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小桔灯”汇聚“七色光”助力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

2023-05-30 10:48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民政局
心理与健康 2023年2期
关键词:救助慈善志愿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民政局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从2019年开始,在国家民政部、山东省民政厅、青岛市民政局指导下,创新和拓展社会救助内涵、理念与方式,着力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方法,瞄准困难群众的物质需求、心理需求、发展需求,在全国率先实施“物质+服务”多元救助模式,围绕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境未成年人等群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开展心理调研、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为一体的“点亮小桔灯”心理救助活动,浇灌心灵之花,促进困难群众心理健康、能力提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实现“救助对象+服务主体+服务内容”的多元化,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精度、速度、温度,实现社会救助从“解贫”到“纾困”、从“被动”向“主动”、从“供给型”向“需求型”、从“二维救助”向“多维救助”、从“救助力量单一”向“救助力量多元”的五大转变,打通救助服务“最后一米”,进一步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实发挥了社会救助在共同富裕中的兜底保障作用。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心理救助、播撒阳光,为困难群众点亮心灵的小桔灯》荣获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十佳案例第一名。点亮“小桔灯”社会救助系列工作先后荣获2022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政策宣传优秀成果、全省社会救助優秀品牌、全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优秀项目、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等荣誉。

提升党建引领社会救助,点亮“小桔灯”信念之光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推动党建与社会救助工作融合发展,把党建工作嵌入社会救助工作全链条,完善区级“统”、街道“兜”、社区(村)“落”三级党组织抓救助模式。区成立心理救助服务中心、街道成立心理救助工作站、社区成立心理救助工作室,密切联合全区37个成员单位,完善分层分类、统筹协调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成立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队伍,与各级心理工作站(点)专业服务人员一起关心、关怀困难群众,目前共有1180多名党员加入到困难群众帮扶队伍中,累计结对帮扶1200多人。

完善政府兜底保障机制,点亮“小桔灯”温暖之光

以开展“作风能力建设提升年”为契机,推进救助部门间工作协同、资源统筹和数据共享,聚焦低收入群体,完善社会救助领域“三主动”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困难群众4480余人,发现救助需求,建立工作台账,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在区级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街道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工作平台、社区(村)社会救助工作站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深化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全面推行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及时办理、分办、转办群众救助申请事项1140余件。

构建邻里守望互助,点亮“小桔灯”和谐之光

依托296个社区(村)“小桔灯”社会救助工作站,组织社区“小桔灯”志愿服务队和“蓝马甲”帮办代办队伍中2960多名志愿者主动用脚步丈量民情,摸排发现困难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实施分层分类救助,打造社区“微生态”社会救助空间,多角度为困难群众提供精神慰藉、心理抚慰、照料护理、社会融入、资源链接、就业引导等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发挥“小桔灯”头雁领军作用,深化独具特色的“公益‘疃聚”“顺心同行”等“小桔灯”社会救助子品牌,实现“一社区(村)一品牌”救助服务创新亮点。

扩大心理救助成效,点亮“小桔灯”希望之光

依托区级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梳理规范心理知识科普、团体心理辅导、家庭心理辅导、个案评估转介服务、热线解难释疑、适时心理干预等服务内容,广泛开展“小桔灯心理救助百千万工程”和点亮困境考生“心”生活项目。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与社会心理服务专员一起,采取小群多路、见缝插针、结合渗透等工作办法,累计上门服务2200余人次,成功帮助105名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树立进取之心,14名学习成绩一般的困境家庭学生经过辅导,学习成绩在班级平均上升10多个名次。满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小微心愿82个,消除婆媳矛盾13个,化解邻里纠纷32次,处置亲子关系问题69个,链接社会资源解决就业、医疗、住房等现实问题271个,有效促进了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汇聚慈善资源助力,点亮“小桔灯”爱心之光

构建区慈善会引领、街道慈善会主导、社会组织(单位)联动的“1+8+N”慈善工作平台,大力开展“慈善伴行、阅读共享”“慈善爱心午餐”等一批慈善项目,累计支出资金380余万元、5400余人次受益。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网+慈善”等形式,统筹社会慈善资源,建立“慈善+救助”模式,放大“小桔灯”社会救助的爱心光芒。腾讯“99公益日”期间,共有6700余人次广泛参与“小桔灯”救助项目,爱心捐款达26万元,为更多困难群众点亮心灵的“小桔灯”。

激发志愿队伍活力,点亮“小桔灯”奉献之光

扎实开展“志愿五为(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爱在城阳”活动和“七帮”(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志愿服务项目,采取组织推动和社会发动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参与,为深化服务类社会救助提供强大的志愿力量。通过开展“五为”“七帮”项目,累计组织3万余名志愿者,开展活动600余场,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点亮“小桔灯”博爱之光

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列入政府扶持重要内容,近三年扶持发展社会救助类社会组织项目30余个,每个项目最高可给予25万元政策扶持。持续开展“开门问政听民意 社会治理益起来”扶持发展项目供需对接交流会,创新设立社区社会组织供需服务对接大集,通过社区“点单”、群众“下单”、社会组织“接单”,为困难群众提供高品质“订单式”服务,让服务更接地气、更合民心,救助服务也更加精准。累计开展困境家庭救助等活动1900余场次,服务64000余人次。

猜你喜欢
救助慈善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水下救助抢险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