相信随着医师阅片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显像技术、显像剂的不断改进,18F-FDGPET/CT在EHCC中的诊断价值会获得更多肯定。

综上所述,18F-FDGPET/CT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在鉴别诊断EHCC及分期中发挥重要作用,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为EHCC术前诊断及分期提供确切信息。

猜你喜欢
较为理想一致性准确率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耐高温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海藻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