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中生物新教材内容为载体的核心素养案例分析

2023-05-26 04:27方梅秀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新教材高中生物

方梅秀

摘 要:广西高中生物新教材使用才刚起步,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带来的挑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高中生物新教材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生命观念,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体会高中生物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教材;案例分析;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结构中核心素养的体现全面且多样,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以知识内容为主题进行,那么各知识点中是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的呢?下面笔者以普通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群落的结构”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教材内容中的核心素养体现,以具体教学情境实例简要阐述。

一、核心素养侧重点之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学科中核心素养内容之一,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也是在不断探索地球上各种生命现象与相互关联的过程,而对学生生命观念素养的培养,可以帮主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发展。本章内容体现了生命的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

(一)由概念支撑建立生命观念

本节内容“群落的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群落,它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概念的基本内容,学生必须领会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的所有生物,所以笔者在此安排一个【实战演练】题目,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B. 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C. 市场上待卖的活鸡、活鱼,各种蔬菜以及它们上面所附着的微生物D. 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

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章前页,落实群落概念更深层次的实质内容,建立起群落概念的生命观念——系统观,从而让学生树立整体论与局部论和还原论的基本观念。

(二)由事实依据认可生命观念

由上诉两段捕食和竞争的微视频为情境,场面比较血腥,这往往会让人认为捕食者很残忍,设立情境问题:为保护某些食草动物人为消灭捕食者,可以吗?请从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等角度,分析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本问题以课本课后练习与应用为契机,落实回归课本的基础性,笔者先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腾空间,概括出这样的事实其实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另外一个事实,捕食者往往吃掉的是老弱、病残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归纳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表现出协同进化,进而认同生命观念——适应与进化观。

(三)由文明意识践行生命观念

本节内容介绍了群落的结构和季节性,其中关于植物分层现象的内容就鲜明地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而认识群落丰富度的概念。科学家研究了我国从東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发现约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完成规律认知,同时播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森林公园的短视频,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命观念——生态观!

二、核心素养侧重点之科学思维

(一)由思考讨论展开思维训练

新教材在本节内容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生态位。生态位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教材先介绍其概念,并说明如何研究某种动物或植物的生态位,再通过“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我国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几种鸟的研究数据,并且结合学情将教材设计的讨论问题进行了梯度改编。

(二)由溯因推理拓开科学思维

本节还设计了“溯因推理”的思维训练,教材的设计旨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作答,只要答案符合逻辑和科学性都应该给予鼓励,从而拓开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学生大胆的讨论和假设中,不断的认识到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都不是只捕食一种生物或只被一种生物捕食, 因此,让学生对捕杀短吻鳄后鲈鱼产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态系统中存在复杂的网络状因果关系的理解。

三、核心素养侧重点之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获取新知、提升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本节内容之后安排的“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探究活动,笔者充分利用了学校课外实践基地,带领学生深入菜地开展土壤小动物的取样,并对采集的样土做好时间、地点、取样人的标记,带回实验室进行小动物的采集,最后进行观察和分类。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系统观。

四、核心素养测重点之社会责任

作为学科教育与教学,建立和提升学生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责任是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是立德树人在生物学学科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本章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本节介绍了控制放牧强度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课后习题引用《诗经.小雅.小宛》中“螟蛉有子,蜾贏负之”,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化;“与社会的联系”介绍我国先民将四大家鱼进行混养;介绍立体农业时,讲述我国古籍《汜胜之书》所记载的我国西汉时期的“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内容反映了我国先民的智慧,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这一系列的实例,生物学科践行于培养具有高尚的情感、正确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

总体而言,本节教材对群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结构分析,从组分到相互关系,再到空间结构和季节性,体现每个物种在群落中都具有相应的地位或作用,每个物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物种相互联系的。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其科学思维素养与科学探究素养,促使学生在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自身的生命观念素养,体会生物学的奥妙,明晰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激发出自身的社会责任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成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9):33.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新教材高中生物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