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2023-05-21 10:44皮佳书
种子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种植效益应用要点未来发展

皮佳书

摘    要: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满足群众食物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开展水稻种植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水稻种植技术的重视,全面提升水稻种植水平,增强水稻种植效益。但是在深入研究水稻种植工作后,可以发现影响水稻种植效益的因素较多,需要从多方面调整水稻种植技术,可进一步提升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有效推动国家农业种植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文章阐述了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关键点,提出了有效的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旨在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为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种植效益;应用要点;未来发展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4-007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下,国家农业生产工作呈稳定向好的趋势。水稻种植作为国家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种植效益至关重要。但是在深入了解传统水稻种植工作后可以发现,该项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应用种植技术的科学性不足等。虽然上述工作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稻产量,但是会破坏周围生态环境,不利于水稻种植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应积极探究水稻种植技术的科学应用方式,全面提升水稻质量以及产量,进一步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帮助水稻种植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1 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关键点

1.1 育苗与播种

在开展水稻种植工作的过程中,育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可应用种植技术开展该项工作。首先,种植人员应结合实际种植条件,如土壤、气候、水资源等因素合理选择水稻品种,并综合该区域历年水稻种植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现有的种植技术压实育苗床,保证水稻苗可以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其次,相关种植人员应调整育苗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过实,避免出现土壤板结等问题。在此過程中,种植人员应控制土壤、肥料的比例,防止土壤酸碱度失衡,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再次,在开展种植工作前,相关种植人员应做好种子晾晒工作,使得水稻种子具有酶活性。通常情况下,水稻种子的晾晒时间为3 h,经过晾晒后使用强氯精消毒种子,先用清水浸泡12 h,然后将其洗净放入药液12 h。最后,使用清水洗净、催芽、播种。

1.2 整地与施肥

首先,在开展水稻种植工作前,有效开展整地工作非常关键。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在播种区域实施翻土工作,通常情况下翻土深度在20 cm左右,通过开展旋转翻土、施底肥等工作,有效优化水稻种植环境。其次,种植人员需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从而调节土壤中空气、水分等因素,保障水土平衡,确保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可以获得充足的营养。在整理水稻种植地块时,相关种植人员要保证土壤泥浆松软,第一时间清除土壤中的杂草,防止与水稻争抢营养。再次,相关种植人员应将种植技术有效应用于水肥管理工作中,可提升稻田整体的光合作用水平,因为水稻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和肥料,可以说水肥是保障水稻高效生长以及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

2 水稻种植技术的具体优化措施

由于水稻种植技术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为全面提升水稻种植技术应用水平,相关人员在开展优化该技术工作的过程中应完善每项技术内容。因此,文章详细阐述每项水稻种植技术内容的优化措施。

2.1 水稻种植技术

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应加强对叶龄指标的重视程度,根据水稻茎叶的实际生长情况,在水稻栽培期的最佳时段开展水肥管理工作,提升水稻生长水平。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后,可有效控制水稻种植成本,水稻生长指标能充分满足实际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时,相关种植人员应加强观察水稻叶龄,设置专门的观察区域,针对不同品种的水稻并明确其茬口与生长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结合实际数据,在叶龄观察区域将水稻叶龄标记在水稻叶片上,在开展后续种植工作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便捷地观察水稻生长状态。

在观察水稻生长状态时,相关种植人员应结合所应用的种植技术,从叶龄表现观察水稻的生长效果,进而在工作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方式优化改进水稻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效益。除此之外,相关种植人员应做好田间诊断工作,合理应用田间诊断技术,判断水稻的生长状态,明确不利于水稻生长的因素。通常情况下,田间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光照、水分管理等,探究相关因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进而在不同时间段选择不同的诊断技术,有效控制水稻生长的状态。

2.2 施肥技术

在优化水稻施肥技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明确施肥工作对水稻种植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为高质高效开展水稻施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合理开展施肥工作,提高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充分满足水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在深入了解水稻种植工作后,可以发现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施肥措施不同[1]。例如,在水稻移栽完成10 d后,相关种植人员需要针对水稻施加提苗肥,使水稻获得充足的营养。在开展水稻种植施肥工作时主要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相比,有机肥可以促进水稻生长,能进一步提升水稻品质。常见的有机肥包括动物粪便、植物腐熟物等,相关种植人员不能将肥料直接放置于水稻田间,需要发酵腐熟处理后再开展施肥工作。另外,为进一步提升施肥技术的应用实效,应注重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配比。一般情况下,基肥是80%有机肥+20%化肥,返青肥是20%有机肥+80%化肥。针对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应用不同的施肥技术,可以全面提升施肥效果,进而为水稻的高质高效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施用有机肥的过程中,肥料的种类、用量以及持续时间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水稻种植效益。水稻生长需要大量氮、磷、钾等元素,其中氮元素是否充足会直接影响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应合理调配肥料中的氮元素。

2.3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开展水稻种植工作的过程中,优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提升水稻产量以及质量的有效举措。相关种植人员可将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水稻控苗技术有机结合,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对于传统水稻种植工作来说,无效分蘖是一种常见的种植问题,出现该问题会浪费种植资源,影响水稻群体结构,进而导致水稻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出现倒伏问题,严重影响水稻质量以及产量。针对该类问题,相关种植人员不仅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而且还要提升控苗水平。在开展控苗工作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肥料种类,掌握好施肥量以及施肥时间,通过精密的计算全面管控稻田,为水稻的高质量生长奠定坚实基础。为进一步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相关种植人员在水稻开始生长阶段应全面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2]。首先,通过开展种植人员培训工作,深化其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知,明确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掌握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其次,在种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应合理开展水肥等工作,保证水稻拥有基本的抗病能力,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生长条件。再次,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还应有效处理病源,第一时间处理遭受病虫害的水稻,提升水稻整体抗病水平。

2.4 灌溉除草技术

除草技术是水稻种植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优化种植技术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应合理应用除草技术。通常情况下,水稻除草工作可与灌溉工作共同开展,在开展技术优化工作时,相关人员应合理调整两项技术。首先,在调整水稻灌溉技术时,相关种植人员需要检测处理灌溉用水,因为部分水源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果将该类水资源应用到水稻种植工作中,将会严重影响水稻质量,甚至污染稻田,使得水稻产量有所下降。因此,在开展灌溉工作前,相关种植人员应全面开展考察工作,保证用于稻田灌溉工作的水源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进一步提升水稻生长质量。另外,在开展灌溉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应根据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灌溉技术,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灌溉方法对提升水稻种植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水稻返青期,相关种植人员可应用渗水灌溉技术;水稻够苗后,种植人员应及时开展晒田控苗工作;在水稻孕穗期,种植人员保证种植土壤湿润;在水稻收获前15 d左右,种植人员应停止灌溉。基于上述工作内容,有效优化水稻灌溉技术,充分满足了水稻生长的实际需求。在优化水稻除草技术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应加强重视对除草剂的使用。传统的稻田杂草处理工作主要应用除草剂,该种方式見效快,成本相对较低。但是长时间应用除草剂后,大多数杂草都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导致除草剂应用效果大幅度下降,并且除草剂深入到土壤后,会影响土质、周围水质以及水稻质量[3]。因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进一步优化稻田除草技术,应用秧田除草剂是有效举措之一,除草剂属于复合药剂,对于水稻、土壤以及水源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能够在有效除草的情况下,避免杂草产生抵抗力,应用该药剂可以持续获得良好的成效。另外,在选择除草剂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结合种植的实际情况,保证除草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2.5 田间管理技术

田间管理技术贯穿于水稻种植工作的全过程,直接影响水稻种植效益,所以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进一步提升田间管理水平,实现科学高效开展田间管理工作。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工作一般分为两方面,即水分管理以及育苗管理。在使用优化水分管理技术时,种植人员应合理应用间歇性灌水手段,构建浅水层,充分满足水稻生长期的用水需求。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还涉及移栽等工作,种植人员需要保证在有水层的前提下开展移栽工作,并确保移栽水稻为活棵,尽可能保证移栽工作不会影响水稻种植的质量以及产量[4]。在优化育苗管理技术时,相关种植人员在选择稻苗品种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结合种植指标选择发芽率较高的稻苗以及种子,合理控制种植土壤的水分以及酸碱度。除此之外,相关种植人员还应使用药液浸泡水稻种子,进一步提升水稻生长性能,并且可以具有一定的抵抗病虫害能力。

3 全面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的有效策略

3.1 规模化开展水稻种植工作

首先,了解传统水稻种植工作后,可以发现土地细碎化无法实现规模耕作是影响水稻种植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的综合效益,相关人员可以从土地流转制度的视角切入,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全面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为确保该工作目标有效达成,地方政府应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引导水稻种植户流转土地,转变其水稻种植的思想观念,从而实现土地集中连片耕作。其次,为提高水稻种植户支持土地流转工作的积极性,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扶持政策,给予种植户相应补贴,从而使得该项工作能够全面落实,并有效减少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纷争,为水稻种植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2 出台水稻种植优惠政策

为进一步提升种植户开展水稻种植工作的积极性,根据“谁种粮,谁得补贴”的理念,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有效调整粮食补贴政策,将补贴资金向粮食生产方面倾斜,确保相应补贴资金给予种植户,全面提升粮食种植实效。另外,在开展补贴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除了经济奖励以外,还需要有效应用差别奖励方式,可以针对性地开展粮食补贴工作[5]。高质高效开展补贴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种植户应用先进技术开展水稻种植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和提升水稻种植技术水平。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升水稻种植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可以减少相关因素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全面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水稻种植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加强稻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抗旱排涝体系,显著提升稻田种植区域的生产水平,进而确保水稻种植户可以获得良好效益。

4 结束语

高质高效开展水稻种植工作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政府还是种植户都应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相关人员应优化完善水稻种植技术,出台利民政策,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充分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宇荧,李后建,林斌,等.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对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基于70个县的控制方程模型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22(10):114-131.

[2]崔莉.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路径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种子科技,2022,40(17):45-47.

[3]姚茂锦.贵州山区水稻种植技术与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6):179-181.

[4]吴秀达,杨应钦,李艳阳.稳产丰收理念下水稻种植技术的科学应用[J].现代农机,2021(6):112-113.

[5]王骞,王楚桃,Sophia Kashenge Killenga,等.坦桑尼亚推广中国水稻种植技术进展及建议[J].南方农业,2021,15(34):42-46.

猜你喜欢
种植效益应用要点未来发展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种植效益
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