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史宣讲团

2023-05-30 03:16关秀容苏子东张璐斯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高校

关秀容 苏子东 张璐斯

摘  要:大学生党史宣讲团是高校党史教育的重要实践路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理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辟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发挥思想引领功能。文章结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院系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工作的具体实践,创新推进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建设,探索大学生党史宣讲团的实践路径,以期形成大学生学习宣传党史长效教育机制,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党史学习效果,实现“三全育人”,引导大学生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3-0025-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1]高校是青年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大学生党史宣讲团,是高校党史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中学习宣传党史的排头兵,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作用,从“聆听者”成为“传播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一、大学生党史宣讲团的重要作用

建设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组织,它能从多渠道帮助大学生提升理论和政治素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理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辟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发挥思想引领功能[2]。

(一)提高大学生理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兼具学习者和宣传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宣讲团成员要自主学习党史知识,阅读党史资料,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等内容,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宣讲团要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实现从学到讲的过程,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学习,传播党史知识、党的伟大精神,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宣讲团成员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学子,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发挥榜样作用,在宣讲中拉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促进与同学们的交流,引导广大青年主动学习[3]。

(二)开辟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

党史学习教育要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一方面,党史宣讲团成员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要真正“走出去”,依托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实践出真知,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论修养,通过走访红色基地,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让宣讲更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情感温度。另一方面,宣讲团成员在开展宣讲活动时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在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悟进行分享,增强党史宣讲的实效性。宣讲团成员通过自身的榜样力量引导同学们参加宣讲团活动,参加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党性修养[4]。

(三)发挥思想引领功能

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引领功能,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宣讲全过程,发挥育人功能。宣讲团成员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在思想意识层面进行引领和启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党史学习中,在百年党史中自我感悟和自我体会,树立大历史观,提高学生学习党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5]。

二、推进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知情意行”党史学习教育体系,强化大学生宣讲团队伍建设

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中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思想觉悟高、表达能力强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立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以朋辈分享的形式促进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让宣讲团成员成为党史的“代言人”,让最优秀的学生讲最精彩的故事,带动更多学生学习党史[3]。为加强党史宣讲团队伍建设,参考德育工作中的“知情意行”模式,构建团党史学习教育体系,提高党史宣讲团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高宣讲质量。

1. 强化认知,增强党性意识

“知”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只有知史懂史,丰富自身的党史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宣讲。宣讲团成员要全面深入学习党史知识,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确保宣讲内容的政治性。宣讲团成员通过读原著学原文,参加政治理论课、主题党课和党史学习,结合时事热点开展学习,确保宣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依托网络平台,如“学习强国”、共青团中央“青年大学习”、易班等平台,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定期开展党史学习交流会,分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专题分享与研讨交流、党课学习与观看视频,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党史学习成效,强化认知,增强党性意识。

2. 涵养情感,增强党性修养

情感是一种内化的心理体验。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国爱党,才能更好地落实到行动中,更好地开展宣讲。党史宣讲团成员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如“观看红色影片、讲好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曲”等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观看《功勋》《黄大年》等红色影片,感悟红色历史记忆;参加“党史故事分享会”“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讲好红色故事;参加红歌比赛,唱响红色歌曲;参加“学党史”手抄报比赛、党史知识比赛等,重温红色记忆。通过参加各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教育活动,宣讲团成员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和爱党情感,增强党性修养。通过开展素质拓展主题党日活动,宣讲团成员在活动中加强默契配合,增强了宣讲团的凝聚力,提升了成员的归属感,进一步提高宣讲团成员参与各项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度,为宣讲团活力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 磨炼意志,坚定理想信念

“意”,意志,是“情”的进一步升华,是精神的动力之源。宣讲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当地的博物馆等红色基地,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进家乡当地的红色景点,传承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足迹,深化“党史”学习,加强党性修养。通过实地走访,宣讲团成员更深刻地学习革命精神,体会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和奉献精神,能够对党史有更深刻的思考,强化自身的歷史使命感。在行走的党史课中,宣讲团成员先受洗礼和教育,再通过宣讲分享给他人。宣讲团成员在服务群众中受教育,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表率作用,将为群众办实事落在实处,用行动彰显了使命与担当,让“党史”教育不只停留在学习思考中,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将爱党的情感升华为坚定的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

4. 身体力行,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行动是对前三者的最终落脚点,要做到知行合一。在党史学习认知的基础上,党史宣讲团成员用实际行动为党史宣讲作出贡献,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引领作用,助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宣讲团引领“三全育人”,通过校内和校外宣讲相结合,实现全员育人;将党史宣讲贯穿入学至毕业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推进党史宣讲活动,实现全方位育人,把党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

宣讲团成员要精心准备宣讲,整合党史学习资源,把握党史宣讲的重要内容,了解宣讲对象,了解受众喜欢听什么,可以根据受众较为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宣讲题材,增强宣讲吸引力;结合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创新形式方法,用青年视角阐述党史,用青年话语宣讲党史,通过“身边事”讲活党史故事,增强宣讲感染力;提升自身微课和微视频制作能力、演讲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不断提高宣讲水平;定期交流学习心得和宣讲心得,互相分享宣讲经验,提升宣讲质量,让党史宣讲有温度、有内涵、有效果,努力打造党史宣讲品牌。

(二)成立专业导师团队,确保宣讲质量

导师团队由学院党总支书记、思政课教师、任课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及思政辅导员组成,将党史宣讲融入思政课、专业课、党史学习会议及日常活动中。为确保宣讲质量和效果,专业导师团队一是自身要加强学习,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政治素养和对党史的深刻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宣讲和培训指导工作。二是要做好学生党史宣讲团的培训工作。在宣讲内容上,定期开展专题党课,带领学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宣讲团成员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确保内容的理论性和政治性;在宣讲方法上,引导宣讲团成员如何开展宣讲,传授宣讲技巧,帮助宣讲团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在宣讲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宣讲团成员提高演讲能力、表达能力,确保宣讲效果。三是做好学生宣讲团的指导工作。组织宣讲团成员合理分工,提前准备宣讲资料,并组织学生在宣讲前进行试讲,对学生的宣讲内容和意识形态进行把关,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关建议。同时,教师宣讲团可以到学生宣讲现场进行指导,不断打磨,提高学生宣讲水平,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党史宣讲队伍[3]。

三、大学生党史宣讲团的实践路径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引领“三全育人”,通过校内和校外宣讲相结合实现全员育人;将党史宣讲贯穿入学至毕业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推进党史宣讲活动,实现全方位育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校内和校外宣讲相结合,实现全员育人

大学生党史宣讲团通过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宣讲方式,发挥以点带面辐射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宣讲团要深入教室、学生宿舍和活动室,依托校园广播、团日活动、社团等阵地开展宣讲,结合理论宣讲、微视频和讲故事等方式深入学生进行党史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增强党史宣讲的感染性。宣讲团成员还可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参加各项党史活动和比赛,如党史微视频比赛、演讲比赛、知识比赛等,以赛促学,寓教于乐,引领大家在党史学习中了解党的光辉历史、牢记初心使命。

学生宣讲团还要走向校外宣讲,充分利用当地的党史教育资源,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基地,进行讲解工作,提升自身宣讲水平。他们也会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当地的红色基地开展宣讲活动,深入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为当地的村民和中小学生进行宣讲,用当地乡音方言,深入浅出地讲述党史故事,将党史宣讲与现场交流相结合,党史学习与思想碰撞相融通,以共情引发共鸣,使宣讲团成员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党史知识落地生根,激发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

(二)党史宣讲贯穿入学至毕业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

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常抓不懈,因此要抓住入学至毕业全过程,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放松,针对不同阶段进行全链条式育人。一是入学初,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可结合新生教育开展党史和校史宣讲,帮助新生了解校史校情,增强其对学校的认同感。党史教育引领“开学第一课”、融入新生军训,筑牢大学生的信仰之基,厚植爱党爱国爱校情怀。二是在校期间,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宣讲,抓好与党有关的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等时间节点开展党史宣讲,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抗美援朝纪念日等,讲述节日的由来、文化内涵、历史事迹以及与党史的内在关联,帮助同学们在节日中进一步了解党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学院要将专业学习与党史学习教育贯通起来,如工科学院宣讲“大国工匠·工匠精神”,要与专业内容相结合的,探索特有的学习文化;同时结合当地侨乡文化,宣讲侨乡改革发展的奋斗历程,感悟侨乡勇当排头兵、先行者的责任、勇气和担当,以史为鉴,强化自身责任意识。三是毕业前,可将党史教育融入毕业教育,上好“最后一课”,引导毕业生以先辈为楷模,永葆初心,树立远大理想,用奋斗之行诠释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将小我融入社会大我中,运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社会作贡献。

(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推进党史宣讲活动,实现全方位育人

推进党史宣讲活动,需要打破时空限制,搭建网络社会实践育人平台,線上和线下相结合推进党史宣讲活动。网络平台是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更是讲述党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传播中国精神的有效渠道。要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党史教育,用好学习强国App开展学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开展网上微党课、微讲座理论宣讲活动,开展红色故事线上分享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在党史学习和走访红色基地中,大学生党史宣讲团也要顺应新时代发展步伐,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将学思悟行后的学习成果,以微视频、Vlog等线上方式来开展党史教育宣讲,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供同学们随时随地地线上学习党史,可以通过视频近距离参观红色基地和聆听党史故事,传播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党史宣讲团成员还可将实地的学习成果,以线上微党课的形式向青年大学生开展宣讲,同时通过网络分享感想,及时为同学们解答疑惑,帮助同学们深入学习党史知识。后期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将借助学院公众号和易班平台,推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系列活动,并不定期进行报道、推送月回顾总结推文等,及时做好反思总结。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教育,在全校形成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

四、结语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建设,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宣讲党史的朋辈力量,形成大学生学习宣传党史长效教育机制,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党史学习效果,实现“三全育人”,引导学生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 党建,2021(04):4-11.

[2] 林洁.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理论宣讲团的作用及建设方向探析[J]. 才智,2021(05):4-6.

[3] 褚雯. 以大学生宣讲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探索[J]. 科学咨询,2022(04):12-14.

[4] 李瑛. 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建设路径初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88-89.

[5] 管天玉. 高校学生宣讲团的育人功能及实践[J]. 北京教育.实践探索,2021(06):31-33.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高校
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怎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