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下同行评议在职称评聘中的运用

2023-05-31 01:46刁弘怿
关键词:学科交叉

刁弘怿

摘    要:在我国人才评价制度“破五唯”改革的背景下,在高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中实行代表作制度,同行评议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而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下,对评价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代表性成果在送评模式、专家遴选、评价指标和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站在高校职称评聘工作管理者的角度,通过分析研究同行评议工作实务、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如何优化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同行评议在职称评聘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同行评议;学科交叉;职称评聘;专家遴选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5-0047-05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了“破五唯”方针,要求坚决克服高校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中存在的“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强调要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不同成果类型,形成符合科学规律的多元化分类评价机制。如何在种种“不唯”中树立标准、在公平公正基础上慧眼识才?目前,国内高校主流的做法是通过推行“代表作制度”,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细分研究方向专家的同行评议作为专业人员“小同行”观点,结合学校层面学科组评审会评委集体得出的“大同行”意见,在师德师风考察通过的前提下,最终形成对申报人的评价结论和晋升意见。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知识学科边界由清晰趋向模糊,交叉创新成为科研成果突破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近年来化学化工、生命科学、医药合成等方向在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上存在很大程度的交互,而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将目光聚焦在这几门学科交叉融合出的新兴领域上,他们的代表性成果(以下简称“交叉成果”)往往在知识基础上跨度较大,具有明显的交叉融合创新的特点。在近年的职称评聘中,对于交叉成果的评价,外审专家在定性和定量指标上的意见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而在“代表作制度”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同行评议难以形成一致的评价就不能为职称评聘在专业性上提供明确的结论,进而导致人才评价有失公允,新兴学科发展受限。这就对获准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审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下,如何依据申报人的代表性成果准确遴选外审专家、如何在职称评聘中科学运用同行评议结论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案例选取

本研究结合对同行评议接收和发出材料的实例分析、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站在高校职称评聘工作人员角度对同行评议在职称评聘中的操作实务和结果运用进行研讨。以我国著名研究型高校N大学为研究对象,N大学不仅是国内较早进行职称评聘同行评议的高校,也是最早使用独立的外审意见收集系统开展同行评议的高校之一,职称评聘工作流程较为严谨规范,工作方法也受到国内兄弟高校人事部门的认可和借鉴。N大学在职称评聘同行评议材料的接收和发出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原始材料,本研究主要选取以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相关同行评议材料作为分析对象。

(一)同行评议材料接收情况分析

目前N大学接收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送评的职称评聘同行评议材料,通过“学校—学院—专家”的模式分配,学校层面由人事部门分发至院系,学院层面由人事秘书分配至专家,人事秘书对学院专家的研究内容较为了解,可以有效提高遴选专家的准确度和评审效率。

以上数据显示,在接收外审材料量较大的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接收评审的专家大约覆盖到学院教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但将近三分之二的外审材料集中送到了不到总教授数十分之一的常评专家手中,说明这些专家的评价意见可以在连续几个年度里对送评本学院的外审材料起较大的影响作用。接收材料最多的6位常评专家平均年龄为54.5岁,其中2人身兼党政职务、4人为高层次人才、2人为二级教授。6人中最年轻的专家45岁,为高层次人才、双肩挑干部,有义务承担部分学院工作可能是其接收较多外审材料的原因之一。

对比专家本身以及他们近三年接收外审材料的细分研究方向,在二者的契合度上,以研究方向一致作为“完全符合”,仅二级学科范围内一致作为“基本符合”,其他情况为“不符合”,部分接收到的紙质送评材料未记录详细研究方向,故为“无资料”(不算在送评准确率基数内)。以“完全符合”的情况计算送评准确率,情况如表2。

可以看到,同在一个学院的专家D和专家F送评准确率明显低,专家D二级学科为“植物学”,专家E、F二级学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送评该学院其他专家的材料多数为“生态学”和“动物学”方向,接收量最大的“植物学”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类方向上的材料基本是被专家D、E、F承包,因此造成送评在小类上的不精准。

(二)同行评议材料发出情况分析

在N大学职称评聘工作中,自2018年度起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共计有53位申报人,共发出并收回有效同行评议材料238份。

根据以上数据,有两位专家认为自身对申报人研究内容不熟悉,但依然接收了材料,均给予了“申报人达到任职资格”的定性评价,且给出的文字鉴定意见非常简短。对比对申报人研究内容熟悉的专家,对申报人研究内容一般熟悉的专家给予了较低的评价(较低的综合评分、较小的达到任职资格占比),且评价分歧也较大(较大的综合评分标准差),并给予了相对较短的文字鉴定意见。据此我们认为,相较于熟悉研究领域的小同行专家,大同行专家对于相同申报人的代表作存在评价标准差异大、认可度低的倾向。

在全部18份否定意见的返回外审材料中,观察专家与申报人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与专家评价的关注点,体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几乎每一位熟悉研究方向的专家都提及了代表作本身的学术水平和申请人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多数有关注到研究的创新性和规划性,并且专家们表达出相对多的关注点,而对申报人研究方向熟悉度一般的专家关注点较为分散,对代表作本身的水平没有给予太多评价。

在所有238份外审意见中,关注并表达出学科交叉融合相关内容的鉴定意见共6份,全部来自对申报人研究方向熟悉的专家。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熟悉的知识领域,专家更易于关注到申报人成果的交叉融创之处。但对于研究方向高度交叉的申报人成果进行评价时,即使是在熟悉其方向的专家身上也能明显体现出评价标准和关注点的不一致,以研究方向为生态学、申请副教授岗位的申报人G的外审意见为典型案例,五位外审专家综合评分跨度较大,虽然在对申报人学术水平、研究创新性、研究独立性上态度一致,但是专家评价的标准不一、侧重的关注点不同,导致最终是否达到任职资格结论不一,这也体现了合理评价从事交叉研究申报人水平的难度之大。

(三)专家访谈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我们归纳问题、延伸角度,邀请N大学化学化工学院H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I教授进行深度访谈,这两位专家本身为交叉研究方向背景,且近三年评审过外校送评的职称评聘材料,对职称评聘同行评议流程较为熟悉,且对此持有鲜明的个人见解。例如,H教授认为,在传统文化背景之下部分专家采用中庸含蓄的话术使得评语流于表面,建议在同行评议中可以使用多元量化评分指标完全代替文字评价意见;I教授认为,对于交叉成果的送评很难做到完全精准,并建议构建供院系使用的同行评议系统。

另外,利用知识图谱等科学计量学遴选方法为交叉成果评价匹配专家具有典型的优势[1],我们关注到N大学致力于交叉学者地图研究的信息管理专业学者J,因此,就利用知识图谱、引文网络等大数据可视化工具遴选专家的可行性与之进行了访谈。

在对以上三位专家访谈内容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问卷并展开调查。

(四)问卷调查

针对N大学部分理工科学院近三年参加过职称评聘同行评议的147位专家,通过邮件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份,题型包括量表题、判断题和多选题。

首先,通过对问卷量表题结果的交叉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倾向:专家越熟悉评价对象的研究方向,评审单份材料所需时间越低(最熟悉1.20小时/份,相较于平均1.27小时/份);专家认为同行评议在职称评聘中应占比重越大,评审单份材料所需时间越高(占比最大1.41小时/份,相较于平均1.27小时/份)。

图1可以看出,专家接收职称评聘同行评议的最主要原因还是配合学院完成任务,主动评审的意愿不高,这也是造成送评专家较为集中,常评专家多兼行政职务且年龄偏大、送评准确率低(表2)的主要原因,同时可能也是表3中外校两位对研究方向不熟悉的专家依然接收评审的原因。

图2表现出填写问卷的理工科专家普遍对申请人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和研究的创新性最为关注,与表4中熟悉研究方向的专家关注点较为一致,但如果是一般熟悉的专家,可能还是会出现关注点降低和分散的倾向。

在图3评价交叉成果的难点中,“评价的争议性”和“强调问题导向”可以在表5各位专家的意见中反映出来;“知识基础的多样性”直接关系到专家能否就申报人的学术水平作出评价,而“如何避免使评价标准受到本人研究领域范式的影响”“如何避免将交叉领域和单一学科直接进行比较”这两点可能直接体现在“是否达到任职资格”的结论上。相对于传统单一学科的学术评价实践,交叉成果的研究评价须明确评价对象区别于单一学科的“交叉增量”[2],这就要求专家首先意识到评价对象的特殊性,以及自身作为交叉成果评委的站位,才能在评价之初就针对交叉成果设定合理的评价基准。

同时,通过与问题“是否倾向于评审交叉成果”进行交叉分析(表6)发现,选择“否”的专家主要顾虑更明显地集中在“知识基础的多样性”上,而对其他方面的难点较为忽视。

此外,我们邀请填写问卷的专家浏览科技情报大数据网站www.aminer.cn,请他们反馈在该网站本人主页上的研究兴趣变化图示是否准确,50.98%的专家认为相应图示描述不准确,不能作为外审材料送评方向的判断依据,可能因为重名专家成果混淆、无法自主修改成果归属等问题,导致专家研究内容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左。AMiner是发展较为成熟的科研大数据平台,据此,我们认为对于不熟悉某科研领域的管理人员,借助现有的大数据可视化工具遴选专家的准确率不高。

三、探讨与建议

(一)关于送评模式的探讨

“学校—学校”模式。N大学及国内众多高校目前采用的方式,在学校组织职称评聘的过程中,在申报系统上接收申报人的代表作等材料,對于所有申报人材料匹配好拟送评学校后,归并批量发送至对方高校人事部门,由人事部门分发给相关学院人事秘书,再由人事秘书分配给本院评审专家。此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以学校为单位操作,返回材料规定了统一的期限,高校间互送频繁收发默契,职称申报系统成熟完善,送评流程高效规范。缺点是遴选专家主要在于学院人事秘书和人事部门管理人员。前者了解学院专家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倾向于送评给本身乐于评审的专家,导致外审材料反复集中在少数专家手中。后者不需了解专家的研究方向,主要依赖于学院,但很可能简单依据申报人在对方学校的设岗学院而分配给本校对应的学院。根据上文对N大学同行评议材料接收情况的分析,此种方式的送评准确率确实不足以支撑对交叉成果评价的要求。

“学院—专家”模式。伴随N大学目前正在探索建立的准长聘体系,院系的评审自主权显著提升,送评方式也转变为由学院建立某研究方向的专家库,在学校的监督下从中遴选专家并直接通过邮件送评。此种方式发出后有可能会被专家拒评或无视(有些学院甚至会要求专家接收外审材料必须经过学校人事部门),其次专家的遴选回避保密、评审意见的返回等环节需要学院内部的规范操作,而目前主要方式是通过邮件收发。优点是可以直接将某领域人才列为专家(如长江、杰青等),从而避免因管理人员分配专家而产生的误差,打破了送评工作在学院间的壁垒,同时满足了部分学院进行国际评审等个性化的需求。

(二)交叉成果同行评议优化建议

专家遴选:(1)建立交叉成果评审专家库。在学院或学校层面建设同行评议专家库的同时,遴选一批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评审专家,可参考本校“跨学科博士项目”指导教师名单、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项目的候选人名单,以及本校跨学科创新平台的专家名單等。梳理清此类专家涉及的学科,一旦遇到相同交叉领域的外审材料就可以迅速送评[3],送评时应向专家明确评价交叉成果的主要关注点和评价口径。(2)调动专家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将是否接收同行评议作为社会服务的一项内容进行宣传。(3)结合信息管理手段,尝试建立学校层面“教师个人主页”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者间研究方向的关系网络。

评价指标: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交叉成果评价口径的设置上需要考虑包容鼓励学科融合的发展,在上文同行评议材料发出情况分析(表3)中,“申报人是否达到任职资格”和综合评分两项指标体现出专家态度的复杂性,反馈意见中“申报人达到任职资格”的综合评分有的低至70分,“申报人未达到任职资格”的综合评分有的高达80分,而在学科交叉背景下更能体现出专家评价标准的不一致。因此,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以及文字鉴定意见的相互补充,可以给予交叉成果最大限度的包容。

结果运用:以补充手段弥补外审的不足。在外审意见的使用上,对于交叉成果的评价尤其不适合“一刀切”,不能因定性或定量指标未通过就简单剥夺申报人上会的机会,对于争议较大的成果应给予个人或学院解释和申诉的机会[4]。也可在其他环节采用手段弥补不足,例如在学科组会议时根据申报人成果具体所跨学科领域增加相应方向的跨学科评委,在上会环节结合同行评议结果给与针对性的意见,或者如斯坦福大学所规定,凡涉及交叉成果的校内评审须开展跨院系的联合评估[5]。

参考文献:

[1]占莉娟,方卿,王涵,等.专家研究方向与稿件精准匹配的难点及原因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0(11).

[2]张琳,孙梦婷.突破交叉科学研究同行评议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1-23(1).

[3]胥秋.交叉学科发展视角下学术制度的创新策略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7(2).

[4]杨佳乐,高耀.知识转型与评价转向:高校科研人才评价困境及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22(2).

[5]江小华,周涛,陆瑜雯.学术晋升中的科研评价——基于1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J].重庆高教研究,2022(5).

猜你喜欢
学科交叉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成效
美国普渡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