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退学现象的分析与启示

2023-05-30 02:35何圣贤张雅芳
关键词:高职教育分析

何圣贤 张雅芳

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培养职业化、技能型人才的特殊教育方式,得到国家的支持并处于高速发展期,深受社会关注。然而,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瓶颈和上坡阶段,穩定的生源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压舱石。学生消极的心理会产生负面的情绪,不良情绪的影响会逐渐改变其对知识的认同感,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不高,如果任由这种负面状态持续,长此以往,将出现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错位。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处理学生日常工作事务的责任,如何正确处理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则工作案例即一名大一新生因负面因素干扰导致学习方式、家庭经济出现变化而萌发、提出退学想法,辅导员采用合理方法成功化解退学风险,主要通过案例概述分析、案例解决方案、经验与启示、高职院校退学窘境的思考、结语五个部分进行阐释,以期为将来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案例;退学;分析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具有实践型、技能型人才的特殊教育方式,与普通教育具有相同的社会、法律地位,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一方面为我国培养职业化、多样化人才开辟新的途径,另一方面为促进灵活就业,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提供平台。中国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完整的体系,然而,许多高职院校(专科)仍然面临退学率居高不下的尴尬局面,侧面反映出国内高职院校在生源质量、办学特色、治校理念、管理水平存在参差不平的问题。

学生退学影响深远,会产生多种不利。个人方面:退学会影响自身职业发展前途,学历被退至高中毕业,部分省份或地区会将学生记入诚信档案,大一新生退学当年再参与高考将不会被录取,即使步入社会,在将来求职过程中大概率会面临低学历、求职难的困境;学校方面:退学会对学校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如被别有用心者恶意宣传,进而会降低公众对学校的认可度;社会方面:退学会增加社会不稳定风险,当今时代需要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大学是提升自我能力最佳的舞台,如果缺乏大学的深造,则会在能力的提升、心智的健全出现漏洞,一旦步入社会,这些缺陷在复杂社会环境中逐渐放大,给社会的稳定造成隐患。因此,面对退学学生,深刻剖析退学原因、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对策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对高职院校的长远生命力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一、案例概述分析

(一)学生基本信息

林某,专科一年级学生,成绩中等,2019-2020第一学期担任班级副班长。幼年期间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长大,其母在老家县城一家酒店做保洁,知识程度较低,对其学业和职业规划沟通较少;其父亲在离异后一段时间重新组建新的家庭,仅每月提供少量生活费,从未关心林某的个人成长,未尽到一位父亲所需担当的责任。母亲平时忙于工作无暇关心林某的学习,所以在这种缺乏父爱、母亲疏于教诲的原生家庭背景下,该生的叛逆性在青春期愈发突出、个性较鲜明、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在一次宿舍走访过程中曾了解到该生在高中毕业后曾有做两个月时间社会兼职经历,主要从事餐饮店服务员工作,共挣6000元左右,所得收入多数用于学费缴纳,余下则消费在护肤美妆。2019年9月进入大学后,按照公寓管理要求林某被分配到6人间宿舍,另外五人虽同属广东,但来自不同地区,该生因在社会中兼职经历,性格外向,心思缜密,做事踏实,深受周围舍友的喜欢,被推举为宿舍长,后期在班干部竞选中积极踊跃,表现突出,获得了班级同学的认可担任班级副班长职务,在大一第一学期即疫情前,该生的工作积极性较高,无论在配合老师的工作安排或是管理班级,都表现得可圈可点,与此同时,根据其舍友偶然了解到,林某在周末休息天做兼职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甚至出现夜不归宿的行为。

既往史:无身体疾病,无情感史,性格外向,负责懂事,具有一定叛逆性。

家庭情况: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长大,缺失父爱,家庭经济略差,母亲与其有效沟通次数少。

(二)事件背景

2019年末,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国内高校学生也开始面临学习方式的改变:线下+线上。线上直播上课的方式给一直适应线下教学的学生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影响。部分地区学生无法返校,只能在家里度过一个特殊的学期,而贯穿着这个特殊学期始终的,是网课。但是很遗憾,线上教学以及考核并不能代替线下教学,即使高度自律的学生,也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对于意志不坚定的学生而言效果更有限。线上直播上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主体

学习的主体在于学生,学习能力与习惯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存在差异化。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可以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相互渲染,也可能因为诱惑与迷茫而迟滞不前。缺乏互动与监督的线上教育平台容易滋生学生舒适区的温床。一名普通的学生,在图书馆、自习室里可以在周围学霸的影响下专心学习,但是在宿舍和家中,很难保证不沉迷于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同时,居家学习缺少与同学的相互交流,同学们想要通过互相交流思想来理解知识点就变得愈发困难,甚至难以判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导致对自己的定位模糊。诱惑与迷茫积少成多,线上教学对叛逆心强的学生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跟进甚至会改变一名同学的学习观。

2.教研方面

教师以往习惯于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采用板书+PPT模式进行授课,这种方式优点较多,如:沟通便捷、表达流畅、交流方便等,而线上方式由于设备优劣因素、软件使用熟练程度、学生的自律性往往不及线下,甚至会存在直播过程中教师慷慨激昂,学生鸦雀无声的尴尬局面,或者会存在老师精心做的教案却因线上表达效果的不佳而达不到所需课堂效果,如此,不仅会使老师的努力打折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挫。

线上教学使老师身份转为“网络主播”角色,这是因为刚开始老师对直播教学的方式处于探索期,设备使用的娴熟度和线上表达效果有限,多数情况是老师在讲,学生仅挂在设备,缺乏必要的互动与沟通。

网络教学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潜力,尤其是有许多老师对质的、精品的网络学习平台。如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一位在读博士生杨世显因在斗鱼APP直播高数课程和考研冲刺课程,被网友称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教学”而走红,说明只要教师能够灵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授课,往往会收获意外之喜。

(三)事件概述

2020年7月初即大二开学前,该生给辅导员发一段文字“辅导员好,为学生安全健康考虑,学校采用线上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而自己一直无法适应,学习效果不佳,同时,自己一直忙于兼职,并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李某,认为自己更适合工作而不是学习,特申请退学,希望同意。”看到这段文字后先是不解、疑惑,因为林某在校期间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也在外面兼职挣生活费,但在老师和学生眼中她还是好学生、好班级干部,而仅在家一个学期,竟提出退学的申请,从个人情感而言是无法接受的。在判断出该生退学动机已产生并有进一步行动趋势后,第一时间联系家长了解到该生的近期情况,得知在疫情发生后,由于酒店客流量较少,为开源节流,公司进行裁员,母亲失去工作,目前只能靠家里农田收获的作物维持生计,经济拮据困难,新学年的学费已成问题;同时,从林某舍友知道该生在线上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下降,为主动减轻母亲压力,经常去外做兼职,在这段时间认识了社会青年李某,常出入高档餐厅、服装店,后来发展为男女朋友;另外,通过班长反馈了解到林某在2020-2021上学期对工作积极性不高,常是不回复消息或未落实工作。

(四)案例定性

通过结合该生发的文字描述和家长、舍友、班长的反馈,结合林某因母亲的失业导致家庭经济雪上加霜,男朋友李某对她负面影响。初步将此案例判定为因消极心理因素引发的退学动机(母亲失业、线上学习的不适应、男朋友李某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引发)。

二、案例解决方案

(一)案例分析

该案例背后表面的因素是林某因家庭经济困难、向往在社会中工作历练,但其本质是因该生家庭的经济出现困难,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走入社会兼职期间结识社会青年李某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错位。所以解决问题的措施主要在四个方面:1.告知家长该生退学想法,希望家长可以与学校一起合力;2.减少学生对学费的担忧,降低心理压力;3.理性、辩证地看待母亲失业;4.学会正确辨认爱情,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积极进步,共同奔赴,相向而行。

(二)解决路线

在清晰该生退学背后的真实原因后,秉承她的思想问题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结合进行。

(三)解决方案

1.由于存在突发性,该生心中已萌发退学想法并告知辅导员,所以处理此类事件必须确保稳定学生心态为基础:微信或电话联系本人,在与学生交谈中应把握问题本质,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和剖析退学背后的真实原因,为下一步处理此事提出解决方法[1]。

2.将该生的退学文字描述跟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了解线上居家期间学生所经历的风波,评估该生退学想法是一时冲动或意志坚定。

3.学生退学想法的形成可从周围同学的反馈觉察出端倪,一方面从宿舍成员了解林某曾透露母亲失业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另一方面线上学习的方式适应度不高。

4.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得知林某退学想法后,辅导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学生,了解本人这段时间的生活、学习、工作状态,从交流中知道她在兼职过程中遇到一位李某的社会男青年,期间李某曾多次带她去中高档餐厅、服装店消费,并发展为男女朋友,且李某曾多次提出让她退学一起打工,这些经历对林某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较大。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及时指出上大学的目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最美好的时间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爱情放弃学业,真正的爱情需要相向而行。

5.在后续的几次电话沟通中,林某逐渐淡化了退学的想法,意识到自己需承担的责任,表示不会辜负母亲的期待,因生活理想差異已与自己的男朋友和平分手。

6.林某经过半个月的认真思考后,精神状态已恢复至正常状态的水平,并决定继续求学、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2021年7月通过自己努力已找到一份地点位于深圳的文化公司担任讲解员工作。

三、经验与启示

(一)任何退学想法的形成都有征兆

根据汀托高校学生退学理论,虽然学生做出退学决定是个体行为,但学生与院校的互动过程才是影响退学举止的重要原因[2]。以本次案例为鉴,该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时常不在线以及个人在外兼职所占用的时间比例越来越高,如果任课老师、家长、班长、同学及时反馈,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林某学习异常,会及时与她谈心谈话,避免退学想法进一步加深。

(二)多渠道传递知识的重要性

学生长期居家易产生拖延、懈怠的心理,如果学生对线上学习效果不佳更易对知识的重要性产生疑惑。可通过主题班会和宿舍走访向学生传输知识的重要性、学历的价值,让学生对知识有更高的渴望和需求,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青年。

(三)学校与家长联动合作以期产生1+1>2的效果

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而高校是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舞台。避免学生退学往往是需要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共同协作,仅依靠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足的,只有两方合力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重视学生学习状态的起伏,适时干预以排除隐患

大学生优点是情绪饱满、做事有热情,积极性高,但缺点是遇事易情绪化,社会经验匮乏,抗压能力弱。当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或遇难题受挫,情绪处于低谷期,对学习的兴趣渐失,如果长期在消极的状态中无法排解,退学的意识会逐渐占据主体地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只有发挥以德育人的作用,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素养的人才[3]。

(五)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可或缺

学生进入校园或在社会兼职过程中,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空间里寻找爱情的体验,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而在华丽的爱情童话里,涉世未深的学生容易误入情感歧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4]。鉴于此,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积极开展爱情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和举办相关的讲座,普及正确的恋爱观和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爱情、了解爱情,悦纳爱情,相信爱情。

四、高职院校学生退学窘境思考

(一)完善职称评定体系,打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惯性思维

高职院校教师在职称评定时同样面临学校要求的关于科研论文质量、数量的硬性要求,尤其是在评定高级职称方面,除论文的质与量,还需省级或国家级课题做材料支撑,这种无形的科研压力迫使众多教师无心于教学而专注科研,则会出现教师台上授课时对着千篇一律的PPT照本宣科,台下学生浑浑噩噩,云里雾里,整堂课气氛冷清,毫无朝气,若长此以往,则教师无所授,学生无所益。高校可以完善职称评定体系为基准,降低科研标准,提高教学水平,如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参与教师技能大赛,比赛成绩即可同等科研成果,则会激励教师摆脱科研怪圈,释放学术活力,形成爱于教学、乐于教学的宽松氛围。

(二)健全家庭困难生补助途径,打通学生求学最后一公里

家庭经济困难生补助除常规的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应积极健全补助渠道,如在校内设立勤工俭学、辅导员助理岗位,减免特殊困难生学费,定期慰问品学兼优的学生,或与知名的校企、校友合作设立奖学金,在毕业实习阶段主动帮助学生联系企业,多途径帮助经济困难生缓解压力。

(三)锻炼学生求职能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学校需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开发和资源挖掘,新生入学始,辅导员老师可在班会课过程中向其适当强化就业意识,因辅导员往往兼任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双重身份,在讲授专业课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现实案例,让学生课有所思,学有所获。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就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项目比赛等,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比赛、“创青春”比赛等,以此为契机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犹如森林里的树叶,虽看似相同,实则各有千秋,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自我认知能力等相差迥异,面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大相径庭。当今社会成员复杂,形形色色的诱惑让自制力弱的学生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核心价值观受到挑战,面对如此局面,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心理老师形成合力,精准施策,有效合理地处理学生存在的隐患,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结语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在线上方式学习期间其自制力和自律性会变得更弱,一旦遇到学习困难或其他挫折情绪更有不可控性,辅导员在及时察觉学生思想动态的同时,利用线上线下平台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学历的提升,引导学生在遇到困境时以阳光乐观的心态对待挑战和挫折,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了解所學专业特点、学习课程、师资队伍、实习途径、升学方法、就业前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和动力,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识、对学习的兴趣[5]。同时,大学生正确树立恋爱观不仅有益于自身寻找真正的爱情,更有利于长远的职业发展,最终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成功[6]。

参考文献:

[1]许月,刘冬妹.失范学生“退学处理”之浅见[J].西部学刊,2021(17):86-88.

[2]王涛利,蒋凯.探究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学生退学之谜——汀托的高校学生退学理论评析[J].现代大学教育,2021,37(04):8-16.

[3]任培培.高校辅导员视角下学业不适应新生的精准化学业指导——以一名退学新生的学业指导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1(15):152-153.

[4]邢琛.基于大一新生萌生退学想法的案例处理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21(15):162-164.

[5]刘莹.高校新生退学问题的转化案例分析及启示[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05):133-134.

[6]王涛利,蒋凯.探究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学生退学之谜——汀托的高校学生退学理论评析[J].现代大学教育,2021(04):8-16.

责任编辑  宋  猛

作者简介:何圣贤,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张雅芳,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辅导员。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