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地区滴灌玉米3 种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示范探讨

2023-05-17 06:34蔡付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节肥昌吉出苗率

蔡付琳 管 勇

(1.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0;2.昌吉市亚马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玉米是昌吉地区重要的粮、饲及加工兼用作物。近几年,昌吉州玉米播种面积保持在120 万亩左右,亩产一直徘徊在870 kg 左右。 由于受常规种植模式和种植习惯的影响,玉米增产进入瓶颈阶段。 近几年昌吉市农业科研人员围绕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示范, 生产实践证明, 宽窄行种植模式能提高光合效率, 有效地提高了单株最大边际效益和结实率, 增加了穗粒数, 提高了千粒重和容重。 通过调整膜上行距可以实现节水节肥节药, 实现绿色生产、 提质增效, 对当前昌吉地区水资源紧缺和化肥农药绿色增效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玉米品种新引KWS2564, 由德国KWS 种子股份有限公司以KW4M029×KW7M031 杂交选育而成。 2005 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玉2005 年38 号)。

1.2 试验地点

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2020-2022 年)。

1.3 试验设计

采取大区试验设计, 共设置3 个处理。 处理1(CK):对照,采用70 cm 窄膜,一膜2 行,平均行距50 cm (膜上行距40 cm, 膜间距60 cm), 平均株距16 cm;处理2:采用145 cm 宽膜,一膜4 行,平均行距50 cm (膜上行距35 cm+55 cm +35 cm, 膜间距75 cm),平均株距16 cm;处理3:采用70 cm 窄膜,一膜2 行,平均行距50 cm(膜上行距30 cm,膜间距70 cm),平均株距16 cm。 以上3 个处理亩播种穴数均为8 300 穴,播种面积均为50 亩。

1.4 田间管理及试验实施过程

示范区全部采用膜下节水滴灌。 不同年份3 种处理田间管理措施基本一致,投入成本相同。 结合秋翻每亩施基肥磷酸二铵20 kg、硫酸钾8 kg。 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水肥,全生育期滴水8~10 次,每亩随水滴施尿素40 kg (分4~5 次)、 硫酸锌3 kg(分2 次)、硫酸钾5 kg(分3 次)。 采用杀虫灯、诱捕器、黄板诱杀害虫。 6 月上旬叶面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乙螨唑预防玉米螟和红蜘蛛。

1.5 调查方法

从出苗开始,2 个处理各固定20 株,分别调查出苗、拔节、抽雄、吐丝、成熟等性状。 测产时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5 个样点,调查穗粒数、千粒重和容重。每个样点测产面积为6.67 m2, 取平均数折算成亩产量。 结合成熟情况,9 月中旬对各处理分别采用机械脱粒收获、计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玉米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的影响

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对玉米出苗时间和出苗率有一定影响[3]。 其中,处理2由于宽膜膜内增温保墒效果更好, 相比处理1 出苗率高、 出苗时间有所提前,3 年平均早出苗2.6 d,出苗率提高4.7%;处理3 与处理1 相比,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表1)。

表1 2020-2022 年不同处理对玉米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育进程均有一定影响[3]。从表2 可以看出, 3 种种植模式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抽雄和成熟的时间有所不同。 具体表现为处理2 抽雄期比处理1 抽雄期早3.0 d, 且早成熟3.7 d; 处理3 抽雄期比处理1 早1.7 d, 且早成熟2.3 d。

表2 2020-2022 年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单位:月/日)

2.3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显著。 从表3 可以看出,2020-2022 年,处理2、处理3 较处理1(CK)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容重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处理2 较处理1 2020-2022 年3 年平均单穗粒数增加14 粒、 千粒重增加7.6 g、 容重增加7.0 g/L; 3 年平均亩增产127.0 kg、增效280.5 元; 处理3 较处理1 平均单穗粒数增加6.4 粒、千粒重增加4.3 g、容重增加4.0 g/L。3 年平均亩增产55.4 kg、增效121.7 元。

表3 2020-2022 年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 经济效益分析

2.4.1 增产情况 处理2 较处理1 2020-2022 年3 年平均亩增产127.0 kg、增效280.5 元。处理3 较处理1平均亩增产55.4 kg、增效121.7 元。

2.4.2 节本增效情况 通过田间调查可知, 宽窄行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节水节肥[3]。 其中,宽窄行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节水10%以上, 节水40 m3左右,节省水费10 元/亩以上;节肥10%左右,亩节约尿素(2.5 元/kg)约4 kg、节约尿素投入成本10 元;亩节约硫酸钾肥(5 元/kg)0.5 kg、减少硫酸钾投入成本2.5元左右。 合计亩节水节肥22.5 元。

3 讨论与结论

通过3 年来3 种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可以看出,宽窄行种植模式是玉米最佳种植模式,其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增产明显,节本增效突出。 该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①宽窄行种植模式能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提高植株自身抗性,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3],有效增加穗粒数, 延长有效灌浆时间, 提升玉米单产和品质。 同时提高水肥利用率,节水节肥节药,实现化肥农药绿色增效[1]。 ②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宽窄行种植模式对玉米出苗时间和出苗率有一定影响[3]。 特别是宽膜宽窄行种植模式由于膜内增温保墒效果好,出苗率高,出苗时间有所提前,还加速了玉米生育进程[3]。 ③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宽窄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显著。 具体表现为宽窄行种植模式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容重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 这足以证明宽窄行种植模式具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作用[3]。

针对滴灌玉米生产的种植模式选择上, 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①根据本地区土壤肥力、 水肥状况、 气候、 品种等因素, 在保证有效收获株数的情况下, 可因地制宜地调整宽窄行模式。 建议具体采用的宽窄行配置模式要和播种机械及收割机械相匹配。 ②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 应加强对品种选择、测土配方施肥、 精量播种、 高密度栽培、 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增效、 病虫害绿色及统一精准防控、 防灾减灾等各项增产提质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 且要适应目前耕作制度、 气候及新技术应用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③可按照宽窄行种植模式进行滴灌无膜设置。 滴灌无膜宽窄行种植, 可节约成本,减少残膜的污染。

猜你喜欢
节肥昌吉出苗率
适宜在昌吉春麦区种植的早熟高产春小麦品种筛选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马铃薯—芫荽间作节水节肥高效栽培技术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展现新作为新气象,开创昌吉学院发展新局面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富思德” 谷子套餐肥应用效果研究
在昌吉,我们品尝到了丰收的味道——新疆昌吉汉和7S店无人机飞防作业小记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棚室番茄水肥一体化试验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