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资国企如何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富

2023-05-24 08:37王希
杭州 2023年4期
关键词:国资基金企业

王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资企业在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先锋队”“生力军”“稳定器”和“压舱石”,国资国企必然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在新征程中扛起使命、承担责任、发挥作用。

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以1000亿规模的杭州创新基金为引领,围绕五大产业链开展战略性投资,助力中电基石、富芯项目、零跑科技、华瑞航空等重大项目落地杭州,并出台政策全力支持城西科创大走廊产业融合发展。主动承担强链补链固链重任,持续做强高端装备制造龙头,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卡脖子”技术攻关。杭汽轮股份持续加强燃气轮机核心技术攻关与国产化进程,西湖电子集团5G产业园深化与华为等公司协同创新,建成投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5G智能模组项目。创新中长期激励制度,2021年以来,杭汽轮股份、杭氧股份、解百股份等3家企业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企业经营实力,业绩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调动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共同富裕的强劲动力。提升资产优质化程度,采取“市政府主导、国资委牵头、专班联合会审、一事一议解决”方式,集中攻坚完成市属国有企业165宗历史遗留问题房产确权;设立资产集中处置平台,制定处置操作指引,完成低效无效资产处置1037宗、盘活国有资产171.7亿元。提升治理现代化程度,构建以任務落实绩效为核心,以经济效益绩效和制度执行绩效为两翼“一体两翼”考核体系;形成涵盖市属企业所在行业领域的专家型智囊团队,建立市属企业集团层面90余人的兼职外部董事人才库。提升监管智慧化程度,搭建“智慧国资”监管平台,实现对国企资产、资金、业务、人员等全级次、全流程、穿透式的动态监管与预警分析。

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走实共同富裕的国资路径。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提档加速,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516公里,实现十城区及各大交通枢纽地铁全覆盖;推进云城西站枢纽建设,打通长三角都市圈建设重要节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城区15.2公里绿道全面贯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整合13个区县(市)水务资源,打造燃气下乡工程,提高居民获得感、满足感。持续助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开展农产品消费帮扶,依托市属国企线上平台、商场超市、企业食堂等推广助销农特产品;开展涉农金融帮扶,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杭州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068.49亿元;开展技术帮扶,组建“稻专班”“服务队”驻村指导,在全省30余个菜篮子基地下沉专家、技术骨干;开展文旅帮扶,探索建立“薪金+租金+股金”的农旅项目村企共建新模式。

新征程上国资国企助力共富的思考

创新发展,突出重点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为契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为做大蛋糕打下基础。积极有效推进国企改革,提高混改工作质量,进一步规范混改程序,同时规范参股股权管理。分层分类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积极推进央地、区域合作。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建设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进程。持续打造现代产业链,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企业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模式,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成果共享,创新理念完善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探索与企业、员工发展紧密结合的激励机制,与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建立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共同体。深入推进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岗位和绩效定薪酬的机制,收入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加大专项激励、点激励、即时激励推行力度。助推更高质量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科学规划国企人才发展,统筹推进国企人才招引,精准实施就业帮扶。实施新时代杭州工匠培育工程,完善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拓宽技术工人上升通道。

服务惠民,尽心竭力履行社会责任。将最大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入企业战略、日常运营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共生共益”。优化城市建设开发运营,加强资源整合和统筹规划,推动国有资本投入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水务、环保生态、新城开发等建设和运营。推进公共服务提升质效,助力推动实现城乡交通、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同规同网。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发挥国资国企优势,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要产业培育等领域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促进当地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化结对帮扶、区域合作,开展“百企结百村”行动,点对点精细化需求对接和资源链接,实施精准帮扶。盘活文旅资源,加大消费帮扶,畅通金融助农,进一步提供要素支撑。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探索建立慈善信托,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在救灾、扶贫济困、助学、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作用。

基金撬动,科学精准优化基金管理。进一步优化杭州创新基金运营管理,持续发挥撬动社会资本、凝聚社会力量、引导产业发展、强大社会经济的引领作用。完善基金设计顶层规划,明确杭州创新基金应当始终围绕五大产业链开展项目分析、项目决策和项目投资。运用母基金参股基金发挥杠杆作用扩大投资规模,运用产业投资基金直接参股特定产业项目保持政策穿透力。建立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过程,形成从风险分析到风险措施管理的有效循环。坚持基金的市场化道路,募资方面引入多元化出资主体共同设立母基金,加大杠杆作用;投资方面突破地域限制,储备项目自主决策,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激励机制方面通过绩效评价,辨识基金团队的专业性、匹配度等,采取相应的激励和淘汰手段。建立符合政府投资基金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政府对基金管理部门(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母基金对子基金、基金管理人对投资项目等多角度开展评价。通过绩效评价等制度安排积极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防控风险,实现基金可持续、高效发展。

作者系杭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国资基金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