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3-05-27 21:43何飞飞
关键词:中华教学活动教材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从古至今,我国有着丰富的数学文化,这些数学文化已经融入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使此项教学活动能够取得理想效果,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为教师提供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25

在新课改的推动之下,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也需要充分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以此让学科的育人价值得以体现。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数学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数学文化。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对于帮助学生充分融入数学课堂以及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能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尽管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受到种种因素制约,使得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目前存在着以下现状,需要教师深度思考。

1.教师大多围绕教材和教辅资料来开展渗透活动

在目前所开展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尽管教师都认识到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过多获取传统数学文化的途径,致使教师习惯于围绕教材和教辅资料中的内容来渗透数学文化,而且在渗透过程中大都点到为止,致使教学活动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2.教师渗透的频率无法满足课程育人的需要

为了使数学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出育人功效,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巧妙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充分融入数学学科的学习与探究之中。在我国数学发展史上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但现阶段教师渗透的频率并不能满足课程育人的需要,这些问题值得教师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

3.教师习惯在引入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尽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和提升课程育人价值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中华优秀的数学传统文化,仅仅是将其作为课堂教学引入环节的教学素材对学生开展课程教学,没有使其融入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种背景之下,很难使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作用。

4.教师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性

尽管渗透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能极大改变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在渗透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方面的做法具有极大差异性。例如新教师由于接受过新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更愿意专门向学生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大多会将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与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以此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充分融入学习活动中来。在这种背景之下,经验丰富的教师所使用的渗透方法更能实现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

5.渗透的目的大多是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由于知识点的抽象性较强,因此学生很难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之下,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極性,多数教师都会在教学活动中适当渗透中华优秀数学文化的内容,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并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利用这种方法就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学科的魅力。因此目前教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大多是为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并没有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这也严重影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目前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初中学生对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教师所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初中学生才能充分融入数学学科的探索之中。正是由于兴趣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教师都在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进行一系列教学探索,以此来改变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的现状。但是学生长期以来已经对数学学科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只有知识学习才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因此多数学生对于充满趣味性的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缺乏关注。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所开展的与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活动就很难发挥出育人价值,这些问题值得教师深思。

2.升学考试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

初中学生面临着中考,尽管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命题中开始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但在命题过程中并没有涉及过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由此,教师教学活动中对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就会缺乏有效关注,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投入过多精力去深入了解。因此,升学考试对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制约教师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3.教师个人对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缺乏理解与认识

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此项教学活动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关键在于教师个人对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上,而且教师自身在接受教育与培训的过程中,也普遍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与引领,这导致教师普遍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就会制约渗透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一问题值得教师深思。

4.教材中对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缺乏全面介绍

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渗透,需要教材中有详细的介绍,但目前的教材中对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缺乏全面介绍,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有很短的篇幅。在这种背景之下,就需要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各种途径来深入挖掘。而目前大多数教师习惯于围绕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背景之下,由于教材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致使教师很难开展渗透传统文化的工作,所以这一问题值得教师高度关注,只有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实效。

三、将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1.认真做好现实生活中关于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工作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要想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凭借教材中对数学史的介绍很难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文学、建筑、绘画乃至纺织艺术品制作过程中都有所涉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来深度挖掘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以此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只要教师善于观察生活并融入生活中去深度挖掘,就能寻找到丰富的教学素材,并在课堂上对于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解读。借助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巧妙地将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也能使学生不断提高对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知识的过程中,会涉及轴对称图形。我国古人在建筑设计方面非常注重轴对称图形的应用,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北京故宫、中岳庙、孔庙等传统皇家礼制建筑物,向学生全面解读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使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传统建筑物的对称之美。借助这种方法的应用,教师不仅能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将其与教材中的知识点密切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发挥出更大价值。

2.充分应用地方文化资源来解读其中的优秀数学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早已融入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渗透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打破教材对教学活动的束缚,将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与地方文化资源密切结合起来,利用这种方法能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引领。在丰富课堂教学内涵的同时,吸引初中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应用自己所学数学知识来展开探究,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古人的智慧。

例如,我国古人所设计的桥极具特色,扬州瘦西湖上的拱形二十四桥就极具代表意义,教师在开展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渗透古人设计桥梁过程中所涉及的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并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著名拱桥如赵州桥、卢沟桥的设计理念,用数学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做好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

初中学生所开展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渗透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和解读,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经常见到的图形,在工农业生产和建筑物设计活动中有着广泛应用。在引导学生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向学生全面解读我国古人在探索勾股定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介绍,学生们就可以认识到,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代,周朝的杰出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勾三股四弦五”,后人又在此基础上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我国数学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借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渗透,学生们就能充分了解我国古代光辉的数学史,从而对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4.充分利用经典数学故事做好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

在我国数学发展史上,古人结合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很多充满趣味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结合生活经验来展开思考,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好此类故事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能实现对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使课程教学发挥出育人价值。

例如,在学习方程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深入观察鸡和兔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鸡与兔的脚入手来展开探究,充分利用方程组的有关知识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要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就能帮助学生充分融入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之中。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更好开展数学教学。

5.利用教材中的数学史做好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

在初中数学教材编写过程中,为了使课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出德育价值,教材编写者结合课程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简要向学生介绍了数学史。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模块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全面介绍我国古人在数学学科探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利用我国古人所做的探索来为学生设计充满趣味性的题目,由此教師就能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提高学生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做好对学生学习的有效引领,利用这种方法,教师也能实现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

例如,以河图洛书为背景所设计出的九宫图,由于纵向竖向以及斜向相加的数字都相等,因此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在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此为背景来设计充满趣味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利用方程组来展开解答。在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中还有很多内容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深挖教材中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德育意义,才能改变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使学生们充分感受数学学科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借助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渗透使课程教学发挥出育人价值。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尽管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不断加大教学研究力度,充分利用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渗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就能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所以教师要认真做好对教材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中华传统数学文化应用的案例,将案例解读与知识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借助这种方法就能实现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汪晓勤《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若干路径》,《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6期。

[2] 屈景兰、潘祥万《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构建初探》,《数学教学通讯》2020年第11期。

[3] 周玲、王昌梓《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探究》,《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11期。

[4] 耿霞《例谈中华数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课堂教学的方式》,《科普童话》2019年第33期。

(何飞飞,1991年生,男,汉族,甘肃礼县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中华教学活动教材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