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专业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2023-05-30 06:35高皑琼
今日财富 2023年13期
关键词:竞赛技能院校

高皑琼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转变。现阶段,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期望培养出具有创新技术技能的人才。文章通过分析构建高职院校光伏专业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提出了支撑人才培养体系相关保障体系建立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时代的发展使人才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今,国家对高职教育越发重视,这给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承担起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重任,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和热门专业,光伏专业与多个行业密切相关,因此满足适应时代需要的光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光伏专业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策略

(一)围绕项目建立教学体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项目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创新,就需要围绕项目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引入工程CDIO教育理念,以项目为导向,建立光伏专业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三级模式,即初级模式、中级模式、高级模式,层层递进。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要以学生为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程教学引导者,从而搭建师生一体化的项目教学体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调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定期选拔一批学生参加科研室科研项目子课题,而具体去哪个科室还须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生所處年级。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科研能力,将每个课题组成员划分为若干小组以便进行独立的科研活动。每个课题组都有教师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多来自企业,这些课题需要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且具有完成期限,而每个课题研究步骤都有严格要求。通过科研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等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参与实际科研项目时也提升了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保持认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鼓励学生参与技能比拼

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激励,技能比拼不仅能促进学生提升专业技术技能,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创新训练过程中,光伏专业应用的是分级专业技能比拼制。光伏专业与项目教学并不冲突,两者相互配合,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发展。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需要积极组织并开展各种活动。第一,针对光伏专业低年级学生,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知识竞赛,要求参加知识竞赛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否则就无法参加知识竞赛。在参与过程中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针对光伏专业技术技能过硬的学生,让其参加院校级竞赛,如风光互补型发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比赛、电子竞赛、新能源汽车大赛等,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技能创新。第三,针对光伏专业的所有学生,则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风光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比赛、小产品开发比赛、设备维护比赛等,这样学生就能将平时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逐渐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为技术技能创新打好基础。

(四)组建技术技能兴趣小组

开展各种项目教学,紧紧围绕项目教学体系开设实训课程,包括课内训练项目课程和课外自选项目课程,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课内实践过程中,对各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按照学生的兴趣自由分组,组成技术技能兴趣小组,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查阅资料、自主设计、独立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践。对课下兴趣小组而言,其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选定其感兴趣的课题,从旁指导,促进学生尽快完成项目课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光伏专业竞赛活动,丰富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让其逐渐熟悉工程生产的全过程。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研究光伏组件,就可以组建光伏组件研发项目小组,而有些学生喜欢设计光伏产品,就可以组建光伏产品研发小组。同时,为了增加正向反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应让学生的优秀作品参加竞赛,如果学生作品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就很有可能促进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五)开放实训基地让教师指导学生做项目

优秀的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需要经过知识储备期、知识运用期及知识技能完备期等多个时期。因此,前期的实训必不可少,这也是快速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主要方式。高职学校应向学生开放实训基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课后延伸项目课程,待学生能力提升后,再完成教师科研课题子项目,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科研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当然,高职院校也要允许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其他项目的学习。目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主要开展了离网光伏系统设计、光伏产品开发、光伏组件设计与制作几个项目。学生可以根据其现有知识储备和兴趣选择相应项目组进行实训。因为有了前期的准备,后期学生在面对其他项目时就很容易上手,而且正是由于有了前期的项目经验,也使得学生更容易产生新的产品设计和项目开发的新思路,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为学生自主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毕竟创业对创业者能力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技术创业大概率会失败。

(六)利用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

当今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意识培养需要从学生时期开始,高职学生是创新创业的后备力量,其更应该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终身学习往往从自主学习开始,所以就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光伏这个新能源专业,国家建立了多资源数据库,其中包括各种前沿技术网站、专业课程资源网、政策法规网、行业规范网等,基本能够满足光伏专业学生的需求。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资料,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当然,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前往往都处于茫然状态,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辅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现阶段能力的学习计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七)促使学生参加课外专业活动

太阳能协会由学校光伏技术教研室牵头组建,主要负责群众性科技活动,在与光伏专业合作中,还能让学生参加符合兴趣爱好的业余群众性社团。太阳能协会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第一,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宣传活动。一是针对高职院校所有学生,主要内容是宣传太阳能发电和节能减排理念;二是针对中高职衔接开展的公益活动,成立太阳能协会,宣传与太阳能有关的光伏知识,并对学生灌输节能减排理念。

第二,太阳能协会共组建了3个技能小组,分别是太阳能产品开发小组、风光互补型发电系统小组、光伏建筑一体化小组,每个小组均包括指导教师、小组长及组员,实训基地对这些小组开放,课后可以进行光伏项目研究,考核验收通过后也会给予小组相应奖励。

第三,由光伏教研室教师带领进行多次专业技术讲座。通过多种渠道向高职院校学生普及光伏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包括国内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内容。主讲人也是根据内容和对象来确定,首先,让高年级能力强的学生当讲师,主要讲授对象是太阳能协会的低年级学生,以增强低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其专业技能。其次,由青年教师主讲,面向全校所有高职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光伏产品及市场信息,增强对未来光伏产业发展方向的认识与判断。最后,由特邀行业技术专家或企业技术骨干授课,为光伏专业的学生进行行业知识及前沿技术讲座。

第四,以太阳能协会的名义,组织学生和教师与光伏企业进行交流。让学生和教师去参观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组件生产及光伏电站,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光伏市场,为今后从事光伏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由太阳能协会牵头,协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假期实习,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增长见识,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光伏专业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建立的策略

(一)开展教学科研创新

打造一支奉献精神强、人员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前提。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对教师科研技术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海量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职院校教师还应大力发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索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从而达到“教”“学”并重的目标。

(二)项目教学体系下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项目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面对光伏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构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了工学结合的良好学习环境。第一,实现了教学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衔接,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对校内光伏专业实训室进行改造,同时引入企业光伏项目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光伏专业实训室的作用。第二,完成课程项目和企业项目的衔接,将企业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课堂,引入“离网光伏系统设计与开发”和“并网光伏系统设计和开发”这两门核心课程,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社会需求。第三,实现了企业职业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衔接,按照企业职业活动步骤来安排课程,共涉及构思、设计、开发及运行四个阶段,重点关注设计与开发两个环节。在整个过程中,由光伏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学生分组完成相关学习。

(三)搭建产、学、研三结合的光伏专业创新平台

高职院校光伏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依托创新平台来实现。为此,应在地方新能源行业协会的支持下,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经过改良的真实项目案例应用到学生项目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努力为学生搭建产、学、研三结合的光伏专业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学生项目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四)充分利用国家资源促进创新

光伏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以课程为主体建立的,是优质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平台。该资源库以“课程标准、学分互认”为基本原则,更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该资源库还具有分析学生学习轨迹的功能,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为终身学习提供了资源,也为培养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共同为学生提供创新硬件条件

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共同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硬件条件。校内实训室采用“双师”模式进行教学,其中校内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担任实训教师。校内实训室对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在其中既能学习巩固相关专业知识,也能参加项目实践。校外实践基地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企业工程项目的机会,并以小组为单位接触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比如太阳能模拟器的调试,教师会从旁指导学生,为学生完成项目工作保驾护航。

(六)以竞赛和科技活动为中心搭建学生创新训练平台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创新,还要以竞赛和科技活动为中心搭建学生创新训练平台,即在课上实施项目教学,课外补充科技活动和竞赛,实现课内和课外的强强联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前预约选择合适的光伏实训室,充实自己的课外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校企教师会提供许多项目课题,这些项目课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喜好进入不同的项目小组,如色温可调太阳能光电板研究与开发小组。无论学生参加哪个小组,校企教师都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潜能。同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校企教师也要努力推动学生积极参加行业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配合项目教学,针对光伏专业建立了分级专业竞赛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目前,所有核心课程均按企业实际项目需要设立,使学生学习与企业项目紧密联系。另外,增加了实践环节,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光伏专业竞赛,另一方面积极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训条件,让学生在竞赛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既能在校内学到知识,又能在校内参加科研项目,同时还可以将企业项目技术人员引入学校项目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实际项目,为将来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也能直接到校外参加企业项目实践,虽然可能接触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学生也会受益。只有这样才更容易让学生清楚自己缺少什么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帮助学生提前树立发展目标,可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更重要的一点是,高职院校也很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这是由于如今光伏技術更新很快,如果学生不能坚持终身学习,就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正是因为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职院校应努力为学生寻找实践机会,如借助太阳能协会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其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结语:

就高职院校光伏专业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策略,整个过程既有理论和技能学习,又有竞赛和企业工程项目实战,搭建了校企产、学、研三结合的光伏专业创新平台。培养具有创新技术技能的光伏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与学校的通力合作,以此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21年甘肃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光伏工程技术。

猜你喜欢
竞赛技能院校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