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究竟丢在哪里

2023-05-30 10:48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心态考试学科

本刊编辑部

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把它丢在了哪里?对于这些问题,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这样说——

只会学习是不够的

高二学生 宁宁 河北唐山

我觉得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挺大。在很多非智力因素中,对于好胜心和心态,我的感触比较深。

在读小学时,我的好胜心特别强,每次考试总希望拿第一名。班上有两个同学是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大家暗地里都憋着一股劲。这样的好处是,不用父母催促,我自己就能特别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一次,同学在课上用了新颖的解题手法,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也去书店买来参考书,学习更高明的解题方法。还有一次,同学在课上说出了勾股定理的原理,这本不是小学的知识,到了初中才会学到,然后我也很羡慕,就在课后也把勾股定理的知识研究明白了。不过我觉得,好胜心太过也不好。有一次,我没考好,心情郁闷,走到教室,教室里没有人,第一名的试卷就放在桌子上,我突然一冲动,就把卷子狠狠地团成了一团,然后突然清醒,赶紧铺开放好。事后老师还找我谈了话,现在想起这件事,我还觉得有点羞愧。

至于心态,我体会也很深。越是在遇到重大考试或者做重大决定时,我的头脑反而越冷静。在我看来,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为了明天更好的自己,考试只是一次检验。在中考时,这样的心态帮助我发挥出了全部实力,考进了重点高中。而我的好朋友,平时努力程度和实力水平不比我差,却因为心态不稳考砸了,我很是替他感到可惜。所以说,只会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好心态。

分数之外,没人在乎我们是否愿意

大一学生  望枢  四川成都

虽然已经读大学了,但我始终无法和初中的一段经历和解。那时,班主任特意制作了一个《积分手册》,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成员们每周在各方面的表现,有加分也有扣分。大家为此铆足了劲,尽可能多地为小组积分。这让我们产生一种感觉:学习就是为了得分。

至今我还记得那段灰暗的日子,激烈的竞争氛围压得同学们喘不过气。初二时,和我关系特别好的3个闺蜜每次英语考试都能在140分以上,而我总是138或139。其实只差一两分而已,放到现在我压根儿不在意,可那时就是很难过,觉得天都塌了。好像我和她们就因为140这条分数线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大多数人不会质疑班主任做法的合理性,因为知道她是为了我们好。她是一名军嫂,常年独自带孩子,本身就很辛苦,为了帮助我们提高成绩,又奉献了很多。她教英语,每天会进行单词听写、背诵检查,还自己出题,掏钱印刷题目给我们做,她备课仔细,每次上完课,我们当堂就能记住很多。我很爱她,所以努力学英语,但我很讨厌这种竞争氛围,也因此从心底非常排斥英语,进入高中后,几乎再也没碰过这门学科。我们组有个男孩则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有些题即便能答对也不写,以交白卷的做法对抗。这导致我们小组总会被扣很多分,也因此引发了同学间的人际问题。

我能理解班主任的初衷,但她没有意识到一些人会因此陷入痛苦,也没有及时调整管理方式。毕业多年后,我问起初中闺蜜,她说那时她也常因为那种 竞争氛围感到窒息,而她是年级第一。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我们能为了加分而努力,但也仅仅是为了分数,而难以适应这种制度的孩子可能会像那个男孩一样走向自暴自弃。

你听说过“知识的诅咒”吗

硕士研究生  俞德霖  福建

我第一次听说非智力因素是在高中,当时班主任在月考后跟我们强调:“你们的很多失误都是因为非智力因素。你们不是不会,而是不够认真、习惯不好,总在计算时掉以轻心,或是打草稿很凌乱导致抄错答案。”如今读心理学的我回想起来,其实老师提到的注意力、思维力等很多心理因素恰恰是智力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

比如学习动机。老师们默认高中生必然具有学习动机:“你既然决定参加高考,那一定是想进入理想的大学,每天的学习自然该有动力。”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即便是一个向上的学生,也有想摆烂、偷懒的时候,需要经常提振精神,找到继续努力的理由。但大部分老师只看到了外在的长期动机,没有重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又比如学习兴趣。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知识的诅咒”,说的是一个人如果已经掌握了某个知识,就很难真正地理解那些尚未学会这一知识的人。在我看来,大多数老师在学生时期就很喜爱自己执教的学科,从教后就更难体会对这门学科没有兴趣的学生是什么感受,难以做到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兴趣。

我不认为该去责怪学科老师,因为心理老师一般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而学科教师本身的工作已十分繁重,让他们在教好本学科知识的情况下再去研修心理学知识,认真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样的要求未免有些苛刻。缺少动机和兴趣的培养,会使一些人很难产生对某门学科真正的喜爱;缺少情感能力的培养,会使一些人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比如我虽然能与同性别同伴有着良好的交往,但至今仍然不懂该如何与异性相处,这也曾给我带来不小的困扰。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留给心理老师的课程时间太少。本科毕业前我曾去高中实习了一个学期,硕士期间也会去中学开展教育实践,这期间作为实习心理老师,我上得最多的课是自习。据我观察,学校每学期一般只有1~2次专门的心理课,安排在高考的百日誓师大会之际,目的是为学生们缓解压力。我们当然不能指望这一两次的课程去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很难自然生发出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新入职青年 晶晶 天津

2022年暑假,我完成了本科四年英语专业的学习,开始参加工作。走出校园后,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迷茫。按道理来讲,我应该围绕英语相关的领域找一些能应用专业知识的岗位,但在投递简历时,尽管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擅长些什么,还是毅然选择了避开。这类现象不只发生在我一人身上,全系继续学习英语专业或是应聘相关岗位的学生只占少数,大部分人和我一样,选择了转行。和我关系很好的姐妹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也直接从事了艺术方面的工作。我们都觉得自己对当初选择的专业早就失去了兴趣,很难再唤起当初的学习热情。于是,我开始探索互联网运营这个新领域,我的实习和第一份正式工作也都与此相关。

初入职场,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因为对很多操作都比较生疏,我会经常去找带教老师反复确认相关事宜,因此,我听到的领导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学生气太重了”,他们觉得我说的每句话都像是在请教老师,把每一份任务都当成考试来完成。久而久之,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缺乏自信,也没能在后面的工作中恢复过来。我觉得自己特别像互联网工厂里面没有感情的螺丝钉。偶尔也会反思,如果我更自信一点,现在就不会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回想我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自己每天在听课、背书、考试的循环中按部就班接受规训,以至于自己这么多年来好像只会参加考试,只想知道每个答案“对不对”,而不会为了其他的成就动机用心钻研怎样做会更好,也没有真正热爱过学习。但平心而论,现在又有多少学生真的能做到因热爱而学呢?我身边的中小学生为了成绩和升學而学,大学生为了毕业之后的简历更加光鲜而学。我想,那些校园里厉害的“大神”,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令人羡慕的特质,也并非都是学校教育赋予的。

猜你喜欢
心态考试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超学科”来啦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还是“看掐架”心态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