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四个出新出彩”的广州技术技能型人才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3-05-30 03:56王成成魏松林
今日财富 2023年13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技能人才

王成成?魏松林

基于经济社会需求和职业人才发展现状,面对广州技术技能型人才价值功能、目标要求、实践路径和保障措施的新发展格局,着力“四个出新出彩”的功能要点,借用质量保障体系中管理者、制度、资源、过程等元素,融入学历教育、企业培养、培训机构、人才引进等管理路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人力资源发展,提高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管理的成果积累和效率。在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后疫情时代企业经济效益的逐步回暖。本文对广州技术技能人才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展开分析。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发展进程中需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十四五”核心关键词是着力提升发展质量,与之相匹配的是人才高质量发展,没有人才高质量发展不可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广佛肇”经济圈的打造,有一定人才虹吸能力,广州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在数量上,更要在质量上满足区域发展需要,打破以往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惯性思维,敢于在人才管理上改革创新,对现有管理和培养路径尚未覆盖到的“缝隙”进行针对性优化,积极建设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人力资源强市,为广州实现“四个出新出彩”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二、广州技术技能人才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具有知识型的技术技能劳动者,实际上成为战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培养和管理与产业需求间存在脱节,难以匹配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的发展需求。美国80%、印度25%工科毕业生可勝任世界500强相关岗位,而我国胜任率只有10%左右(孙锐,2020)。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应精准对接“走出去”企业需求与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标准,以定向培养、跨界培养、多技能培养等方式培养技术过关、兼熟悉“一带一路”沿路国家文化、语言、政治的技术技能人才(陈琪,2018)。广州是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经济产业发展战略是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广州为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的就业率和人才稳定,逐步推出促进就业政策,采取提升职业技能、扩大技能人才接收比例等手段。2021年底,广州市技能人才总量达300多万人,占从业人员31.2%,其中高技能人才87.2万人,占技能人才32.6%。因此,针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应受到充分重视。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管理的研究起步于19世纪中叶,前苏联、美、德、英、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意识到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与市场发展程度成正比增长。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Isaacs和Caffry提出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相关理论。SheilaSiar(2014)认为技术技能人才大致与技能劳动者(highlySkilledLabor)相当。国际上并未将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分类,而是在这一背景下,为调节劳动力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平衡,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VET)的概念,提到指导教师和培训者专业发展,以提高不同国家间和不同教育途径间对VET成果的认可和透明度,缓解技能不匹配的问题和提高年轻人就业能力(孙翠香,2018)。2014年颁布了欧洲职业教育质量体系框架,推动和监测职业教育,提高在提升教育培训需求与供给匹配度上的VET成果效率,通过认证和质量保证实现更高水平的劳动力雇佣。

三、质量保障机制下广州技术技能人才管理

(一)现代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管理的重要性

1.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主力军,是现代企业竞争的中坚力量,人才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技术和思想,使现代企业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现代企业领头人应该重视人才管理的重要作用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能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管理。

2.人才是企业竞争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资源,企业能通过人才具备的优秀专业素质、技术技能,打破或革新企业技术、管理理念和方式,运用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在质量保障机制下,人才管理要求和标准被重新定义或更新,突出人在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中的主体作用,人才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以及优秀人才的创新管理可以加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应用,这对当下企业的指引具有一定的时代前瞻性。

(二)质量保障机制下的人才管理体系

以广州产业发展为中心,借用质量保障体系框架,从管理者、制度、资源、过程等角度,结合学历教育、企业培养、培训机构、人才引进等,构建文化培养、精准培养、多元化发展培养、协同培养、源动力培养、可持续培养的广州技术技能人才管理路径并进一步优化。

1.具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的技术技能人才“文化培养”

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爱国爱家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从职业精神成长中呈现出从认同执行职业规范到内化为精神的层级递进状态,“文化培养”提供各行业职业精神图谱、开设职业精神课程,并逐步渗入到专业课、实践活动等。

2.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精准培养”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各产业集结,以服务和对接产业需求,精准培养具有技术技能、产业整体认知,能解决相关领域和岗位技术技能问题,具备职业道德、产业文化认同感、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3.岗位能力水平提高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多元化发展培养”

广州作为全国科技领先区域,由于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并投入使用,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更高,企业人才的岗位工作能力应以职业群为基础,强调其在职业中的迁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重视人才职业能力的开发,将人培养成多元化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学校-培训机构相互融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

以政府倡导、行业指导、学校主导、企业主体、培训机构相融合的协同培养机制,提出相应培养路径,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就业市场的双向对接发展。

5.以创新创业为驱动的技术技能人才“源动力培养”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以广州产业发展为背景将专业知识和能力作为创新创业的源动力,树立“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路径以满足新经济时代对创业人才要求。

6.基于成果积累与认证的技术技能人才“可持续培养”

学习、培训成果通过积累、认证和转换,转化为具体的专业技术技能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可持续培养为社会输送各行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7.其他路径

如自我培养,由“心流”到培养“坚毅”的过程,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在人才管理中,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内训提高员工自我培养意识,成立学习型组织引导员工自我提升。

四、人才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经济效益提升过程中对人才的管理定位不准确

现代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前提是与市场经济对等发展来获取市场份额,扩大需求,人才作为调控市场经济的主体对企业运作和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为了在此环境下能获得优势,需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来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但对人才管理定位不清晰,仅局限在专业技术领域,忽略了文化、精神品质等的培养。这就要求企业可以从学校、企业、培训机构引进等多渠道融合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在各管理人员关注的领域内建立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质量管理要求,转换为规格条件开展人才培养和管理。

(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经济形势愈发复杂,企业要想健康稳定发展,除了强调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更重要的是遵循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发挥人才作用,建立科学合理人才管理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价值源动力。企业从资源规划配置和招聘、到企业内部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等方面提供必要措施,规范保障规章制度,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与范围,在激励机制建立上明确支持要素和执行要点,让企业人才在激励机制的落实上有充足信心,促进企業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企业未能确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目标

现代企业由于市场的饱和度越来越高,致使对其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产品附加值逐步变低,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注重产品以外的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发挥人才创造性和服务性,为企业争取更好差异化增长经济收益的手段。要求企业根据现实发展情况确立清晰的企业长期发展目标,面对危机意识不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企业关键岗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人才,在公司各环节制定保障措施,为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保驾护航,有效提升企业自身整体经济效益。

五、广州技术技能人才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组织结构

现代组织理论把企业看成是开放的理性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要服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强调人是组织中心,强调企业生存价值和社会作用。组织结构问题在整个组织中举足轻重,建立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组织,是保证企业任务有效完成的最基本前提条件,组织结构反映了组织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企业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将组织结构合理化,创新组织工作职务的专业化分工。处理部门划分,集权、分权和管理幅度等问题,确保人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同时考虑人力成本因素,积极采取规范、合理、有效的控制,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二)质量保障体系下企业人才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现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产品保障、服务保障、人才保障等制度规范,从资源管理、管理阶层责任、产品、人才管理路径等多渠道持续改进,将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和培养要求落地,满足客户变动需求与期望,企业不断地被驱动着改进人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确保满足需求。当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对员工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员工创造的经济效益也会体现。随着社会对科学知识和核心技术的高要求,企业也要在员工综合能力提升方面做好培训和指导,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也更高效。另外,企业通过对现有经营状况的商务数据分析,建立评估机制,再根据评估建立反馈机制,持续不断地将人才内在合作学习和外显性技术学习合并,使之建立标准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收益的增长。

(三)促使企业更重视人才规划和定向培养

目前,很多企业更加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和专项培训,因为它是促进当前市场竞争力和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引进和定向培养优秀人才,将企业整体发展和对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合理安排和制定总体计划,最大限度提高人才实际价值,创造更好更高绩效。人力资源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人才作为企业中最重要的实物资源,应不断加强人才管理实际运行管理,提高人员管理模式规范化水平,发挥技术人才的强大能力,针对各岗位、各职能制定合理薪酬和福利计划,稳定人才,为企业本身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结语:

质量保障体系下的人才管理能让企业规范、全面、深入、科学地做好资源的分配和调整,创新改革,激发内生力。企业重视高层管理,组织架构调整、人力配置及企业经济管理科学决策与人才管理质量,为企业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升级和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效益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共建课题《广州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课题编号:2021GZGJ84)。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技能人才
人才云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