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驱动电机与控制课程中的探索

2023-05-26 01:32邹宇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电机传统

邹宇新

(1.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2.湘潭理工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逐渐推进,教学的发展不再受到时间、地点及手段的限制。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可大幅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线上教学平台,实现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协调发展,营造更加丰富的教学氛围。该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为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提供技术支撑[2]。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方式的协调发展与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资源多元化发展与全民共享。从而为全面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契机[3]。

本研究以驱动电机与控制课程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混合式教学在驱动电机与控制中的应用,提出相关教学原则及优化策略。

1 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授课教师教学素养不足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其教学效果主要依靠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及启发式的学习[4]。但目前相关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自身素养水平有待提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思想中根深蒂固,导致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不尽如人意。

1.1.1 教师教学观念存在偏差

近年来,由于新冠病毒影响,许多高等院校不得不开展线上教学,但是传统教师对信息化技术掌握不成熟,难以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势。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理念与信息教育无法融合的问题,要想形成新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模式,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探索,对教师备课及自身发展存在较大挑战。

1.1.2 教师混合式教学策略有待丰富

混合式教学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未能科学、有效地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导致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率较低。如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过度分配自由讨论时间,不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限制,导致课程较为混乱;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过度讲解可能会影响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减少学生主动思考时间,影响学生创新性发展。

1.1.3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本质是进行线上教学,目前大多数教师尚未进行专业信息技术训练,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不能顺利掌握线上教学的必备工具及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因此不能很好发挥混合式教学该有的效果。

1.1.4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不充分

在当前混合式教学中,会存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环境无法协调发展与深度融合,导致教学主体之间存在交流断层等问题,也是限制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2 学生混合式学习能力不高

1.2.1 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

学生学习自主性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存在部分学生在教学中自我管理能力较低,学习探索精神不足等问题。学习方式主要依靠传统的记笔记、完成课堂作业等方式,同时也依靠教师“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学习。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精神,影响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的发挥。

1.2.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不足

部分高校及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时,强调挑战与竞争精神。忽略了学生团体协作精神的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

2 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原则及设计过程

2.1 基本原则

2.1.1 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模式相结合

混合式教学的本质是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相互融合。因此,应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及教育模式,进而推动教学的进步,更好地适应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2.1.2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教育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索能力。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协作。

2.1.3 教学资源多元化

教学资源多元化是指在传统课程教材以外,应用相关教学资源、图像、视频及学习软件作为教学载体来辅助教学。在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相关机械的结构讲解,视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零部件结构,保证教学更加生动、灵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2 混合式教学设计过程

混合式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及实训学习,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课前教学设计、课中教学设计及课后教学设计,其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过程及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过程及内容

3 混合式教学效果优化策略

3.1 提升教师混合式教学素养

推进混合式教学的重点是教师在教学中观念及角色的转变,要从传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换为教学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从传统知识的传输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优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案,逐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3.2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习体验

教师应充分应用网络平台及相关信息技术,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相应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与辅导者。利用相关信息学习平台来丰富教学资源,选择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学习资源。

3.3 形成鼓励与引导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反馈与互动交流,改善学生的学习倦怠情绪,减少在学习中的孤独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合理分配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4 教学设计与实施

通过上述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以驱动电机与控制课程为例,进行课程设计与任务分配,保证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实践操作与技能的同步培养。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迁移,以课程章节中“永磁驱动电机安装与调试”为例,课程设计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永磁驱动电机安装与调试教学设计

5 结论

本文以驱动电机与控制为研究对象,对目前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及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为高职院校在该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提供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电机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电机滚动轴承的选择与计算
瞻望电机的更新换代
欢迎订阅2022年《电机与控制应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