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维实践路径

2023-05-31 09:36王秋
关键词:青年实践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秋

摘    要:当前,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坚定青年文化自信和增进青年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華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三重维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载体,创新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是切实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实践路径,对于确保新时代青年在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5-00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1]”青年肩负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新时代青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然要求,也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价值观念、思想理论、文化特点、教育观念等构成的综合多元概念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哲学思想、广泛的实践价值和人类普遍性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思想开放、博大精深、注重内涵等特点,它的核心要义强调个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包括诚信、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强调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注重人际关系和社群意识,提倡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创立了许多深刻的思想理论,如孔子的“君子之道四处可学”,墨子的“兼爱非攻”,老子的“道法自然”等,这些思想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十分注重文化内涵,强调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性的文化,它强调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认为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物质享受,更在于实现自我价值和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表现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艺术形式,如诗歌、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展现出中华民族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力。这些艺术形式一方面富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具有提高人们审美能力,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还体现在尊重历史和传统的态度上。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其内涵和价值观念源远流长,尊重历史、重视传统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反映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思想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呼吁各国以平等、互利、共赢的精神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和升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它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经历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2]。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精神追求和智慧积淀,这些价值观念和思想理论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代,我们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2]”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和智慧结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深厚而宏大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道德规制、文学艺术、人文精神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内容。着重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启迪青年的实践智慧和思维方式,培养青年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有助于提高青年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厚植青年对于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增强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凝聚力,对于提高新时代青年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也一直有着重要影响,其所彰显出的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增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时代引领作用。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得以更新、创造和转化,既保持了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又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青年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是社会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拥有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使他们以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积极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文化互动和交流,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文化,进而不断增进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促进人类文明互鉴。

总之,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系统工作。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多重维度来看,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

三、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当前,不断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切实增强新时代青年文化认同的现实要求,也是培养和造就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战略任务。具体而言,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从自我教育、社会参与和国家保障等方面协同推进,不断探索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路径。

(一)自我教育是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决定因素

个体的成长离不开自我教育,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青年自身主动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自觉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应用和实践。学习是人一辈子的事情。唯有坚持学习,方能不断进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担当。学以致用是青年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勇于实践是青年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广大青年要善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地释放主观力量,为自身赢得美好的未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还是一种实践和行动指南。广大青年应该更好地运用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和方法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些理念和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因此,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青年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首先,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辨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部分,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其次,要善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相结合。从现实来看,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当代的时代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和不同,但也存在着相互融合与共生的可能性。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重将其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以促进中华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最后,要使青年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出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广大青年需要通过科学的实践路径和契合实际的有效途径在不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自觉培养和掌握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运用能力。同时,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思想和现实行为的标准,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筑牢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支撑作用。

(二)社会参与是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普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社会各方面应该集中资源,深入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宣传,为广大青年提供接受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感受和深刻认同,让广大青年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继承者和积极传播者。

1.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织单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2]”要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家庭所体现出的良好家风传统,家庭成员所表现出的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和邻里之间良好道德修养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践行。对于青年而言,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取决于能否受到家庭的正确影响。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进社区,既有利于青年在家庭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利于和谐邻里关系的构建,让广大青年在健康的家庭和良好的社区中成长成才。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学校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各类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种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能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文价值。创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验式学习平台,通过开展文化节、文化沙龙、文艺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广大青年有机会了解、体验和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此外,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学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确保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有效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积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社会共同的精神遗产和财富。因此,在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和舆论环境,宣传中华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在当下信息时代,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作成有趣、生动的多媒体资源,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向广大青年传播,提高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此外,社会各方面也应该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结合,不断为推进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作出贡獻,同时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国家支持是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保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包含了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思想和理念,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和理论支持,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底气。因此,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将其与国家建设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文化的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也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动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是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现实路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互鉴和比较研究,以此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家园。国家要出台对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扶持,鼓励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去,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同时,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上的充足保障,从而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盛不衰、长久发展。

总体而言,加强新时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入手,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各个领域。要不断通过实践路径的探索、建立和推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广大青年认同和接受的文化,进一步促进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使其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亮,为现代社会提供更多的思想启迪和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72-73,74-75,134.

猜你喜欢
青年实践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