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竿的故事

2023-05-30 10:48秦斐钰丁成兴
小读者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运粮泥坑淮海战役

秦斐钰 丁成兴

淮海战役纪念馆中,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一根小竹竿。不到1米的小竹竿上记下了山东、江苏、安徽三个省88个村庄和城镇的名字,这些地名再现了它的主人唐和恩支援前线走过的每一步路。唐和恩和小竹竿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支前故事的缩影,是淮海战役伟大胜利的见证。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后,唐和恩报名参加了支前小车运输队,和千千万万支支前队伍一样,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走。

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唐和恩拉的小车陷进了泥坑,拉也拉不动,推也推不动,最后他铆足劲猛地一拉,只听“咯噔”一声,绳子断了,他一头栽倒在一个泥坑里,摔了个满身泥,嘴磕破了,门牙都磕掉了两颗。他从泥坑里爬起来,风趣地說:“前方战士身上穿个窟窿,还照样冲锋,咱磕掉颗牙算啥?”他从棉衣里撕下块棉花咬在嘴里,继续前进。唐和恩将这个地名刻到了他的小竹竿上,那是他最难忘的地方——濉溪。

在一次运粮途中,小车队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绕道要耽误时间,大家决定涉水过河。当时北风飕飕,雪花飘飘,河面上结了一层薄冰,大伙说:“红军能爬雪山,过草地,咱们还能被这条河沟挡住吗?”唐和恩带头脱掉棉衣,扛起一包粮食,第一个跳入河水中,在前面破冰、涉水,探路前进。刚到对岸,他还未来得及穿衣服,就遇到了空袭。他们为了隐蔽,迅速疏散队伍,一口气跑了半里多路,才避开袭击。尽管冻得唇青脸紫,大伙儿却没有一句怨言,反而情绪高涨,同志们都兴奋地说:“再厉害的飞机也挡不住我们的运粮队!”

为了纪念自己的支前行动,唐和恩利用中途休息的时间,把走过的城镇和乡村地名用小刀密密麻麻地刻在小竹竿上。他想将来把这根小竹竿带回家去,传给自己的儿孙,让他们牢记老一辈艰辛的革命历程。

淮海战役结束后,唐和恩被评为“特等功臣”。电影《车轮滚滚》中,那位手持竹竿淳朴可爱的支前民工就是以唐和恩为原型创作的。

猜你喜欢
运粮泥坑淮海战役
本期导读
乌克兰称土耳其扣留俄运粮船
陷入泥坑后
基于任务单元的运粮车响应调度优化
小猪滚泥坑
弟弟跳泥坑
下雨了 你会陪孩子一起踩泥坑吗
淮海战役中的攻心战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①(1949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