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银龄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机制探讨

2023-05-31 06:07张聪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

[摘要]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银龄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需要统筹建立有效机制。为此,应从银龄教师的教育情怀、整体规模、需求状况、适切样态以及专业发展等多个维度,系统建构银龄教师的红利释放机制、补充供给机制、动态需求机制、服务保障机制以及工作评价机制,进一步推动银龄教师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银龄教师;高质量;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5月5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这为我国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实现人口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人口与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伴随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高质量时代”,教师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助推整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18年、2020年教育部先后启动了促进东中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银龄讲学计划”以及聚焦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这两项计划的有力实施,形成了以银龄教师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新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质量。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银龄教师这支独特的队伍如何实现高质量建设,成为切实推动欠发达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要素。缘此,深入探讨银龄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設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科学引导银龄教师的教育情怀,持续建设银龄教师红利释放机制

教育情怀是支撑银龄教师专业身份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较高的教育情怀,银龄教师不会轻易在含饴弄孙、安享退休时光之际只身前往欠发达地区支边支教。伴随这种教育情怀而来的是银龄教师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诸多“专业红利”。为此,受援学校需要珍视银龄教师的教育情怀,并采取有力举措积极激发银龄教师释放专业红利。

其一,推动银龄教师释放更多的“教学红利”。受援学校要理性认识到,银龄教师所饱有的教育情怀更多地体现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那些历经几十年教学时光所积淀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评价等方面所形成的宝贵的实践性知识,是推动受援学校强化教育教学基础的重要动能。

其二,力邀银龄教师释放更多的“科研红利”。科学研究是很多欠发达地区学校的短板,补齐这一短板的关键是要有较好的学术带头人。银龄教师群体一般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特别是高校银龄教师在其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已经对科研具有了清晰的认知、理性的思考以及丰富的经验。受援学校要在科研方面力邀银龄教师,推动并鼓励银龄教师在科研课题申报、科研团队组建、科研平台建构以及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释放更多的“科研红利”。

其三,促进银龄教师在文化发展中释放更多的“文化红利”。我国知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犹如一条大河,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而不研究文化,就只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而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一项文化事业,而教师正是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主体。虽然与援派学校具有不同的文化气质,但受援学校所在区域亦具有个性化的文化表征。很多乡村生活也与乡村学校建构起独特的“文化共同体”,成为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在校园文化、区域文化等不同方面,银龄教师更能够有效识别差异化的文化符号,具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能力。受援学校应就此促进银龄教师在文化发展方面释放更多“文化红利”。

二、理性研判银龄教师的整体规模,主动建立银龄教师补充供给机制

银龄教师作为援派学校退休教师群体中的重要成员,之所以广受欢迎,正在于其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术科研水平极大地提升了受援学校的整体实力。伴随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研判银龄教师的潜在总量,从供给侧的角度厘清银龄教师的供给总量。

一方面,根据当前教师群体总体规模,理性研判银龄教师的潜在总量。2023年2月23日,教育部发布了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比上年增加0.70万所,增长1.33%;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9亿人,比上年增加674.48万人,增长2.39%;专任教师1792.97万人,比上年增加60.94万人,增长3.52%。根据当前我国人口变量以及未来人口变动基本趋势,有关部门能够有效研判未来若干年内各级各类学校退休教师总体规模,并根据银龄教师招聘条件来进一步推断出潜在的银龄教师总量,从而为银龄教师的招聘、制度安排提供科学决策。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科学建立银龄教师补充供给数据库。随着近些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银龄教师的支持力度,银龄教师总量在稳步提高,这更能够有力地支持欠发达地区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还需要在多个维度考虑银龄教师的专业结构,科学建立银龄教师补充供给数据库。从学科角度来看,对于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乡村中小学而言,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小学科教师存在着结构性短缺,而这些小学科银龄教师的潜在规模本身就不大,实现这些小学科教师的有效供给成为一项难题。从性别角度来看,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性教师比重偏大,男性教师则规模较小,这导致了很多小学银龄教师群体中的女教师占比相对较大,而很多受援学校的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女性银龄教师的适应度、体验感相对较差,因此在银龄教师补充供给机制上需要从性别上加以考虑。

三、积极预测银龄教师的需求状况,切实完善银龄教师动态需求机制

银龄教师制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自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与对高水平师资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高质量推进银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需求侧”的角度,长时段地了解受援学校对银龄教师需求的数量、学科等,积极预测对银龄教师的整体需求状况,从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完善银龄教师的动态需求机制。

一方面,积极建立欠发达地区学校对银龄教师需求的动态模型。在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很多欠发达地区学校高质量发展能力依旧不足,对银龄教师的强烈需求始终存在。为此,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提早建立银龄教师需求预案,在需求的数量、学科、性别、民族、年龄、专长等多个方面划定相应的分析指标,根据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发展状况,动态化地建立银龄教师需求模型,从而前瞻性地实现银龄教师需求的科学化。例如,根据乡村振兴以及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结合特岗教师计划,聚焦“县中”振兴发展,可以依托这一模型及时诊断不同时段的银龄教师需求情况,进而提早安排银龄教师,周密部署相关方案。

另一方面,统筹考虑受援学校对银龄教师的强烈需求与自身发展的内生动能。作为外在的支持力量,银龄教师对受援学校诸多方面的专业支持是暂时的、相对有限的,受援学校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实力,依托银龄教师专业优势,持续强化自身成长的内生动能。这就要求受援学校有效提出银龄教师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邀请银龄教师介入到学校发展之中,为学校逐渐形成内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例如,有的云南乡村学校以艺术特色著称,在申报银龄教师需求时,特别需要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的银龄教师来支持学校发展,而一旦满足学校对银龄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学校发展的短板,而且更能促进学校在艺术特色方面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认真识别银龄教师的适切样态,不断夯实银龄教师服务保障机制

从中东部发达地区学校退休的银龄教师,主动申请前往欠发达地区学校任教,他们能否在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适应受援学校,成为深刻影响银龄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受援学校认真识别银龄教师的适切样态,不断夯实银龄教师服务保障机制。

其一,遴选优秀青年教师担任银龄教师助手。优秀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受限于欠发达地区学校,很多青年教师视野相对狭隘,教学能力相对滞后,科研水平相对有限,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无法有效识别并及时破解,从而在很多方面影响了自身的成长。通过遴选优秀青年教师担任银龄教师助手,不仅能够个性化地获知、解决银龄教师工作、生活中所面对的一些问题,还能够有效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二,制度性地建构银龄教师会商机制。银龄教师在其长达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有关教育管理、科学研究等具体工作也较为熟悉。因此,制度化地建构银龄教师会商机制,能够切实发挥银龄教师在受援学校的“顾问”优势,为受援学校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借鉴。例如,有的西部受援高校在科研方面始终没有找到有效发展的契机,通过银龄教师的传、帮、带,很快在科研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并逐渐形成了以科研带教学、促成长的生动局面。

其三,切实改善银龄教师工作生活环境。因银龄教师之前长期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学校工作和生活,退休的年龄普遍较大,因此银龄教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适应受援学校的环境。为此,受援学校应尽力为银龄教师提供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有效保障银龄教师的工作条件。例如,有的银龄教师有基础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有的银龄教师怕凉、怕潮湿,这些都需要受援学校密切关注,及时为银龄教师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保障。

五、扎实推动银龄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建构银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

虽然银龄教师已经从原来的学校退休,然而银龄教师之所以选择继续奉献教育热情,正在于其自身珍视“教师”身份,愿意继续以教师身份投身到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之中。就教师的专业而言,教师在专业内涵上包括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这三个维度。

其一,学生能够借助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银龄教师从教几十年,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评价等多个维度上已经具有了深厚的工作基础,并能在支教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完善教学过程,为欠发达地区学校贡献重要的教育力量。

其二,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只在教书,而更在于“育人”方面。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需要来自成人世界的悉心引导,特别是教师尽心尽力的教化。因此,“育人”成为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银龄教师之所以选择继续奉献教育智慧,其核心在于对教育工作的无尽热爱,能够在继续育人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教育梦想。银龄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育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引导学生的成长,以知识、方法、技能以及价值观等推动学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对受援学校教师施以多维度的影响——不仅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具体业务中带动青年教师发展,而且也以其高尚的人品人格、真挚的教育情感以及执着的教育信念感染着受援学校的教师群体,推动着受援学校的教师共同体建设。

其三,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还要实现其特殊的“服务”职能,在制度化的学校生活中提供各种服务。银龄教师积极融入受援学校,实现其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将受援学校真正当作“自己的家”,能够在教研活动、同伴互动、青年教师帮扶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与主动协助。例如,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的银龄教师群体,在完成教学等基本工作的同时,还主动对接当地文创行业,深度参与当地产品的设计、论证与研发,在社会服务中进一步发挥了自身专业优势。

因此,实现银龄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需要扎实推动银龄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而这还需要以积极有效的工作评价机制,科学研判银龄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其一,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一般而言,银龄教师在受援学校的很多工作是能够被诸多同事看到的,来自同事的肯定、赞许等为定性考评银龄教师工作提供了诸多重要指标。同时,还可以为银龄教师设计相应的工作量表,以科学的数据衡量银龄教师工作的实践成效。这就需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科学评价银龄教师的日常工作。

其二,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的很多工作是琐碎的,包括课堂教学、日常教研活动、班级管理等,因此衡量教师专业成效需要高度关注其日常工作的过程性特征。银龄教师远离家人,只身前往欠发达地区,其教育工作过程本身需要被高度关注。同时,银龄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还体现出鲜明的结果性特征,即在育人成效、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可见性,如培养的学生在某一方面受到表彰、帮扶的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等,都能够透视出银龄教师的工作样态。因此,科学评价银龄教师的教育行为,需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其三,坚持援派学校、受援学校与银龄教师多主体评价相结合。银龄教师是由援派学校决定派出、受援学校决定接受的身份特殊的教师,因此对银龄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持续评估需要多主体共同进行。银龄教师已经在援派学校工作几十年,援派学校对其退休后前往欠发达地区支边支教的情况更容易从其“前银龄教师”身份的视角进行长时段的跟进评估;受援学校作为银龄教师真正工作、生活的单位,能够根据相应协议条款对银龄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价;银龄教师自身也有其独特的价值诉求、现实反思与未来愿景,对其自身的评价有利于外界从银龄教师的第一视角深入了解其支边支教情况。因此,坚持援派学校、受援学校與银龄教师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能够增强银龄教师评价的科学性。

[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大中小学协同视域下卓越班主任职前培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揭榜领题”课题“新时代中小学卓越班主任成长规律及培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SJY20220307)的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N].光明日报,2023-05-06.

[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张聪.基础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内涵诠释、价值意蕴与作用机制[J].中国教育学刊,2023(01).

[4]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4(06).

张 聪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国有企业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