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2023-05-30 10:48刘凤义赵夫鑫
理论与现代化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刘凤义 赵夫鑫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我们对这个理论体系亟须深刻理解和深入研究,要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坚实的经济制度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让人民群众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3)02-0005-09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TJESDZX22-02。

作者简介:刘凤义(1970—),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夫鑫(1982—),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九条本质要求、五个方面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我们对这个理论体系亟须深刻理解和深入研究。

一、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2]。

党的全面领导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2]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民向往的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现代化都令人羡慕。比如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对外侵略的现代化,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现代化,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中國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更没有自己的私利。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3]。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让中国式现代化朝着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方向不断迈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全面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历史进步和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让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现代化,必然能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强劲的发展动力。

党的全面领导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坚实的经济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道路上,经过不懈探索,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构成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基石,同时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劳多得,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坚持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驾驭好、规范好和引导好各类资本,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让资本为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不断做大“蛋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全面领导有助于更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公正的分配制度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我们不仅要不断将“蛋糕”做大,而且还要把“蛋糕”分好。

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自觉运用好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觉的市场经济”,它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弊端。为此,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不断探索“利用好”和“驾驭好”市场经济规律,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辩证关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4]。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方面优势是党领导经济的伟大创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积极作用,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5]172通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五个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这个重大原则也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坚持”中的第一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是为了人民。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數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从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上看,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推动全体人民的现代化,而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制度属性上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从根本上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要求。从现代化的内容上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这些本质要求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坚持人民至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现代化的世界方向、世界意义和世界贡献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造福我国人民,而且还惠及世界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要依靠人民。坚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特质,更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实践中,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也因此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理念和根本遵循,人民群众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阅卷人和实践体验者,坚持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围绕这一根本目的推进现代化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要让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5]134。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经济基础上的区别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决定了这种现代化必然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资本增殖,而不是满足人民需要。在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这就决定我们的现代化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需要,现代化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否则就很难通过再次分配矫正分配差距问题。分配制度合理可以发挥激励作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稳定有序,经济良性发展;分配制度不合理就会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能造成贫富分化,社会秩序混乱,经济陷入危机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政府、市场与社会多重主体的协同效应,形成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分配方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现代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体经济,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最终让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这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四部分的标题即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部分开篇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但从核心要义上看,高质量发展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从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经验看,现代化的可持续性既取决于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共生,也取决于人与人是否和谐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规律性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7]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才能在未来发展中闯出一条超越西方的现代化之路。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現代化,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的动力决定发展的速度、效益及可持续性。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而面向未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劳动力已经无法支撑仅仅靠要素投入带来的发展模式。同时,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这一方面会导致对外来技术的过度依赖,形成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不利于我国人民在增长中有更多获得感。尤其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等西方国家搞单边主义、强权政治,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制造了很多困难。为此,要在发展中增强发展动力,增加人民福祉,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须通过创新发展,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解决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和“卡脑子”问题,加快推动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源泉。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协调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整体性,协调发展有利于整体性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1]协调发展能够激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之间不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使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消除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经济社会间的发展差距,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也是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通过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也是为了人的更好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过自然资源耗费高、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阶段,但进入新时代,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美丽中国已成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已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1]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和两种资源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通过扩大内需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重塑我国国际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开放发展的内在要求。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国内大循环,一方面要发挥超大市场规模潜力,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从而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我国贸易投资的质量和水平。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使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更加依托国内市场,并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价值遵循,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既要激发全体人民创新创造潜能来实现“人人共建”,又要基于合理的分配制度来实现“人人共享”,通过协调性发展、平衡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让全体人民充分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公平地分享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在与世界经济的循环中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四、坚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强调共同富裕,是因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执政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还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渐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富裕”,富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要避免撇开做“蛋糕”而单纯强调分“蛋糕”的思想,既不能两极分化,也不能共同贫穷。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动各类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把握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利用好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也要驾驭好市场经济服务于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利用好市场经济,就是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公开的市场规则,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市场能做好的交给市场去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脱颖而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认识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市场自身无法有效协调。要不断完善政府经济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鼓励捐赠、慈善等再分配形式,让再分配更好发挥共享功能。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渐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和农村走向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辩证统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还有民生、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民物质和精神富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的过程,导致了社会分裂、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汲取和警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这一要求既吸收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新性发展,丰富了人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路径,给那些既希望实现现代化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4]刘凤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79.

Some Thoughts on Promot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LIU Fengyi,  ZHAO Fuxin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s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which is a major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e CPC and the latest major achievement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t is urgent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in-depth study of this theoretical system. We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CPC, ensure the right direction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stimulate the strong impetus for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lay a solid economic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or it. Adhering to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philosophy embodies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e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with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fully, accurately, and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 We will continue to advanc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while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and make people'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ves more prosperous.

Key words: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CPC;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common prosperity

責任编辑:翟   祎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