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设计

2023-05-30 09:55赵芝萍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3期

摘要: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核心是学习任务,载体是语文实践活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整体规划需坚持“三步走”:第一步,设置具有驱动力的总任务;第二步,将总任务分解为螺旋上升式的子任务;第三步,将子任务灵活转化为合作探究式的阅读实践活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科学落实宜采用“三举措”:建立读书共同体、跟进阅读实践活动、秉持全程式阅读评价。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读书共同体;阅读实践活动;阅读评价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核心是学习任务,载体是语文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其过程在于协助学生科学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采用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及时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

合理设计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有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下面以《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为例,阐释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设计。

一、整体规划:坚持“三步走”

教师需要坚持“三步走”,做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师。

(一)依标扣本,设置具有驱动力的总任务

所谓总任务,就是着眼某个角度,围绕某个主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对整本书进行整体把握、局部探索、深度研读的任务。通俗点讲,总任务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任务。设计具有驱动力的总任务,是整本书阅读的前提,能够驱动师生有逻辑地整合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阅读资源,在单位时间内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如何设置整本书阅读的总任务?需要做四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基于课标的考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强调整本书阅读要在“整”字上下功夫,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总任务的设计要指向“整”,要引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读整本书,整体把握文本的主题、写法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等。《中国民间故事》是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必读书目,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按照一定類别组合而成的故事集。选入的故事独立存在,不同版本的故事分类角度不一,学生在大量阅读中能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因此,笔者给这本书的阅读拟定的总任务是“我是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意在有效促进学生潜心阅读,自主发现,自觉积累,归纳整合,驱动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内容、创作风格等。

第二,基于文本的考量。总任务设计一定是基于对“这一本”的正确解读,需要教师理性客观地找到“这一本”的独特之处,发现“这一本”应有的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基于文本设计的总任务,能够引领学生逐层步入“这一本”的深处。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劳动人民口耳相传、具有虚构内容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历史记忆、深厚的民族情感,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展现了老百姓对真善美的体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样的文学作品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经验,让学生自觉成为“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

第三,基于单元的考量。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本书的阅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需要把整本书置于单元中,和单元的单篇课文构成一个教学整体,积极引导学生在单篇课文阅读中习得阅读方法,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运用阅读方法。《中国民间故事》是民间故事单元推荐的必读书目,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让学生成为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不仅是对单元教学内容的补充,更是对单元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

第四,基于情境的考量。情境,是设计总任务的基本要素。基于情境设计总任务,能够为学生指明阅读思考的方向,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与广度,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进行全面、综合、系统地分析、论证,最终完成任务。在《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中,笔者让学生化身为“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从“传承”这一关键词入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环境(校园和社区)、真实的对象(低年级学生和社区居民)、真实的要求(传承中国民间故事)、真实的角色(传承人)、真实的任务(讲述、评论和展示)。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沉浸式阅读,有效实现阅读的“输入”,而且能够驱动学生投入交互性分享,实现阅读的“输出”。

(二)有效分解,设置螺旋上升式的子任务

有效分解总任务,设置螺旋上升式的子任务,是整本书阅读的保障。总任务和子任务是总分的关系,子任务之间可以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推进关系,也可以是不同视角、各有侧重的并列关系,最终促进总任务的达成。在《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中,笔者围绕“我是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总任务,设置了三个子任务,分别为:传书中故事、传人物品质、传民族文化。

总任务的核心词是“传承”,围绕“传承”分解出有并列关系的三个小任务,指引学生先讲述民间故事,再评价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最后感受民间故事背后的民族文化。这一历程就是一次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实践之旅,构筑了一个驱动阅读的场域,让阅读既全面又深入。

(三)灵活转化,设计合作探究式的阅读实践活动

教师作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者,除了设计学习任务,还需灵活地将学习任务转化为适切的阅读实践活动。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中,依据总任务带动下的子任务,笔者设计了8个具体活动(详见图1)。

不同的活动对应不同的要求:活动一,制订阅读计划,按照计划完成《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阅读收获,定期分享阅读成果;活动二,选择自己最想推荐的一个故事,开展“我最想推荐的故事”分享会,既要讲清楚故事的内容,又要说清楚推荐的理由;活动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制作人物卡片,感受人物形象;活动四,推选“感动民间”十大人物,写清楚推选理由,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撰写颁奖词;活动五,结合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关联当今社会,搜集相关人物的具体事迹,向大家介绍;活动六,对比阅读不同版本的《中国民间故事》,比对研究、拓展阅读,通过罗列要点的方式,列举自己的发现;活动七,小组合作完成《中国民间故事》的编写任务,体验编写人的角色;活动八,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中国民间故事》新书发布会,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准备并公开发布。

在将整本书阅读的总任务转化为阅读实践活动时,需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导向性原则。教师在规划活动时,需为学生的阅读指出明确的内容和要求,提示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如笔者在活动二中有这样的表述:选择自己最想推荐的一个故事,开展“我最想推荐的故事”分享会,另一方面提示学生怎么做—选择自己最想推荐的一个故事,分享时既要说清楚故事的内容,又要说清楚推荐的理由。这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完整有效的,也是具有导向功能的,能够激发并指导学生进一步走进整本书,有方向地阅读整本书。

第二,实践性原则。整本书阅读,要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读会、故事会、戏剧节,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2]。教师要通过设计指向整本书阅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实践。如要完成活动四的任务,学生需要先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达成共识,最终汇总意见推荐,并合作完成“感动民间”十大人物榜单;要完成活动五的任务,学生需要自主搜集当今社会中的人物和事件,提取和概括相关信息,然后联结现实中的人物、事件,找到相通点后通过分享交流的方式向全班汇报,这都体现了实践性原则。

第三,综合性原则。一方面,子任务观照下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另一方面,每个独立的小活动也具有综合性。如完成活动七,学生需要经历搜集故事、选择故事、比对故事、创编故事、美化细节等系列任务;完成活动八,学生需要经历统筹规划、场景布置、主持选拔、现场彩排、现场汇报等系列任务,需要调用语言运用、思维、阅读与鉴赏等各种能力,鲜明地体现了综合性原则。

二、科学落实:采用“三举措”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科学落实,可采用建立读书共同体、跟进阅读实践活动、秉持全程式阅读评价三大举措。

(一)建立读书共同体

这里的读书共同体,是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建立的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分享的阅读团体。每个读书共同体建议由5—6名学生组成。初建读书共同体,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阅读基础、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做到实力均衡,互補互融。每一个读书共同体都要精心选拔一位有责任心、有组织力的小组长。在读书共同体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机介入,以观察员的身份了解各共同体的发展态势,观察所有成员的表现。对于发展不均衡的读书共同体,教师要积极干预指导,适时调整,确保读书共同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实践中,笔者先让学生自由成组,再综合考虑组员的实际阅读情况后作出微调,把全班学生分为7个读书共同体。在“'我最想推荐的故事'分享会”活动中,读书共同体承担着组内选拔的职责,每一名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在“推选'感动民间'十大人物,写颁奖词”活动中,读书共同体人人参与推选、投票、写颁奖词,和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深度对话;在“我编《中国民间故事》”活动中,读书共同体发挥“编辑部”的功能,沉浸式参与书的目录编制、封面设计、文字编辑、装帧美化、细节优化等工作,每一名成员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借助读书共同体,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位成员各司其职,各展所长,有了更多展示、交流、碰撞、表达的机会。

(二)跟进阅读实践活动

阅读实践活动的切实跟进,需要作为组织者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或默读静思,或挑战性研读,与文字深度对话,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时,笔者围绕8个活动,有计划、分步骤地带领学生精读、选读、回读、反复读、比较读、多版本阅读;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保障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活动一,指引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读,整体把握整本书内容;活动二,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理清故事脉络;活动三,引领学生回读,在回读中重构人物形象;活动四,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喜好读,对不同人物作出甄别、判断和选择;活动五,启发学生联结读,促使阅读走向深入;活动六,鼓励学生拓展读,在交流分享中拓宽阅读面;活动七,调动学生自主阅读不同版本民间故事的兴趣,延展阅读视角;活动八,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跟进阅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是阅读知识的传播者、阅读习惯的培养者、阅读方法的传授者,是阅读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观察者,也是阅读互动交流的倾听者、参与者、主持人,全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高效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阅读单是伴随阅读实践活动的指导性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文本信息的记录、筛选和整合,从而产生系统认知。在《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进程中,笔者设计了三份阅读单(分别见图2、图3、图4)。

阅读单发挥着阅读陪伴、阅读指导的功能,通过相关的要求和规则,提示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如第一张阅读单用于阅读活动二,题目揭示了“做什么”和“怎么做”:写推荐的故事,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故事情节;写推荐的理由,建议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并写出推荐的理由。第二张阅读单主要用于阅读活动四,其表格栏目包括候选人名、故事出处、推荐理由和推荐人,其中,推荐理由是重点,指引学生对所推荐的人物进行再分类、再判断,形成个人评价。第三张阅读单主要用于阅读活动五,提供了链接提示—可以对比书中的人和当今社会的人,并找到他们的相通点。看似简单的阅读单,明确展示了完成阅读实践活动的路径和方法。

阅读单是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陪伴者、指导者。它可以在学生阅读进行时使用,帮助学生明确阅读重点,产生阅读期待,也可以在阅读完成后使用,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梳理信息,产生新的认知。当然,一本书的阅读单设计数量要有所控制,以3—5个为宜。阅读单设计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阅读单设计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是表格式,也可以是图片式;阅读单的填写内容要少而精,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可以用简短的词语提示,也可以用图示呈现;每一份阅读单可以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也可由读书共同体合作完成。

(三)秉持全程式阅读评价

评价应有助于教与学的及时改进,应统筹安排评价内容,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笔者认为,应秉持全程式阅读评价,从评价要素、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三个维度着手,观照学生阅读的整个过程。

首先,以多元要素辐射评价。全程式评价要素包括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阅读品质等。在《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中,笔者让读书共同体的组长牵头,考量组员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全班汇报交流时的參与次数,这是对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评价。在“推选'感动民间'十大人物,写颁奖词”活动中,笔者既考量学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和感悟表达能力,又鼓励所有学生出场,从不同角度推介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由此评价学生的综合阅读素养。

其次,以多元主体“追踪”评价。教师、学生、伙伴、家长、社会人士等都可以参与评价。在《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家长、读书共同体成员等,共同参与、一起见证,自始至终落实即时性评价。

再次,以多种方式优化评价。全程式阅读评价的方式丰富多样: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个体互相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家长参与评价,多种交互评价共同推进;星级评价、语言评价、活动展示评价、成果展示评价,多种形式的评价全程交替展开。在《中国民间故事》读中交流课上,笔者适时提供阅读评价表,要求学生自我对照,自我评价。在“'我最想推荐的故事'分享会”活动中,笔者让学生依据单元课文阅读经验,商讨制作“好故事”评价表,然后由组长召集,组员间相互评价。在“推选'感动民间'十大人物,写颁奖词”活动中,笔者要求每个读书共同体各形成一张“感动民间”十大人物榜单,张贴在校园公共区域,由全校师生开展星级评价。

参考文献:

[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1—32,33,47.

[3]赵芝萍.浅谈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真活动[J].小学语文教学,2020(9):10.

[4]张晨晖,赵芝萍,石群,等.培养自主阅读者:整本书阅读的区域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174—176.

(赵芝萍,江苏省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副校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项目成果“培养自主阅读者:儿童整本书阅读的区域推进”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曾获江苏省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