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动力

2023-05-30 01:00梁夏逸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1期
关键词:袁老功利袁隆平

梁夏逸

成功,应以纯粹的信仰和热爱作为动力。

我们追求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成功能带给我们成就感、他人歆羡的目光或是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是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对自我人格的塑造,对生命意义的挖掘,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一步步迈上新的台阶,取得一次次新的成功。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数年研究、上万次实验,于1973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到2004年,全世界20%的水稻采用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这已然是里程碑式的成就,但袁老并未就此止步,仍在为“禾下乘凉梦”而不懈努力:2017年,海水稻测产成功;2018年,袁隆平带领的团队在热带沙漠试验种植水稻成功;2019年,超级稻试种成功……袁老终其一生都在为“让所有中国人吃上饱饭”的信仰奋斗,而所谓成功带来的名望与财富只是追求信仰过程中的副产品,如过眼云烟。这也正是袁老不为利益所绊,初心不改,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童年时便表现出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决心对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刨根究底,为此,他在高中时期便看完了图书馆中所有的相关书籍,并在汽车间制造了核粒子加速机,凭此进入了全国科学展,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后来,他与几名学者共同提出了超弦理论,使物理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贝多芬晚年双耳失聪却仍坚持创作,他的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这不也源于他对音乐的热爱吗?因为热爱,所以追求;因为追求,所以成功。

也许有人质疑:难道功利对成功真的毫无作用吗?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难免带有功利之心,而这未尝不可,适当的成就感和他人的赞美确实会让一个人力量倍增,但这终究只是一时之快,若让功利之心牵着鼻子走,那么就无法朝纵深的方向拓展,也就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如今,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当重新思考成功的动力问题,跳出个人利益的狭隘框架,站在全球视角上,将国家利益作为基点,让自己的热爱与国家建设的滚滚大潮相融,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信仰,探索个人在时代中的作用与意义,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绽放。

成功,是对自我内心的塑造,闪光的是热爱与信仰的光芒。

( 指导教师  姜見知)

猜你喜欢
袁老功利袁隆平
袁老,我们想您了!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我为袁隆平做雕像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小店主与大科学家的忘年交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耳边音犹在 如风暖心怀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