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话“棒棒”

2023-05-30 18:37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江山一渝”赴重庆学生社会实践支队
大学生 2023年3期
关键词:棒棒光辉学姐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江山一渝”赴重庆学生社会实践支队

2020年,何韵琪的毕业作品将镜头聚焦到重庆的“棒棒”。“棒棒”在现在的重庆话里指代用一根木棒或竹棒搬运重物,并以此为生的特定劳动群体。何韵琪的纪录片以“棒棒”冉光辉的工作为主线,将工作状态下发生的事件按时间线进行剪辑,探访了“棒棒”的生活。

此次,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江山一渝”赴重慶学生社会实践支队的实践活动再次聚焦“棒棒”,临行前,支队成员联系到何韵琪学姐,并向她请教了如何才能更好地贴近“棒棒”,记录“棒棒”。

当一个普通“棒棒”走红

在寻找毕业设计选题时,何韵琪从重庆的一篇新闻报道中了解到,有一个“棒棒”10年前在某地拍了一张照片,在这10年之内,他通过自己的打拼,在解放碑买了一套房,10年后,摄影师重新在相同的地方给他们父子俩又拍了一张照片,便就此走红网络。

那段时间,网络上涌现出很多关于这位“棒棒”的报道,而实际上,“棒棒”在重庆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正逐渐消亡的职业。何韵琪意识到,“棒棒”是一个有价值的选题。

何韵琪联系到了她想要拍摄的对象——冉光辉先生。当时正值疫情防控比较严峻的时间段,生意不好,大多数“棒棒”接不到工作,但“冉先生的境遇跟我们现在常见的‘棒棒的境遇完全不同,他是一个特例。他已经走红,即使有疫情的影响,他仍然可以在来福市、朝天门基本上没有游客、也没什么人的时期,接到一些工作”。这让何韵琪的拍摄计划得以顺利进行。在感觉幸运的同时,何韵琪也敏锐地意识到,冉先生已经不属于一般的“棒棒”了,不论是知名度、工作量,还是每天能赚到的钱,他都算得上是“棒棒”行业里的“天花板”。

虽然冉先生是一个特殊的拍摄对象,已经不能算是“棒棒”群体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了,但何韵琪经过与冉先生较长时间的沟通、跟拍、相处,她意识到有些事情其实并没有太大变化。

“当时很多报道都说他在解放碑买了一套房,我觉得好牛啊,解放碑可是重庆最繁华的一个地方。但后来我真正去他家的时候,看到那真的是一个很破旧的小区,他的房子可能也就只有30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家4口人住。很多实质性的东西新闻报道里不会写那么清楚。”

何韵琪了解到,走红后的冉光辉仍然是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来去拉货,晚上可能九十点钟才能回家。他的生活和状态并没有因为走红而得到太多特殊的红利。而且,所谓走红也是转瞬即逝的,在一阵铺天盖地的报道热潮退去之后,他的生活还是回归了正常。 “走红似乎就是个虚幻的东西,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大的实质性的改变。” 这不过是他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预设推翻了,就是推翻了

谈到媒体对冉光辉的宣传,何韵琪觉得,“那个宣传报道只是展现出那一时那一刻,根本就没有把他真正的生活展现出来。”通过对冉光辉生活的实际体验和真实记录,她感到那些新闻报道像是一个美化过的东西,但实际上更深层次的东西却没有被发掘,而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掉了。

对于自己记录的镜头,何韵琪表示,确实有一些镜头是有意的安排,但镜头背后更多的内容需要观众自己去体会。秉持着记录真实的原则,纪录片拍摄时总会出现一些与预设不符的内容,但这时需要做的,就是跟随、感受并记录它们。何韵琪说,包括片子的主题和定位都是随拍摄进行而改变的。本来一个人的生活就是随时变动的,而对这个人的理解,也会根据你自己认知的成长而不断改变。“我一开始的预设只源于我大概知道他们的工作是什么,知道通过哪些镜头我可以体现出这个工作的特点和困难,比如包裹的沉重,这些我肯定会去预想、去设计、去体现。但实际当中,我更多是靠随机的反应记录下一些素材,之后再考虑怎么组接。也就是说,你不能总带着预设,而发现不是这样就觉得肯定是他们有问题。一定要跟着他们走,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预设被推翻了,就是推翻了。”

随着拍摄推进,何韵琪对“棒棒”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棒棒”的发展就是如今已经没有发展。何韵琪认为,“棒棒”未来可能会慢慢地真的消失。

有些“棒棒”尝试做短视频来转型,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工作确实已经无法继续,赚钱养家的需求迫使他们转向别的行业。以走红的冉光辉先生为例,他走红后,有商家联系他想要将他包装成一个网红,然后带货,双方就此事聊了很久,最后冉先生还是拒绝了。冉先生后来在快手上也开通了账号,记录“棒棒”的一些日常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方式能否实现现金的收益却是未知的。

何韵琪说,“棒棒”转向抖音视频,就是在寻求支撑生活的出路,“他们做短视频,其实就是一种转型,是确实觉得这个工作我可能做不下去了,而我还是得赚钱养家,靠什么呢?”况且能走这条路的,也就只有像冉光辉这样的职业“天花板”,其他籍籍无名的“棒棒”即使拍视频其实也没什么人看,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流量。有的“棒棒”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家里人身体不太好,每个月在看病上要花很多钱,“棒棒”的活计都是按件算的,多劳多得,如果跟商家没有关系,手上没有资源,那就很难接到活,迫不得已也就只能想一些别的养家的办法。

我们也和何韵琪学姐探讨了我们的设想,讨论是否能将“棒棒”群体元素融入重庆的城市文化及文创产品中。学姐觉得,“棒棒”之所以无法成为文创产品的素材,是因为“棒棒”群体本身的特性及城市文创产品的受众属性。“棒棒”虽然是一个属于重庆的特别的职业,但并非光鲜亮丽,谈不上是重庆的名片。而城市文创产品的受众主要是来重庆旅游的游客,他们最先关注的部分可能是城市的夜景、美食、地标建筑等,而能去关注重庆城市内比较具有特色的职业的游客则非常少。因此,学姐建议,文创设计最好不局限于“棒棒”人物本身,而可以将与棒棒有关的其他元素,比如他们的“号子”等,融入文创产品中。

离他们越近,就越知道该做些什么

何韵琪的纪录片更真实地还原了冉先生的生活和境遇,呈现和以往的报道里不同的“棒棒”生活状况,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所秉持的原则,即真实地贴近“棒棒”、了解“棒棒”。

何韵琪学姐建议我们,在找寻合适的采访对象时,不要一个支队一群人一起去,最好大家分成两个人一组,两个人去一个地方,避免给“棒棒”太大压力。到了“棒棒”常在的地方,主动给他们递根烟,和他们一起聊会儿天,就会有收获。只是需要注意,可能有一些“棒棒”用方言聊天,听起来会有一些困难,所以采访时录音为好。

“离他们越近,就越知道该做些什么。”很多新闻媒体写出来的报道只是源于一次采访,表面看是很励志的,但很多东西并没有挖掘出来。“只有当你离他们足够近,他对你的信任度足够高的时候,他才能告诉你他真实的处境。只有了解这些后,你才能知道要写出什么东西来,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最终怎么真的帮助到他们。”

只有去现实中感受与体察,才会真正地知道该怎么做。

责任编辑:马春梅

猜你喜欢
棒棒光辉学姐
棒棒精彩
春在飞
知心学姐
就在家门口
棒棒哒
光辉的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