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23-05-21 00:07蒋明库
种子科技 2023年7期
关键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番茄

蒋明库

摘    要:番茄因其口感好、实用范围广深受大众喜欢,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但是,农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种植管理还较为粗放,病虫害防治科学性不足,制约了番茄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番茄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是重要一环,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了解番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就容易大规模发生病虫害,影响番茄种植户经济收入。文章分析了番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要点,以提升农户种植效益。

关键词:番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7-009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1.2;S436.412       文献标志码:B

番茄俗称西红柿,是餐桌必备菜种之一,其原产于南美洲秘鲁,约17世纪传播到我国,逐渐大面积种植推广。番茄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加上番茄具有营养丰富、果菜兼用并且可加工成果汁、果酱、保健品等特点,其栽培发展非常迅速,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大面积栽培,番茄种植已成为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种植结构、提升土地经营效益,以及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

1.1 蚜虫

蚜虫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并且能在植株上产卵。防治蚜虫可采用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化学防治。选择10%吡虫啉2 000倍液或25%噻虫4 000倍液喷洒防治。二是物理防治。可以利用性诱剂诱杀蚜虫,主要是在蚜虫发生后,采用黑光灯对其集中照射处理。三是生物防治。是利用桃蚜和棉蚜的活动特点开展防治工作,降低蚜虫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四是农业防治。选用较强抗性品种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降低蚜虫在植物上的繁殖速度。同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治理病虫害,从而达到减少蚜虫、降低农药残留的目的。

1.2 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侵害番茄的叶片和茎秆。在发病初期,植株发病部位出现水渍状的暗绿色病斑,之后向叶背扩展。发病后期,病斑呈灰褐色或黑色,并且产生大量灰霉状物,导致病叶干枯、脱落,果实染病后形成褐色斑点,呈湿腐状,严重时造成整果腐烂。

防治番茄灰霉病应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排灌方便的土地种植番茄;控制湿度,避免植株长期处在过湿环境中;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选择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者选择70%代森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熏蒸烟剂,可采用20%熏蒸灰霉灵烟剂1 500倍液、25%扑海因烟剂1 000倍液、5%苯醚·噻霉酮水乳剂4 000~5 000倍液)或者25%噻霉唑烟剂3 000倍液进行熏蒸防治,也可以采用80%百菌清烟雾剂熏杀。

1.3 病毒病

一是选择抗病毒病的品种。在种植生产中应选用抗病毒病的品种,如新红一号、早丰、华杂4号等。二是科学管理。在种植前对土地深耕处理,保证良好的土壤结构和充足的土壤肥力,增强根系活力,同时科学灌溉。三是消毒处理土壤,在番茄播种前用75%酒精喷洒消毒病田,将种子与病土隔离种植,以避免种子被病菌侵染,对种子和病田进行处理后再播种,保证番茄植株健康生长。四是番茄病毒病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应防止人为传播,避免对整个种植地造成影响。五是药剂防治。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具有抗病毒病作用的药剂。可以选择2%病毒A 200倍液、10%蚜虱净3 000~4 000倍液、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也可以使用20%宁南霉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40%毒菌铜(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进行防治。六是合理轮作。番茄合理轮作种植,能够增加番茄植株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1.4 花枯病

花枯病是由花腐真菌引起的,主要侵害番茄、茄子、辣椒和黃瓜等作物,也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花枯病初侵染时,病斑为暗褐色圆形斑,病株花开不结实、易早落,果实畸形,果面呈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果上有白色霉层,严重时整穗开花后全部枯萎或落花落果,引起减产。

防治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田或健康作物上引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残枝落叶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降水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病初期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苯莱特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在开花前后及果实膨大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碧护、多效唑等促进坐果和膨大[1]。

1.5 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为害番茄叶片、茎部和果实。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或浅褐色,边缘颜色稍深,湿度大时病斑部位出现稀疏小黑粒点。叶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预防番茄叶斑病可以选择地势干燥地块种植,叶斑病发病初期及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喷药后7 d内不要浇水,药剂防治时应注意,用药时间选择在晴天9:00~11:00或15:00~16:00后喷雾,每隔8~10 d喷洒1次,防治效果较好。

1.6 红蜘蛛

番茄红蜘蛛又称花斑叶甲、斑叶蝉等,受害叶背部出现白色斑点或斑块。防治方法主要有以几点。在红蜘蛛为害初期及时摘除虫叶并烧毁或深埋,番茄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消杀处理,以减少虫源;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加水、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药剂防治可在番茄红蜘蛛发生初期(一般为孵化后3~5 d),选用哒螨灵2 000倍液于傍晚喷施,红蜘蛛发生高峰期控制好用药浓度,可以选择1.8%齐螨素2 000倍液或20%哒螨酮(若虫类)3 000倍液,也可选择15%哒螨灵乳油1 500倍液或5%啶虫脒1 000~1 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2 番茄种植管理

2.1 番茄种植环境

番茄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能力非常强。番茄在我国种植广泛,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南部、西南地区等地。夏季是番茄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一年中产量最高的季节。番茄喜高温、潮湿和光照充足环境(光照过强会导致叶片老化、落花落果)。

番茄生长期间应注意水肥管理,番茄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若土壤含水率过低会导致番茄根系发育不良,土壤水分含量适中才能满足番茄根系的生长需求。另外,需要注意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和冬季低温阴雨天气对番茄植株生长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夏季雨水多导致土壤湿度过大,易引起闷根现象,进而造成番茄病害发生,因此在高温季节和夏季种植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做好排水防涝工作以确保番茄正常生长发育。

番茄适宜在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生长,适量的氮元素能促进植物细胞液浓度提高,磷元素能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钾元素能促进植物细胞液浓度升高和叶绿素形成。

番茄对温度要求不高,在30 ℃左右可以正常生长。但是高温或低温都不利于番茄种子发芽;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番茄叶片卷曲及果实发育不良;温度过低,会导致番茄无法正常生长发育且果实易腐烂变质。

番茄是一种喜光作物,充足而高强度光照条件能促进其光合作用,番茄虽然对光照环境没有严格要求,但生长期间光照强度越强植株长势越好、果实发育更加良好。番茄对空气湿度要求也较高,特别是春季多雨季节以及夏季高温季节,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发育[2]。

番茄根系不发达且易受土壤病菌侵害,种植时应选择透气性良好和肥沃度适中的土壤。在春季种植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番茄正常开花结果,促进植株正常生长。此外,番茄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侵染,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植物病毒病等细菌性病害,同时还应注意防治蚜虫或红蜘蛛等虫害,以避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及其为害程度。

2.2 选种和种子处理

一是在种子处理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采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 min。二是选择好种子后,将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增强其发芽能力。三是将浸泡过的种子进行晒种处理,在20 ℃条件下晒30~60 h。四是用清水洗去种子表面的浮尘及杂质,然后放置阴凉干燥处待用。五是将番茄种子放入55 ℃温水中浸泡15~20 min,再换水冲洗2次即可播种。六是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 h以达到杀菌目的。七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h进行催芽处理,待芽长到3 mm时播种。八是在播种前对番茄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即将农药混合在水中配成药液)。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药剂拌种种植方法,要提前15~20 d播种育苗。

2.3 整地定植

整地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2 500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以及尿素75 kg/hm2。为了降低土壤中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应选择无病、健康、肥沃的土壤作为定植地块。整地后,开沟的标准应按照行距80 cm、沟宽40 cm、沟深25 cm,要注意肥料撒施均匀,避免肥料出现堆积现象[3]。同时,要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之后按照定植密度开展定植工作。由于冬季寒冷,为了避免番茄出现冷害现象,应先在温室或大棚中搭建保温设施。当番茄长出第1个果实时开始种植。种植前先要将土壤进行翻耕处理,并撒入石灰粉以防治地下害虫。番茄种植一般采用穴栽和条栽方式。穴栽是在定植沟两侧的排水沟中间位置挖穴种植,条栽是按照株行距开沟作为栽植穴。由于番茄的根系较浅且对水分比较敏感,所以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以促进番茄根系更好地生长。当番茄幼苗生长到3~4叶期时就可以将幼苗移入大棚中进行定植。

2.4 合理选择地块进行科学管理

番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选择肥沃、疏松、透气和保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番茄喜光、耐寒、耐贫瘠,适宜在沙壤土中种植。在选择地块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土壤测量和养分测试。番茄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 ℃,露天种植要注意气温是否明显回暖,地温是否达标,如果是大棚种植控制地温不能超过30 ℃。同时要注意土壤pH值,最好不要高于7.5。

此外,种植区还要保持足够的水分,且排灌方便。一般情况下,需要施入1 500~2 250 kg/hm2腐熟有机肥或堆肥作为基肥。耕作土壤时应注意深耕和平整土地,深耕结合覆盖作物秸秆以改善土壤结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根部腐烂和幼苗枯萎等病害[4]。

2.5 提高水肥管理水平

番茄種植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为了促进番茄生长,在浇水时一定要把握好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如果是大棚种植,在浇水时可以通过滴灌技术进行,在浇水后及时喷施叶面肥,促进番茄生长。如果是大田种植,在浇水后要做好田间检查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浇水时间和水量,保持土壤中水分充足,但不能过多。

番茄植株生长旺盛且结果量大,要科学控制施肥量,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以及施肥方法。有机肥要与磷钾肥混合施用,以保证肥料的有效性;要根据植株的实际情况制订施肥方案和肥料用量;在具体施用肥料时还要考虑天气和季节情况,不能将肥料全部施入,要结合植株生长情况施加肥料。同时,应及时观察田间实际情况并做好记录,了解土壤中水分、养分等含量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2.6 田间管理

一是整枝打杈。在番茄生长过程中,需要将植株下部枝条摘去,以便促进番茄正常生长发育。二是人工授粉。雄蕊开花后会散发出花粉,这时用刷子在雄蕊上蘸取花粉,然后刷动雌花柱头达到人工授粉的目的。三是疏花疏果。当番茄花序上有10片叶子时,可将其中4片去除,保留其余6片。四是中耕培土。中耕能够防止番茄植株倒伏,除草能够减少土壤中化肥的用量。五是摘叶定苗。一般情况下在第1穗果成熟后,即可进行摘叶与定苗工作。六是追肥。在番茄生长过程中要合理施用肥料,及时追肥可以保证植株获得充足的营养。七是摘心处理。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番茄摘心处理。八是病虫害防治。防治番茄病虫害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可通过喷洒药剂等方式治理病虫害[5]。

3 结束语

番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产量不高、品质差等,这都是因为没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因此需要加强种植管理技术,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杜成滨.大棚番茄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2,40(15):76-78,81.

[2]沈雷定,窦国勇.设施大棚番茄栽培管理技术[J].南方农业,2022,16(10):37-39.

[3]张丽敏.大棚番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12):26-27.

[4]莫坚强.无公害番茄规模化种植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0,14(17):7-8.

[5]牟晓黎.番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甘肃农业,2020(4):93-94.

猜你喜欢
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番茄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南涧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棉花种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