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信息化迈进的管理变革

2023-05-30 02:49王雅雯
人力资源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王雅雯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凭借自身的强大功能和完美的覆盖性,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新的经济时代,谁能够在网络信息化技术方面取得先机,谁就能够引领整个行业乃至时代的发展进程。因此,企业要根据信息化的发展背景,调整传统管理模式,优化管理结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原有的传统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使其能够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向信息化迈进,能够实现企业对人力资源数据的分析,主要是根据企业的组织架构来进行逐个层次的分析,从而对各个组织部门的人力成本、人员配置、考勤、绩效、资金投入等进行了解,而人力资源工作者就能够根据各个组织部门的人力成本、投入和产出做分析,进行调整。通过直观的数据和图表来掌握整个企业的人员情况,再通过分析、对比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优化,现实意义巨大。

●实现高效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主要包括员工考勤、员工信息管理、人事调动等,工作的复杂性常常都会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任务变得简单,只需要借助各种管理平台和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整理即可,降低了处理基础性事务耗费的时间,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举例说明,月初人力资源部给员工做工资条考勤的时候,突然发现某位员工因为突发疾病休了病假,正好他的直系领导正在外地出差,传统的纸质审批必须要等到领导回来亲自签名才行,如果审批不能及时通过,该员工就只能按照旷工进行处理。如果实现了人力资源信息化,那么员工就可以直接将病假单上传到平台抄送给领导审批,审批通过之后系统也会直接将该员工的病假信息同步到人力资源管理后台,无须冗长烦琐的传统审批流程。一个小小的工作环节,却能帮助组织节省很多时间,提升整体的营运效率。

●实现集约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企业运营的透明化,有效地解决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不透明、难以监督等问题,避免资产流失、生产能力低下、机构冗余等问题。同时,还能引导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调,收集内部、外部信息,通过调查、分析,作出合理的决策,使企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减轻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压力,更便于企业内部职位的调动,使员工能学到更多岗位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优化工作效率,对管理部门工作流程加以完善与监督,亦利于分散信息的规范化与集中化。

●实现低成本管理

传统的管理思维认为控制成本就是减少员工收入,减少员工福利,减少员工培训次数,取消一些团队活动。事实上,这是对劳动力成本控制的误解,现代企业借助信息化系统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以培训为例,基于信息化管理,员工能够实现在线培训,缩减了培训经费。另外,在评估作业期间,领导层可借助电脑端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查看,对相关报告进行指导监督与评估,使得人力成本大大减少。

如何实现信息化

人力资源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在不断地推进,最开始的时候大众所了解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就是人力资源线上系统,也就是电子人力资源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建立在先进的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企业在人事行政上的支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等等,从而节约企业的成本,而信息化发展至今,它最大的作用还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合理选用硬件设施

当前,企业信息化应用技术已实现功能上的跃迁,初始功能是单模块类,只具有单项功能,如招聘、考勤、培训、薪酬、绩效等等,主要适合人数规模都不大的初创型企业。升级功能分为多模块类,此类系统覆盖人力资源众多模块,自动化、流程化、信息化、数字化处理事务性工作,如招聘、考勤、排班、绩效、薪酬、培训、员工自助、移动应用等等。现在企业普遍使用战略定制类,此类系统拥有企业所有员工的数据,从而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人才测评,制定适合员工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这类系统的功能,如数据分析、人才测评、人才发展等等,多数都需要按照企业自身情况定制开发。不同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需求与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因而需结合实际情况与行业环境对人力资源数据库或管理软件进行选择。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管理需求有所不同,只有与自身情况和管理优势相结合选择软件或数据库,才可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人机共生发展

信息化时代也叫人机共生时代,人从单调、繁杂的劳动中脱离出来,机器和人各司其职,使人从事更多回归本性之事。然而包括人力资源从业者在内的许多行业從业者都在担心,哪一天自己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这也是业内在一直关注的话题。管理者在认识人机矛盾的时候,也要清楚矛盾是相互对立但是又相互关联、同时存在、协同促进的关系,除了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之外,还有第三个方面,也就是两个对立方面在更高维度上的统一整合和协同,即共生的方面。任正非提出“灰度管理”,并以此引领华为管理者包容矛盾,整合冲突,持续创新。人机共生的组织形态,无疑对组织管理提出不同的要求。组织需要考虑如何以实现人机共生模式下的人机价值共创,获得信息技术引导下的正向价值收益。如腾讯的AI辅诊,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现代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科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促进工作效果的提升。与管理要求相结合,适当加大运用信息技术力度,并落实信息化建设准备工作,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增加投入力度,积极构建智能化与数据化管理系统。企业应灵活运用先进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云存储技术等),严格管理数据信息,将有关企业发展的数据有效集中,使管理效率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员工应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形成正确认知,并与工作需求结合加以调整,增强管理有效性。

●升级员工知识结构

为突出信息化技术优势,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从业者的技术能力。机器代人绝非易事,德国在2011年提出工业4.0的概念,引领了全球智能制造的新一轮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多数工作是否完全被机器替代,人到底是机器的主人还是机器的工具,部分被机器取代的从业者未来的就业出路在哪里。在当下及肉眼可见的未来,机器能替代的工作多是没有创造性的、没有价值的。如工厂少人化现象,并不意味着工人要全部失业,而是要全面提升新型工人的知识技能,将他们放在更高层次的岗位上。针对现实情况,要对员工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进行变迁和升级,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技术培训,打造学习型组织,让员工能够对信息系统与技术予以灵活运用与操作,且要定期进行考核与测评,以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

此外,企业还要探索信息技术对员工产生的影响,关注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被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管理者也要转变用人思想,从人才为我所有到人才为我所用。从灵活用工这方面我们便能意识到打破组织边界的重要性,它能更有力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使员工形成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激励的良性循环,在满足员工物质基础的前提下,给予员工更大的自由和空间,给予员工更多的试错机会,允许员工接受更大的挑战,让其更好地平衡职业与爱好、生活与工作。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组织的时空边界,信息化时代比拼的不是人头和制度,而是效率和思维。企业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加强开发和合作,坚持人才第一,增强服务创新意识。在跨界合作中,强调专业和分工,在培养员工中,强调创新和价值,确保企业从组织形态到管理变革都能跟上外部环境的变化。

作者单位 邯郸学院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