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文化内核及形成路径、评价机制

2023-05-30 10:48李楚英
新教育·综合 2023年4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

李楚英

【摘要】从六个维度解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文化内核,阐述了学生自主管理文化内核形成的四大关键路径,讨论了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在评价机制上的四大注意事项。

【关键词】学生自主管理;文化内核;形成路径;评价机制

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指班级各种活动对每个学生充分授权,使其在职责驱动和制度约束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励班级组织和个人有效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班级教育管理方式。陶行知先生于1919年就提出了“学生自治”的管理思想。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自我管理既是教育自身规律,也是新时代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客观要求。海口市海景学校近几年来,坚持在学校教育中实践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从自主走向自立,从自立走向自强,成长为“大美少年”。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文化内核

关于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文化构建,海口市海景学校管理层和一线教师通过几年的实践认为,存在以下价值特质:

1.生本文化

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归根结底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必须视学生为班级主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位,与学生共谋班级发展大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生为本,这是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首要文化、首要价值特征。

2.契约文化

契约决定行为自控。班级学生自主管理须以制度、规章、纪律、公约为保障和前提,不是简单的个人任意为之和自由为之,这是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软文化”。契约、责任、义务是学生自主管理的精髓,决定了学生自主管理是理性行为。契约的要义,涉及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中精神文化的建设,包含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自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家校良性互动的自主管理环境营造等各方面,指向行为规则平等、行为机会平等、行为环境平等、行为结果有效等要素。

3.自主文化

班级建设的主体是学生,自主文化强调学生是班级发展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发展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班级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正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实现班级自治,做班级的主人,做自己未来的驾驭者、建构者。

4.合作文化

学生自主管理,其目标的实现需要班主任、科任教师、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个体、学生群体进行多向合作,建设具有合作精神的团队,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重视学生的不同想法,使班级成员参与到班级建设中,责任共担,任务平摊,成绩与荣誉共享,整体合作,才能达成自主管理的现实目标。

5.自觉文化

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自觉。自觉需要自己有所认识、有所察觉、有所感悟,然后主动去做,自己愿意去完成特定职责。“自愿”“自动”“自能”是自觉文化的特质,是学生自我成长、持续成长的强大内驱。一切学生自主管理行为均需激发学生的“自觉自愿”的积极性,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协调和统筹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管理、学校发展要求的内在统一,在实现集体目标的同时,达成班级全体成员的个人发展目标。

6.服务文化

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者也是为学生服务的。管理团队的实际作用就是“公仆”,管理者自然要具有服务意识,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思想,在管理行为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好全班学生的“店小二”和“保姆”,当好全班学生思想上的引路者、课业上的合作者、生活上的关怀者,使管理措施人性化、班级环境人文化,避免呆板的纪律条款和生硬武断的管理行为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阻碍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文化内核形成的关键路径

海口市海景学校的管理层认为,学生自主管理文化形成的途径涉及认知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管理和效能管理几个关键环节。

1.认知管理

建構学生自主管理文化,首先需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引导学生理解自主管理体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树立主人翁思想,转变被动角色地位,当学习的主人和班级建设的主人,培养把握人生、把握命运的观念和能力,积极参与自主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建立责任意识、契约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效率意识,接纳挫折和失误,富有爱心、上进心、同情心,不恃强凌弱,对他人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有理想的人。

2.制度管理

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这是契约文化形成的首要环节。制度建设要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由班主任引导,学生民主协商,共同讨论制定。

自主管理制度建设,应具有鲜明的班级个性化色彩,可包括一日常规等行为常规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反馈评价制度等,班级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若干“班规民约”。

3.行为管理

自主管理的核心在于制度的执行和实施。领导决策体系、执行操作体系、评估反馈体系要健全,班委及各小组长分工要明确,分类分层管理任务要具体,制度条约执行要到位,各类评价表格、量化计分表记录要及时更新,监督检查要实时并现场化。各类专项管理效率优先,不能拖拉以致于评价效果打折扣。其结果要日清月结,及时反馈矫正,兑现奖惩,形成管理闭环。

4.效能管理

在自主管理诸要素中,效能需优先考虑和设计。要避免和制止“形式主义”等各类低效能或负效能的行为,坚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文尊重相结合。班主任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始终是总设计师和总监督员。要引导并调控学生自主管理的效能,放手管理不是撒手管理,授权不是彻底放权,要管控结合,紧紧把准学生管理的正面效能。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评价机制

海口市海景学校的管理层认为,鉴于学生自主管理的独特性质,评价的核心原则是建立适合学生、学生认同、学生自己可操作的评价机制。

我们重点讨论以下几个维度。

1.评价内容:适合学生,学生喜欢

评价内容要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宜空洞、抽象,过于理性化、成人化、时政化,要为学生接受和欢迎。

如海口市海景学校多年举行的“大美之星”评比,内容包括多种个人评比:尊师之星,礼仪之星,爱校之星,学习之星,诚实之星,勤俭之星,自主之星……这些评比的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切合学生实际,通过评价标准的设立,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好学进取,做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

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课题组在实验中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一题为“在班级生活中,你最喜欢老师将以下哪项作为评价内容”,选项有:(1)考试成绩;(2)课堂表现;(3)文体活动;(4)公益活动。回答统计结果是:380人中,选(1)考试成绩的有79人,占比20.79%;选(2)课堂表现的有175人,占比46.05%;选(3)文体活动的有74人,占比19.47%;选(4)公益活动的有52人,占比13.68%。可见学生最喜欢的是“课堂表现”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而非“考试成绩”。

评价内容切合学生,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那么,学生自主管理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可持续性,这是先决性基础。

2.评价方法:量化为主,兼顾质性

定量评价可用标准分数、等级记分、综合评分等,定性评价可以评定等级、鉴定式评语、成长记录袋、情景测验、行为观察、班级日记等方式进行。

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及各项常规的落实情况,如前述学习常规、文体常规、自习常规等,须以量化评价为主,让数据说话,进行过程性管理,兼顾质性评价,给出鉴定性、总结性评语,作好观察记录,将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海口市海景学校课题组在实验中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一题为“在班级生活中,你喜欢老师的哪一种评价方式”,选项有:(1)积分;(2)表扬信;(3)徽章;(4)小贴贴;(5)其他。回答统计结果是:460人中,选(1)积分的有167人,占比36.30%;选(2)表扬信的有77人,占比16.73%;选(3)徽章的有78人,占比16.95%;选(4)小贴贴的有52人,占比11.30%;选(5)其他的有86人,占比18.69%。可见选择“积分”的学生占多。学生希望教师给出的是量化评价,肯定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的空间,而不是“一评定终身”。

3.评价对象:小组为主,兼顾个体

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那么管理主体和客体自然都是学生,在评价体系中,评价对象应以小组、小集体为主,兼顾对个人的评价。

海口市海景学校课题组在实验中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一题为“在班级生活中,你认为怎样的评价对象对你更有鼓励作用”,选项有:(1)以小组为评价单位;(2)以师徒为评价单位;(3)以个人为评价单位。回答统计结果是:380人中,选(1)以小组为评价单位的有188人,占比49.5%;选(2)以师徒为评价单位的有75人,占比19.7%;选(3)以个人为评价单位的有117人,占比30.8%。由此可见,学生更喜欢将小组、小集体作为评价对象,而不是只评价单一的个体。事实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就是班级自主与小组自治相结合,是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的一体化。

当然,对小组的评价必然先基于个体。只有个体优秀,小组才能优秀,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4.评价功能:診断为主,兼顾结论

按评价功能分,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学生自主管理,不宜急功近利,功利性太强,不宜过早进行终结性评价,允许学生有逐渐发展的过程。日常评价,要着眼于诊断和引导,从发展的维度进行科学的评价干预。

【参考材料】

[1]高妙添.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项目基金: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Y20211032)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
高中政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让德育春风浸润学生的心灵
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