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本刊记者实地走访昆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

2023-05-24 08:29张鹏蔡星雨
中国火炬 2023年5期
关键词:昆明市关工委青少年

本刊记者 张鹏 蔡星雨 文/图

石林县拍摄“五老”说春分合影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追随着明朝著名学者、诗人杨慎的诗语,《中国火炬》一行两人,来到四季如春处处繁花锦簇之地——昆明,用心用情去感受昆明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激情扎实的工作、亮点纷呈的品牌和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方法。

以党建带关建为支撑,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走实走深

“党建带关建是昆明市关工委工作的重点亮点,我们要千方百计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依托各级党组织在政治上带、组织上带、工作上带、作风上带、阵地上带的党建带关建机制,不断开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这是记者采访李庄主任时提出的。

呈贡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启成跟记者说:“呈贡区党建带关建工作牢牢抓住三个点。一是找准切入点,坚持‘工作共抓、阵地共建、资源共融’的原则,高位统筹,不断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把握着力点,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三是明确突破点,强化多方协调联动,加强外宣力度。”

记者来到在晋宁区月山社区,看到这里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关工委主任、各社区干部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架构,不断从阵地建设、财力物力、社会参与、法治环境等方面补齐短板,强化关心关爱青少年的良好氛围。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栗国成告诉记者:“晋宁区各级党委很重视党建带关建工作,李庄主任经常下来调研,他给我们总结出5 个带:一是带认识,关工委的同志要充分认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带班子,全区各级关工委班子都很健全,都是由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领导来任关工委主任;三是带队伍,关工委领导班子健全了,还要有一帮人来做这个事儿;四是带作风,关工委和老同志要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的青少年所需、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做工作;五是带完成任务,根据我们每一年的工作计划,要把工作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目标来抓”。

记者感到,昆明市各级关工委在党建带关建的引领下,全市各级关工委围绕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着力在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等问题上进行破解,进一步强化每一名关工人的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关工委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

搭建四个教育平台,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21 年来,昆明关工委在李庄主任的带领下,根据全市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坚持立德树人,围绕爱国主义、民主法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四个方面搭建青少年教育平台,推动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长春小学的学生在讲解聂耳的故事

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没有市关工委、五华区关工委对我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这是五华区长春小学校长刘春讲的一句话。长春小学作为聂耳的母校始建于1908 年,聂耳曾于1918 年至1921年在此学习。刘春告诉记者:“2018 年我到长春小学当校长,那时长春小学被列为拆迁学校。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林跃得知此事,与我一起找到区委领导,反映作为聂耳母校一定要保留下来。同时,李林跃还找来专家,把聂耳在母校的事迹挖掘出来,编成一本书,向全校师生宣讲。在市关工委、区关工委的共同努力下,长春小学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区委、区政府还拨出专款,在原址上重新翻盖了一座新的教学楼。可以说,长春小学今天的发展是在关工委和‘五老’的关心下诞生的。”

李林跃说:“学校于2021 年3 月成立的‘小聂耳宣讲团’,由学生作为宣讲团成员,走出学校,向市民讲好‘聂耳与国歌’的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记者走进长春小学,每一名孩子都以是聂耳的同学而自豪,都能给记者讲述聂耳的故事。多年来,昆明市各级关工委发动2000 余名老同志参加“五老”宣讲团,常态化打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昆明地方红色资源,组织青少年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民主法治教育平台。“云南省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工作始于盘龙区。”这是盘龙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普丽琨跟记者讲的。2002 年,还在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位置上的普丽琨,在媒体上看到一位母亲呼吁社会救救他们的孩子。那时未成年人犯罪处于高发的态势,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后直接进入正式司法体系。普丽琨介绍说,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当时区委、区政府经多方考察学习,吸收中外先进发达地区的做法,结合盘龙区实际,设计了以“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为主线、“司法分流”为重点的社会司法综合保护体系。

普丽琨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建立了司法分流项目办公室,挑选‘合适成年人’参与未司项目。‘合适成年人’必须是具备教育、心理、社会和法律知识的成年人。到2014 年,关工委正式参与后,具备法律知识的退休‘五老’就成了‘合适成年人’的最佳人选。”

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指导小组副组长管宏亮告诉记者:“参与未司项目,关工委老同志还有两项更重要的工作。2015 年,我们按照省关工委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在预防犯罪和触法未成年矫正工作上。预防犯罪,就是关口前移,通过开展普法教育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触法未成年矫正,就是借助专业力量,创建观护教育基地,让触法未成人在基地受到帮教、矫治,使其重新走回人生正轨。”

记者来到盘龙区观护教育(野鸭湖)基地,这是2015 年创建的触法未成年人矫正基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基地用培养企业员工的标准来管理和培训入驻学员,学员与公司员工同吃同住同工作,指导老师以身作则开展引导教育,帮助学员改变以前的不良行为,端正态度、自我约束,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和品行素质,同时还对他们进行多岗位技能培训,为今后步入社会工作奠定基础。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学员结束观护教育后,由于表现突出,还破格入职观护基地,成为一名正式的员工。

管宏亮告诉记者:“当前为实现未成年人司法项目数据化管理,昆明市关工委专门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了大数据平台。通过这个数据平台,实现了档案加密电子化管理、项目进展实时查看的功能,不仅提高了未司项目的效率和工作质量,还为规范化做好预防、询问、调查、分流、帮教五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记者在走访中,不仅感受到大数据平台工作的效率,还看到盘龙区关工委以关心爱护青少年为工作中心,联合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检察院、教育、民政、共青团、妇联等,建立了盘龙区“一站式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推动了盘龙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向综合儿童保护的升级。此经验已在全省推广。这些实实在在举措,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昆明市未司项目中80%是“五老”人员参与,未司项目办主任都是由关工委分管副主任或主任兼任,在关工委和“五老”强有力的支持下,有很多区县已基本实现未成年人零犯罪。

科技创新教育平台。在宜良县走访时,记者一下子就被2000 多亩的“药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所震撼。一座座光伏发电光板支撑在田野上,在光伏板的下方,种植了药材作物。宜良县关工委主任李跃忠介绍说:“我们于2021 年9 月主动与华润集团联系开展这个项目。华润集团总共投资6.3亿元,装机容量120MW,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为19564.65 万kW-h,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321 小时,每年可节约标煤6.57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9 万吨。规划药材种植品种为野菊花、红花、金银花、滇黄精、毛慈菇、仙茅、山乌龟、白及和滇重楼,共9 个品种,预计年产值600 万元。”

宜良县药光互补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项目中,宜良县充分发挥退居二线“五老”的作用。县里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转任职级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见(试行)》,15 名转任职级干部参与宜良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工作,仅用32 天就完成了2481 亩土地的流转,为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提供坚强组织和人才保障。

科技创新教育平台作为市关工委的重要平台之一,市关工委还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创新本领上做了大量工作。记者在呈贡区第一中学时,学校党委书记杨少宁介绍说:“2020 年,我们在区科协、区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近50 万元,创建了开源创客、空中创客无人机、机器人三间科创实验室,对在校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记者在第一中学时,不仅看到学生参与科创比赛所获得荣誉,还看到很多实践想法都已应用到学校的学习生活中。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记者在石林县非遗传习馆时,县关工委彝族“五老”李树华和他的团队一起,以彝族的歌曲,彝族的乐器,彝族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二十四节气春分。石林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李道平和石林县关工委主任张忠贵向记者介绍,石林“五老”中有很多是非遗的传承人,他们是对孩子进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好的老师。记者在石林民族中学看到,学校立足民族特色教育,组织在校学生要会跳一支彝族舞蹈、会唱一支彝族歌曲、会用一种彝族乐器或掌握一项彝族传统体育技能,孩子们非常喜欢也乐于参与。

石林民族中学

记者在呈贡区七彩云南小学时亲自体验了主题为“七彩华章 大地欢歌”的大课间。整个大课间活动中又分为了四个篇章“龙腾狮跃 旗扇共舞”“中华武魂 民族欢歌”“七彩少儿 大有可观”“七彩童年 唱得响亮”。四个篇章都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编排,记者也跟随孩子一起跳了彝族风俗的竹竿舞。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记者感到,昆明市各级关工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民族“五老”的优势,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7000 “五老”为昆明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我在西山区工作30 余年,李庄主任一直管着我。那时我不管走到哪里任职,他都是我的领导管着我。现在退休了,他又是市关工委的主任,还管着我。”这是记者在西山区百草村时,西山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玉珍对着李庄主任和记者说的一句话。记者能从这句质朴的话语中感受到,跟着李庄主任干工作,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气。李玉珍告诉记者,跟着李庄主任干工作,就是要克服一切困难,跟上他的思路、跟上他的步伐,想方设法达到预期目标。李玉珍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记者在采访中,李玉珍无论走到哪里,大街小巷的群众都会主动走上前打招呼,问她好。这足以说明,一位从事关工委工作的“五老”在当地群众中的声望。

现年88 岁的宜良“最美五老”马德盛,时刻践行“生命不息,讲课不止”的使命,坚持到宜良县中学、小学中宣传爱党爱国教育。他经常讲“红色精神,我们来传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马老每年4 月份左右都会来到县委老干部局,将他全年进学校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计划告诉老干部工作者。在场领导都会叮嘱马老要注意身体,他每次都说:“趁身体还不错,我要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宜良发展史讲给青少年这一代,践行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晋宁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栗国成在谈到参与关工委工作初衷时告诉记者:“2005 年,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周建国找到我,要我从事关工委工作。当时我想组织上培养了我这么多年,就同意了这份工作,一转眼已经干了18 年了。”

东川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邹康,2020 年为解决碧谷中心学校校园环境、设施设备、教学质量滞后,中心学校领导班子、小学校长、教师团队整体层次薄弱等问题,多次来到学校进行考察,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将碧谷小学打造成东川区气象、科普、法制教育基地。

记者见到的还有禄劝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潘卫国,昆明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常务副团长黄启后,都只是全市7000“五老”的一个缩影,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昆明市关工委先后荣获“全国关工委先进集体”,2022 年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是昆明关工人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鲜活感受。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汪叶菊跟记者说:“有这样一种人,他具有崇高思想境界,有信仰有理想、有大爱有责任心、有宽阔胸怀、有很强工作能力和经验。”是的,昆明关工人就是这么一群人,他们正在用一颗真诚的心、一片真挚的情、一缕炽热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关心下一代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昆明市关工委青少年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青少年发明家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