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提升青少年心理陪伴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2023-05-30 22:32杨海娟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心理问题青少年

[摘要] 青少年心理问题是当下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其影响因素众多。本文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开展家校协同提升青少年心理陪伴的原因和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问题;心理陪伴;家校协同

“老师,我好累!“每当听到学生这样说,作为心理老师的我心情总是特别复杂,为什么本该是浪漫无忧的花季年龄已经有了千帆过尽的沧桑之感。辛弃疾笔下的少年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当下的青少年面临的不是赋新词的简单局面,除了沉重的學习压力,还有一些共性的因素导致青少年无力面对种种挑战。如何给予青少年心理支持,一直是教育者苦苦探索的问题。

一、渴望心理陪伴:与家庭有关的青少年故事

君君,女,高中刚毕业考上大学。从高一开始,每当看到一脸倦容的君君来到心理室,我都想去抱抱她,给她一些力量。君君在别人面前是一个阳光自信的女孩,但少数人知道她一直在服用抗抑郁的药。君君自述父母关系不好,和爸爸关系亲近,但是爸爸又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多,但是从小就觉得妈妈不爱她,和妈妈关系很疏离。为了得到妈妈的爱,总是费力讨好妈妈。渴望父母陪伴的心理得不到满足,君君常常陷在抑郁的情绪里。

辰辰,女,高三学生。单亲家庭,目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父亲已经重组家庭并有了孩子。妈妈对辰辰学习上有严格且明确的要求,一直给辰辰灌输这样的想法:一个人带着她很辛苦,要辰辰争气,不能让别人看扁了。但辰辰目前在校的学习成绩属于班级中下水平,远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妈妈对她学习上的管束非常多,对其生活和心理上却很少关注,这让辰辰觉得很压抑。她渴望在爸爸那里得到安慰,但是爸爸因为有了自己的家庭能给她的时间很少。

洋洋,女,高二国际部学生。在别人眼里洋洋很幸福,因为父母爱女心切,从小到大帮她代办好了所有的事情。但是,父母给予的陪伴很少,极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洋洋心里很压抑,一个被安排好的人生让洋洋失去了对生活的憧憬和热情。压抑的声音、眼里的泪水和手臂上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的划痕,让我们看到洋洋背负着父母沉重的爱是多么痛苦和无助。

家庭心理陪护缺失的事例还有很多,父母永远觉得他们很爱孩子,但给予孩子想要的心理陪伴又有多少?完整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心协力,当下学校教育除了教学,更需要把提高家校协同质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

二、心理陪伴缺失:家庭教育中的共性问题

从上述几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家庭这个传统意义上的“爱的港湾”,并没有给予青少年需要的心理陪护,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1.家庭教育不能有效传递“爱”

君君从小就渴望妈妈的爱;辰辰希望妈妈的爱不要附带更多的条件;洋洋在父母裹挟的爱中拼命寻找生存的意义。除了他们,还有更多的君君、辰辰、洋洋在发出呼唤。不懂孩子心理、家长本位的观念、唯学习论等一些理念使得很多家长并不能胜任其角色,不能有效地向孩子传递“爱”。爱孩子是本能,但让孩子感受到爱却需要学习的才能。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有效合拍

学校教育一直承担着家庭教育领跑、护航的责任,但效果不理想。学校邀请家长听家庭教育讲座,很多家长不感兴趣;学校对家长提出要求,家长推三阻四;学校和家长沟通孩子的在校表现,家长对学校的建议不予采纳……学校教育对家长的“传道授业解惑”之路还很长,需要慢慢摸索可行之道。

3.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有效协同

从学校层面来看,因为信息传递渠道的不畅通,导致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无法得到完整的青少年成长信息,各自为政,效果自然要打折扣。学校希望君君、辰辰、洋洋的父母看到自身家庭教育的不足,同时有能力去逐步改变,但学校教育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解决家庭教育的所有问题,迫切需要家庭的配合和社会教育的支持。

三、提质心理陪伴: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实践探索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如何实现协同共育的最大功效,是学校教育一项重要的工作。学校教育如何开展工作,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一是发展性工作,开展“引进”与“输出”的探索。二是补救性工作,开展“传统”与“创新”的实践探索。

1.“引进”与“输出”的实践探索

(1)学校教育引进社会教育开办家长学堂。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跟上社会发展节奏的强有力补充,学校教育相对于家庭教育有更多汇聚专业资源的便利,比如开展“至贤学堂”、家长委员会等,邀请心理、家庭、法律、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向家长开展专题培训、团体活动体验、家庭教育沙龙等,可以带领家长学习更为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理念,获得更多的教育技能。这些资源除了社会教育提供,学校还可以在家长群体中挖掘,开展同质互助的帮扶活动。

(2)学校教育引进社会教育开展校本课程。如何让青少年在学习知识之余提高更多的技能,进而发展成才能,需要社会教育的有力补充。学校可邀请各行各业的专业资源进入校本课程,使学校可以发展特色化的校本实践课程,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的能力,从而使青少年提升自信、意义感等积极心理品质。

(3)学校教育走进社会教育。青少年不能只在学校内进行教育,还必须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学校根据周边社区情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场所。学校教育只有主动出击,与越来越完善的社会教育协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2.“传统”与“创新”的实践探索

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工作开展的重点是以发展性为目的的心理陪护。而对于心理欠佳甚至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症状的青少年来说,开展补救性的工作势在必行。

传统家校共育是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开展工作,这些工作在当下还是必要的。针对青少年时期发展的特殊问题,学校教育需仔细筛查家校共育的对象,争取到其家长的支持,密切家校联系。学校教育需加强特殊时期的家校共育工作,如开学、考试前后等容易引起青少年情绪波动的时间点。学校教育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提升家校共育的效率。

目前,学校教育的心理教育师资力量还严重不足,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培训增强心理师资,在班级、年级组等成立教师“心理助教团”,通过“一对一”“一带多”的形式,陪伴心理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解忧杂货铺”等学生心理自助的形式开展心理陪伴,使师生、生生之间有更多的心理联结,提升心理陪伴的质量。此外,学校教育可以通过上级教育部门与社会教育、医疗机构开通更为畅通的诊疗、复学渠道。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完整、科学的心理陪护。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共育,必然能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杨海娟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心理问题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