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信息化大事件盘点

2023-05-30 03:27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信息化

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共涉及6大类35个要点。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为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中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数字资源供给模式,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深化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用,发挥国家电视空中课堂频道作用,探索大中小学智慧教室和智慧课堂建设,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建设国家教育治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数据治理、政务服务和协同监管能力。强化数据挖掘和分析,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指导推进教育信息化新领域新模式试点示范,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建立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进校园审核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多次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教育部党组深刻认识教育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为国家竞争力储能、赋能、提能,使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的一项重大举措。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组建成立

2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调整的通知》,其中,中央电化教育馆和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整合组建成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这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观点 中央电化教育馆和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两部门都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为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和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由两部门整合、组建的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将肩负起新时代教育发展使命,进一步优化职能,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正式上线,对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渠道、创新资源共享模式、服务“双减”落地、应对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该中心在提升平台建设运维水平、扩大优质资源汇聚共享、创新举办信息化交流活动、研制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等方面持续发力,必将在教育科研创新、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提质增效和均衡公平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3月28日,教育部举行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仪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仪式并宣布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怀进鹏强调,要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总要求,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以平台开通为契机,紧紧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一要建立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二要坚持优先服务师生和社会急需,支撑抗疫大局。三要坚持自立自强,强化效果导向、服务至上,引领教育变革。四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共建共享。五要坚持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国家品牌。

观点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的重大举措,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已建设完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24365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子平台,并在北京、天津、江苏、青海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应用。

艾瑞咨询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于3月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新形势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过行业需求及供给解读、方法与路径案例分析,强调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的重要性,为教育信息化行业企业和投资人提供参考。《报告》显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正从量变迈向质变,创新引领与生态变革成为行业纵深发展的主旋律。《报告》提出了行业发展的机会与策略,在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师生应用、教育平台四个方面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并强调了整体解决方案、构建软硬一体生态系统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关键作用,从而打通教育最后一公里。

观点

当前,尽管可供教师选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然而受制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匮乏,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监测尚未达到较高水平,多媒体设备的浅层应用让课堂的生成性空间大打折扣,从“人灌”变为“机灌”。因此,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成为当下教育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受教育信息化1.0历史原因影响,行业目前还存在教育平台建设定制化程度高、开发难度大、后续运维服务重等发展困境。因此,如何抓住教育数字化机遇、乘势而上,成为教育信息化行业企业关注的重点。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科技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制定,以期实现“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发扬创新精神;学会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的目标。新课标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了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与跨学科主题,体现了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的培养思路。

观点

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熊璋教授表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一种必备素养和技能。与以往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相比,新课标关注了课程对人的培养,强调了“科”与“技”并重的理念,体现了规定性与差异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了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和指导性,有助于引导各地和学校深化义务教育改革。熊璋同时明确,新课标的发布只是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非常长。学校一定要成为数字素养教育和信息科技课程的主阵地,让我们的青少年能够成为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编制完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深入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战略规划,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编制完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和2021年的重要进展成效,评估了2021年各地区数字化发展水平,并对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进行了展望。

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抓住全球数字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不断培育新发展动能,激发新发展活力,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支撑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数字中国建设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实践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并将不断创造辉煌。

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京举行

8月18日—20日,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举行。会议以“智能技术与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教育界、科技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从科技赋能教育的视角探讨智能技术发展与教育融合应用,从学生的视角探讨学习危机与教育的未来,从教师的视角探讨教师教育与教学创新,从生态的视角关注区域智慧教育发展、农村教育转型与教育数字化治理等。

观点

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是智能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数字化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智能技术催生的教育新形态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重塑智能时代教育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加强智慧教育开放合作,以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指出,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教育系统性变革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数字化能力是关键。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技术要由人来应用,要服务于教学,要提高人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要抓住教育新基建的契机,围绕师生教学应用,提供数字化学习内容、平台和工具,提升教育数字化服务和治理水平。

第七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11月4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数字教育出版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主办,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以“深化技术融合应用·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题,设置大会主论坛以及高质量国家课程数字教材的建设与应用、线上线下融合构建课堂教学新样态、智能测评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三个专题论坛,邀请数字出版、高校、一线中小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师,深入交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字教材高质量建设、课堂教学新样态、数字化教育评价等热点话题。

观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出版人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和“推进教育数字化”的精髓要义,把握好“教育强国”“数字中国”“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教材建设”等教育发展中的关键词,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应对教育新使命、新任务的能力。将数字技术融入中小学教材体系,既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数字教材承担着信息环境下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功能,体现了教材建设的时代特征,也是教材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2022國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线上举行

12月5日—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和“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承办的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引领教学智能升级”,围绕“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通过设计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促进教学与学习的变革”“界定和培养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环境中工作所需能力”“通过全球伙伴关系支持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体发展”等议题进行研讨。

观点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领人类进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建分享的新时代,我们要聚焦教育数字化变革中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科技赋能教师的新愿景,探索人工智能变革教学的新路径,以数字化为杠杆,为教师赋能,促进教学升级,撬动教育整体变革,推动教育更加包容、更加公平、更有质量。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求。本次会议以合作精神共同探讨利用新技术推动全球教育包容公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会议成果必将对正在进行的全球教育变革和2030年教育议程实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2年我国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取得突出成绩

2022年是我国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一年,教育也是重灾区。这一年,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疫情的影响和变化情况,有效组织和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在线教育、在线会议、在线交流成为教育和社会运转的新常态,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取得实际效果。截至2022年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共汇集基础教育优质课4.4万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6628门、高等教育优质课程2.7万门,总访客量达8亿人,基本形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各地方教育信息化部门和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切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教学资源,社会优秀教育信息化企业提供了在线教与学平台,这使得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在线教育或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成为教育新常态。同时,我国强大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实践经验、人力资源建设等有效地保障并适应了这种新情况和新变化。

观点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政府立足现状做出了一系列果断、科学、迅速的决策。在线教育于教育战“疫”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现实作用。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应急状态下的在线教学提供了更多选项,也更好地支持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宗旨。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使得中国经历了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工程,促进了学习方式与教学新样态的转变。它是对我国长期坚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反馈,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