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的精神 创的劲头 干的作风
——本刊记者专访云南省昆明市关工委主任李庄

2023-05-24 02:24张鹏
中国火炬 2023年5期
关键词:李庄昆明市关工委

本刊记者 张鹏

“在要求别人‘量力而行,保重身体’时,他对自己的要求却是‘竭尽全力,带头实干’。”这是李庄主任在昆明市关工人心目中的评价。记者在昆明刚刚见到李庄主任时就被他铿锵的话语、雷厉的作风所深深吸引。在谈到关心下一代工作时,他身上充满了一股子劲头,这股子劲头来自于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颗真诚的心、一片真挚的情、一缕炽热的爱。

记者:退而不休,一干就是20 多年,是什么让您选择从事关工委工作?

李庄:作为一名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培养了我。2002 年,在我担任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时接到组织上的一个新任务,兼任昆明市关工委主任。我欣然接受。2006 年,退出领导岗位后全身心投入关工委工作,到现在前后加起来已有21 年了。这既是组织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信任。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把党交给我的这项工作做好。

记者:从您担任关工委主任第一天开始到现在,是如何认识关工委工作的?

李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社会和每一个家庭。因此,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牵连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关工委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平台,是“五老”发挥优势老有所为的重要岗位,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渠道。

昆明市关工委自2001 年成立以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中国关工委、云南省关工委的部署,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关工委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一点发展壮大起来,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23 年。我从2002 年担任关工委主任开始,亲身见证并参与了昆明市关工委的创立与发展,可以说是一名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兵”了。为了做好昆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我和大家始终把促进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最高目标,坚持用真心关爱每一名青少年,坚持下基层、打基础、抓调研、强落实,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各项关乎青少年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和全国各级关工委组织的先进典型经验,不断提高自己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这21 年的关工委工作使我受益匪浅,也深切地感受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就是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记者:21 年来,您认为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李庄: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关工委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关工委在社会上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老同志的责任更大了、底气更足了、荣誉感也更强了,这足以说明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是我们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所在。

昆明市委、市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一贯支持,始终将其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摆在重要位置。早在2003 年,市委就印发了《中共昆明市委关于认真贯彻云发〔2003〕20 号文件精神 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印发,对于加强全市各级关工委的组织建设及队伍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特别是中办国办《意见》下发后,云南省两办、昆明市两办也分别出台加强关工委工作实施意见的10 号文件和48 号文件,不断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关工委工作,加强对关工委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关工委建设紧紧依托各级党组织在政治上带、组织上带、工作上带、作风上带、阵地上带的“党建带关建”机制,不断优化关工委工作环境,为开创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您经常说,关工委工作就是要磨破嘴,跑断腿,这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李庄:多年来,在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工委就要以自身的努力和主动作为,以实际的工作成果,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做到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昆明市各级关工委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23年来“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想,尽关工委所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制定的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把党的温暖送到青少年的心坎上;及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握好青少年的思想脉搏,将青少年想什么、干什么,需要解决什么,及时地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沟通;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创新的方法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党政领导体验到关工委所具有的不可替代作用,让相关部门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关工委工作,工作上更加支持关工委,形成互动、互补、互赢的实际效果。

关工委的主动作为同样是动员和影响更多新退下来的老同志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行列的重要途径。广大“五老”的主动作为,让新退下的老同志明白,关工委就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发挥优势,当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宣传员,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导员,就业创业的指导员的重要平台。

关工委的主动作为是时代赋予关工委和老同志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就是在不断增强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中积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记者:您是如何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李庄:20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各级关工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广大“五老”的优势和作用,立足昆明实际,找差距补短板,所有的成绩,是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撸起袖子加油“闯”出来的,“创”出来的、“干”出来的。

我们把关工委工作重点放到基层,关工委四级组织体系基本建立,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显著,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蓬勃兴起,“五老”参与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建成。截至2021 年底,昆明市青少年290 余万,全市在册经常参加活动的“五老”7000余人,宣讲团15 支,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129 个,建有2 个网络平台和数据库4 个,教育活动受益中小学生100 余万,教育覆盖面约占我市青少年的35%。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围绕爱国主义、民主法制、科技创新、民族团结四个方面搭建青少年教育平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教育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的法制体系规范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果激励青少年,用科技创新引领青少年,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我市文明和谐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记者:昆明市关工委成立23 年来,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李庄: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要做到六个坚持。

必须坚持党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关工委工作的最高原则,我们要坚持党建带关建,依托党的执政地位、政治优势,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深入发展。

必须坚持抓“五老”队伍建设。“五老”是关工委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把抓组织建设与抓“五老”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制度保障,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关工委工作的根本任务,实践证明,我们一贯坚持的四个平台工作法,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着良好效果。

必须坚持法纪育人。法纪育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纪教育,用法纪意识规范青少年的行为。

必须坚持困境、流动(留守)儿童帮扶。困境、流动(留守)儿童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对象,要坚持以青少年需求为工作导向,去关心、帮助青少年,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

必须坚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关工委工作保持活力的有效手段,要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不足,补齐短板。我坚持每年至少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下基层,抓调研,抓工作落实,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组织撰写了《关于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问题报告》《关于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网吧管理报告》《昆明市关工委关于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报告》《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预防犯罪的研究》《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的研究》等调研报告,这些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开展青少年工作提供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回顾这20 多年的工作实践,关工委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时代发展和青少年需求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关工委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大创新力度,努力使昆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与青少年同心,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开放同进。

记者: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昆明市关工委将如何进一步做好关工委工作?

李庄: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新征程上昆明市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将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建设昆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战略要求,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发展大局的具体行动和使命担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激发青少年创新创造活力,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坚持党建带关建,推进关爱服务体系和关爱服务能力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夕阳无限好,大爱在晚年。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从更高站位、更广视野和更新理念,自觉服务大局,服务青少年,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李庄昆明市关工委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唤起我沉思的一本书
——读岳南的《那时的先生1940-1946 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李庄·印象》
——李庄古镇代表性应用图案作品
史语所李庄时期事迹史料之一
走李庄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