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引导策略

2023-05-30 10:49陆瑶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游戏材料区域游戏幼儿教育

陆瑶

摘 要:区域游戏对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通过实践分析可知,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准备资源素材、合理规划游戏流程,充分引导幼儿自主实践,不断提升幼儿与教师沟通的有效性,达到发挥区域游戏实践引导作用的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游戏;游戏材料;实践引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0-0049-03

幼儿园教育中,游戏的不同类型能够从不同角度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从传统的教育引导方面来讲,部分幼儿教师在组织游戏实践活动时还依托传统的游戏流程和固定化的游戏形式,并未从幼儿教育促进的角度对游戏进行规划。因此,在新时期,教师更需要从游戏的性质、内容、形式等多方面的筛选入手,为发挥区域游戏作用。

1.区域游戏在幼儿教育实践引导中的应用价值探索

(1)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能力锻炼和提升目标

游戏是幼儿更为喜爱,且能够接受的实践活动形式。既能减轻教师组织实践活动的压力,也能够调动幼儿的兴趣。区域游戏是在固定的环境范围内,利用有限的素材资源自主组织游戏的过程。不同类型的游戏素材资源和游戏组织形式,都能够以不同的侧重点实现对幼儿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种形式灵活性更强,教育引导痕迹相对比较不明显。因此,更容易促使幼儿自主参与,其中,不同的幼儿也可以基于丰富性的材料选择不同的游戏环节和形式。教师只要通过游戏资源素材和游戏形式的区域性限定为幼儿游戏的组织落实提供支持,就能够从实际出发实现幼儿实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例如,要锻炼幼儿的自主劳动能力,就可以通过模拟角色扮演游戏,引入一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公主换衣服或过家家游戏,让幼儿在人偶身上进行整理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锻炼。随后,再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将这种游戏过程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铺床叠被、自己换衣服,达到幼儿实践行为能力锻炼与提升这一目标。

(2)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团队协作意识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教育渗透内容。游戏在区域内组织落实时,很有可能需要幼儿进行团队协作。因此,这也是幼儿团队协作意识培养的有效切入点,教师应当在幼儿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进行游戏任务分配,鼓励幼儿根据个人的实践能力承担一部分游戏任务。并且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需要与他人达成有效的语言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后,还需要达成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这对于幼儿来说,这些都是其综合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专项能力的锻炼提升途径。教师只要在幼儿写作时遇到困难后,进行及时的跟进指导和帮助,幼儿才能更进一步地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游戏任务。这可以起到在游戲活动中锻炼并提升幼儿团队协作意识这方面作用。当幼儿感受到和谐氛围以及友情协作的重要意义后,对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差别以及两方面概念也会产生初步的认知和体会,最终形成自主团队协作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游戏任务,当幼儿在生活实际中遇到困难时,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或与其他人达成有效沟通,寻求更加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可见,通过实践性游戏对幼儿相应意识进行培养,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2.幼儿园区域游戏组织落实要点原则分析

(1)多方面搜集素材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形式丰富性

资源素材的充分准备对于优化游戏实践体验、体现游戏活动趣味性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当其获得了良好的实践体验,其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以及基于游戏实现能力锻炼的效果上也能同步实现提升和优化。在资源素材准备的环节,一方面要保证丰富性,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保障资源素材应用的安全性,避免资源素材问题影响幼儿去游戏活动的组织落实效果。从具体功能方面来讲,多方面搜集素材资源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来讲,是从宏观上也应当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资源素材丰富性得到提升,区域游戏的组织形式才能基于不同资源的交叉应用,或混合应用得到针对性丰富,例如,在幼儿园手工区除了购买一些简易的基础手工素材,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手工素材和资源也能够发挥丰富资源素材的作用。例如,现阶段以绿色环保教育引导为主题的“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以及手工区域活动,就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收集废旧物品,通过回收再利用或游戏活动组织,让幼儿体会到多方面资源素材。尤其是来源于生活的资源素材在幼儿教育中和游戏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具体游戏时,可将常规的合作性游戏转变为竞赛性游戏,鼓励幼儿和家长共同利用回收物品,进行服装设计和制作,再由幼儿自主穿戴到幼儿园中进行展示。通过这类区域游戏活动,收集更多素材丰富传统区域游戏形式。对于幼儿来说,这种生活化的区域游戏组织落实方式,也必然会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幼儿更好完成实践任务,更加积极投入到游戏活动中。

(2)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锻炼幼儿自主实践能力

幼儿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实践中主要强调为,在幼儿教育组织落实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活动目标进行具体流程的组织,更要尊重幼儿的主观意愿,组织幼儿更加喜爱的活动。这是为进一步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幼儿主体地位的尊重主要强调的是,在幼儿实践教育引导过程中,游戏必须以幼儿为主体。只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另外,游戏本身也是幼儿熟悉的形式。对于幼儿来说,这种体验更加能够调动起其积极性在实践教育引导过程中,幼儿教师只要在幼儿出现问题时,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教育,就能够为幼师关系的改善和游戏体验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主完成任务自主参与游戏的乐趣。这是对幼儿意志力的一种提升和锻炼,同时,也是对幼儿实践活动参与能力的考察和分析。只有在实践教育组织落实时,能够做到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教师也才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出现的问题和障碍,以便最终从自主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获得良好的效果,幼儿也会感受到参与游戏时更加游刃有余。

(3)保证幼儿在实践活动参与过程中的安全状态

只有保证人身安全,幼儿教育的一系列实现目标才能够更好有效达成,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才能够更好地得到解决。在幼儿安全保障的具体措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一是通过对幼儿加强日常安全教育,确保幼儿在参与区域游戏活动时能够明确个人的防护目标,以保证个人安全为基础参与游戏活动或游戏化课程。二是幼儿教师在组织落实具体活动时,也可以保证幼儿安全为基础要求和条件,进行幼儿活动环境的检验和分析。从室内到室外全方面保障幼儿活动区域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安全隐患和外部环境因素对幼儿安全状态造成影响。三是幼儿安全隐患的预防和应急预案制定应当被纳入重点工作内容范围内,结合幼儿教育以及幼儿能力提升的具体要求。对幼儿提出匹配层次的安全保障要求,并注重应急预案制定与幼儿安全保障的匹配性,以便全方位提升安全保障力度,体现出安全保障的实践意义。

3.幼儿园区域利用背景下游戏化课程建设引导路径

(1)增强游戏互动力度,锻炼幼儿实践参与能力

游戏互动力度的增强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可在游戏活动组织落实的过程中,尽可能选取一些互动力度互动多元性更强的游戏进行引入。例如,在音乐区,除了按照固定的方式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外,一些手指舞,或者需要幼儿进行队形排列才能完成的舞蹈游戏应当在音乐区更加充足全面地进行设置。在舞蹈伴奏乐曲的选择上,也应当选择幼儿更为熟悉的来源于宝宝巴士或兔小贝儿歌这类软件中的游戏音乐或舞蹈音乐,让幼儿在更加熟悉的环境中参与互动游戏。另外,互动游戏还可由亲子来完成一些亲子舞蹈,也可在音乐区或舞蹈区作为区域游戏进行时间设置。随后,由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溝通,以最终汇报演出的形式,对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的成果进行检验和展示。这种具有互动性且丰富多元的游戏形式,必然能够针对性锻炼幼儿的实践参与能力,是适用于现阶段幼儿能力培养和锻炼的科学路径。

(2)拓展游戏活动区域,丰富游戏活动形式

拓展游戏活动区域是指,将游戏活动区域从教室环境拓展到幼儿园外部环境中。通过一些体能训练区域游戏,帮助幼儿锻炼身体素质方面的能力。这不仅符合幼儿教育综合全面发展的要求,也能够使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和锻炼。相对于传统的以小肌肉锻炼和思维锻炼为情绪的游戏,这种游戏活动也是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活动形式。教师应当在确保用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相应游戏活动的组织落实。在此基础上,锻炼和提升幼儿参与实现游戏的能力,通过丰富多元的户外游戏实践活动,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游戏的乐趣。除此之外,幼儿游戏活动在组织落实的过程中,也更加强调对幼儿情绪状态的调动和培养,户外活动更加轻松愉快。且户外活动也能够使人身心舒畅,幼儿教师只要在活动强度活动形式上进行有效控制,就能够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例如,定向运动就属于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定向设置游戏关卡。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体育运动能力,同时,一些游戏关卡的智力考验特征,也能够调动幼儿的思维灵活性。使幼儿在综合性更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升,体现出游戏化课程设置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3)注重区域游戏实践活动评价,提升实践活动评价激励性

区域游戏实践活动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幼儿的游戏反馈信息进行评价观察,进一步对活动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在区域游戏活动在评价过程中,一方面会涉及幼儿主观体验是否得到优化完善;另一方面,也会涉及幼儿针对性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关注这两方面要点的同时,应当注重借助评价环节对幼儿起到的激励和启发作用,尽可能用更加柔和的评价方式,对幼儿的游戏表现进行评价和分析,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促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游戏,同时避免用等级性过强或分数指标过于明显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评价,这会对幼儿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另外,这种固定的评价方式也不利于提升评价的全面性。因此,幼儿教师可通过奖励小零食、奖励小红花或者给幼儿游戏小组奖励一次自主做手工、自主讲故事的机会,用这种具有柔性的奖励,激励幼儿再次参与到游戏实践活动中。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游戏的过程更加关注,对游戏的结果也同样在乎。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状态特征,用评价激励的手段达到预期的教育引导目标,确保幼儿区域游戏在全面执行落实的过程中,利用评价环节优化幼儿实践体验,体现出灵活评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4.结语

综合本文实践分析可知,在幼儿园实践课程教育引导的过程中,游戏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幼儿教育工作的落实开展应当以游戏为外部形式,但仍然要保持教育引导和实践培养的内核。对于幼儿园教师和幼儿教育管理者来说,游戏活动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特征,更能够考验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实践工作能力,对其实践工作经验也能起到积累和提升作用。只要幼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能够从实际出发积极参与相应实践教育活动,并且做好各方面教育活动的组织规划工作,就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优化幼儿教育在实践中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美荣.基于区域游戏设计的幼儿深度学习能力的开发与培养策略探究[J].教师,2022(24).

[2]汤海英.快乐学习快乐游戏——幼儿区域游戏的实施方法[J].家长,2022(20).

[3]童月琴.聚焦整体质量提升的区域课程游戏化建设——南京市溧水区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2(06).

[4]张美荣.小空间里的大世界——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游戏中的运用策略[J].家长,2022(15).

[5]叶璐瑶.大班幼儿区域游戏书面回顾的行动研究——以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大二班书面回顾作品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22(03).

[6]陈小芳.区域游戏中促进幼儿坚持与专注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以中班区域游戏“搭建坦克”为例[J].福建教育,2022(16).

猜你喜欢
游戏材料区域游戏幼儿教育
在区域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探究
游戏环境,随心舞动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关注区域活动的层次性,让环境材料推进游戏发展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