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酸花生品种聚硒能力比较

2023-05-26 12:44欧阳卫卫范呈根钟祝秀张祖清曾庆福陈荣华
江西农业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粒小粒荚果

欧阳卫卫,范呈根,钟祝秀,肖 鹏,张祖清,连 垚,罗 佳,曾庆福,陈荣华*

(1.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科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3.信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 信丰 341600;4.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西 南康 341313)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3年将硒元素确定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维持一定浓度的硒含量可以降低体内重金属毒性、预防和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合理调配和获取适量的硒已成为医学上的研究热点[1-2]。人体内90%的硒元素来自食物,农产品中的硒是人体硒元素的重要来源,其对硒的吸收利用率高达70%~90%,且农产品中丰富的维生素有利于提高人体对硒的吸收利用效率[3]。在植物体内,有机硒化合物是硒的主要存在形态,包括蛋白硒、核酸硒和多糖硒等生物大分子硒以及部分小分子有机硒,其在安全性、生物利用度、预防疾病等均优于无机硒[4]。每种植物因富集硒的能力不同,因而有机硒的形态及其含量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蛋白硒是植物有机硒的主要存在形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25%~30%,是人们普遍的植物蛋白来源,在食品加工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李娟等[5]研究表明,花生中蛋白质结合态硒占硒总量的69.29%,因而富硒花生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植物性硒源。江西省是重要的硒资源富集区,富硒土地资源分布面积达13500 km2,占调查总面积的13.03%[6],而花生是江西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15.3万hm2,近年来江西省的花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因而结合富硒土壤发展富硒花生的产业潜力巨大。

花生籽粒约含50%脂肪,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占脂肪含量的80%左右,而只有1个不饱和键的油酸比含有2个不饱和键的亚油酸要稳定得多,高油酸花生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同时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具有耐储藏性好、货架期长等优势,所以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7-8]。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花生及花生制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功能性产品的多样性也被充分开发,如利用鲜食+高油酸花生加工成休闲食品、利用高油酸花生加工成花生巧克力豆、将50%高油酸花生油和50%特级初榨橄榄油调和成双料高油酸食用调和油等[9-10]。为此本研究将新引进的17个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聚硒能力比较试验,将硒与高油酸花生结合进行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聚硒能力强的高油酸花生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共收集到高油酸花生品种17个,其中大粒组花生品种9个,小粒组花生品种8个(表1)。

表1 参试品种基本情况表

1.2 试验设计

于2022年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小密乡莲塘村小密硒谷科技园内开始种植,试验地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水稻。试验随机区组排列,各个小区面积66 m2,2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大粒组花生的种植密度按照15万穴/hm2,每穴2粒;小粒组花生的种植密度按照16.5万穴/hm2,每穴2粒。由于品种多、小区面积大,小粒组、大粒组花生试验在相邻的不同田块进行,分组比较,大粒组花生试验田块土壤硒含量为0.641 mg/kg,小粒组花生试验田块土壤硒含量为0.417 mg/kg。

1.3 田间管理

1.3.1 大粒组 整地情况:4月18日机耕2次起垄做畦,5月4日播种,双粒播,播种行的行头整齐。施肥情况:4月15日施入基肥45%复合肥、商品有机肥、钙镁磷肥和生石灰分别为12.5、200、25、75 kg/667 m2;6月8日施入尿素7.5 kg/667 m2;6月15日于花生行中间追施45%复合肥12.5 kg/667 m2。

灌溉情况:2022年花生出苗期雨水适宜,有利于出苗;苗期降水极多;开花期降水少,分别于7月4日、7月15日灌水1次;荚果膨大期干旱,分别于7月24日、7月30日、8月8日灌水;成熟期干旱,分 别 于8月15日、8月22日、8月31日、9月8日灌水1次。

中耕除草情况:5月5日喷施异丙甲草胺除草剂,6月1日人工除草,6月15日结合中耕培土人工除草。

病虫防治情况:6月14日、6月21日喷甲霜恶霉灵防治冠腐病;7月19日喷施咪鲜胺+磷酸二氢钾+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叶斑病和斜纹夜蛾。

1.3.2 小粒组 整地情况:4月18日机耕2次起垄做畦,5月5日播种,双粒播,播种行的行头整齐。施肥情况:播种前4月15日施入基肥45%复合肥、商品有机肥、钙镁磷肥和生石灰分别为12.5、200、25、75 kg/667 m2;6月9日施用尿素7.5 kg/667 m2;6月16日于畦中间追施45%复合肥12.5 kg/667 m2。

灌溉情况:2022年花生苗期适宜,有利于出苗;苗期降水极多;开花期降水少,分别于7月4日、7月15日灌水1次;荚果膨大期干旱,分别于7月24日、7月30日、8月8日灌水1次;成熟期干旱,分 别 于8月15日、8月22日、8月31日、9月8日灌水。

中耕除草情况:5月6日喷施异丙甲草胺除草剂,6月2日人工除草,6月16日结合中耕培土人工除草。

病虫防治情况:6月14日、6月21日喷甲霜恶霉灵防治冠腐病;7月19日喷施咪鲜胺+磷酸二氢钾+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叶斑病和斜纹夜蛾。

1.4 项目的测定与方法

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和病害情况等进行观察并记录,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室内考种和统计分析,根据小区产量折算荚果和籽粒产量[11-12]。充分晒干后,取混合样100 g送至赣州市富硒农业与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心检测花生的总硒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花生的生育期及生物学特征比较

由表2可知,大粒花生组只有花育917的出苗率为87.0%、缺株率高达18.0%,其余品种的出苗率均保持在95%以上、缺株率保持在7.3%以下;小粒花生组整体出苗率达到92%以上,济花8号的出苗率高达98%,天府39的缺株率最高,达9.1%,济花8号最低,仅为3.4%,整体而言能够保证试验所需基本苗。小粒花生组和大粒花生组在生育期上整体差别不大,大致保持在111~120 d之间。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和锈病,其中大粒花生组仅有济花9号和开农308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花育917的冠腐病发病率较高,导致死苗较多而造成缺株率高;小粒花生组中仅豫花37号对锈病和叶斑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其余品种的病害情况更为严重。

表2 不同品种花生的生育期及生物学特征比较

2.2 不同花生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大粒花生组中主茎最高的品种是冀花19号,为54.6 cm,最矮的是冀花915,仅有19.9 cm;小粒花生组中主茎最高的是豫花37号,为42.0 cm,最矮的是开农311,为29.7 cm。大粒花生组中结果枝最多的是潍花25号,为8.7条,最少的是花育9118,为7.6条;小粒花生组中结果枝最多的是冀花18号,为9.2条,最少的是天府39和阜花35,为7.1条。大粒花生组中单株结果数最多的是济花9号,为29.1个,其饱果数也最多,为24.1个,单株结果数最少的是冀花915,为17.9个,其饱果数也最少,仅为15.6个;小粒花生组中单株结果数最多的是开农1760,为28.9个,其饱果数也最多,为22.9个,单株结果数最少的是阜花35为12.6个,其饱果数也最少,仅为9.8个。从出仁率上看,大粒花生组中出仁率最高的是花育9118,为73.34%,最低的是济花9号,仅为59.26%;小粒花生组中出仁率最高的是济花8号,高达80.26%,最低的是豫花65,为65.23%。

表3 不同花生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2.3 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产量、籽粒产量及籽粒硒含量比较

由表4可知,大粒花生组荚果平均产量最高的品种是冀花19号,为359.65 kg/667 m2,与其他品种之间呈显著性差异,产量最低的是花育917,仅为197.02 kg/667 m2;小粒花生组荚果平均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济花8号,为273.33 kg/667 m2,产量最低的品种是开农311,仅为171.48 kg/667 m2。大粒花生组籽粒平均产量最高的品种是冀花19号,为263.74 kg/667 m2,与其他品种之间呈显著性差异,产量最低的是花育917,仅为116.72 kg/667 m2;小粒花生组籽粒平均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济花8号,为219.38 kg/667 m2,与其他品种之间差异显著,产量最低的品种是开农311,仅为119.47 kg/667 m2。

表4 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籽粒产量及硒含量比较

花生的聚硒能力受品种和土壤硒含量的双重影响,参照《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 (DB36/T 566—2017)中富硒花生的硒含量需在0.07~0.30 mg/kg之间[13],大粒花生组的试验田块由于土壤硒含量达到0.641 mg/kg,其产出的花生均达到富硒标准,小粒花生组由于土壤硒含量相对较低,为0.417 mg/kg,其产出的花生品种仅有冀花18号、开农311、济花8号达到富硒标准。

3 讨论与小结

富硒高油酸花生的优点是硒含量高、货架期长、保健价值高,但若要推广和产业化种植,还需较高的产量及较强的抗病性等才能被市场接受和应用。本试验大粒花生组中的冀花19号和开农308较具推广优势,具体表现为冀花19号荚果和籽粒产量均为组内第1位,聚硒能力强,其各项生物学特性表现较优,熟期适中,但若要推广种植,需着重防治叶斑病和锈病;开农308的荚果和籽粒平均产量均表现为组内第2位,聚硒能力强,生物学特性较优,熟期适中,抗病性较强。由于小粒花生组的试验地土壤硒含量相对较低,硒含量出现分化,其中济花8号表现最优,其荚果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组内第1位,聚硒能力强,出仁率高,其各项生物学特性表现较优,熟期适中,但若要推广种植,需着重注意保苗及防治锈病;天府39在小粒组中虽表现尚可,但其聚硒能力稍弱,若需种植,还需进一步研究其在土壤硒含量较高时的聚硒能力或采取外源硒强化技术以达到富硒标准。

本试验最终筛选出冀花19号、开农308、济花8号可作为赣州市备选富硒高油酸花生品种并可逐步推广应用。我们将以此继续开展富硒花生品种筛选、富硒花生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和富硒花生新品种选育,以推动我市富硒产业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大粒小粒荚果
小粒花生新品种引种鉴定试验初报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我们都是一条鱼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大粒筛弹簧的选型计算
大粒筛弹簧的选型计算
北方海盐区大粒优质海盐生产工艺浅谈
长江师范学院作品欣赏(三)
芽菜用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09的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