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齐奋进?谱写未来新篇章

2023-06-01 01:59本刊编辑部
科技智囊 2023年3期
关键词:科普数字

本刊编辑部

2023年3月4日—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技智囊》编辑部根据权威媒体报道,编辑整理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于科技创新的观点、建议,以飨读者。

一、强化国家基础研究

强化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滲透融合,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创新源头,创新人才培养和汇聚的主阵地在高校。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要持续深化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重点支持基础学科发展壮大,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布局交叉前沿领域基础研究,推动多学科深度融合,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  李蓬

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自主选题

加大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完善长期化、稳定性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生均拨款,用于科研的常态化经费来源则只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其在整个办学经费中的占比较低。随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这项业务费的投入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存量”经费支持机制方面,应当利用好“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渠道,尽快研究增加投入的科学标准,加大这项业务费的投入规模和力度,充分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自主选题研究,充分鼓励从“0到1”的原创性探索、关键技术的基础科学问题攻关研究、“冷门”基础方向以及国际科技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  高松

设立企业基础研究专项资金,打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的链条

建议设立面向企业的基础研究专项资金,支持有创新潜力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各类边缘交叉学科的融合研究。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基础研究中提出需求、牵头组织、主动投入、推进转化的作用,通过组建政府搭台指导、行业龙头企业主导、高校院所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的创新联合体,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源头创新。建议立足“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加聚力创新生态营造和全球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的链条。在产业发展方面,更加突出前沿技术引领和关键核心技术可控。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伊彤

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技术要素市场

我国需要加快建立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完善科学技术创新资源配置。要想尽快建设该市场体系,加快推动建立能够有效嵌入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关键。这一新型研发机构要具备研发、转化、孵化和产业赋能等功能。在组织机制上,新型研发机构要加大对产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包括改变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等。尤其要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项目,大力培植企业内的科技资源。只有让科学研究和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够推动产业的发展;有了强大的产业支撑,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技术的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  司徒国海

促进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民健康事业

建议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与临床医学优势,落实“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指引;细化医学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激励政策;组织构建产学研医协同的医学创新转化服务平台;打通“堵点”,加快推动新技术新成果审评审批、临床试验、进入医保等重要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更多创新成果早日为人民健康发挥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闫傲霜

加快新兴技术布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当前,仿生界面科学已被公认为新兴技术之一。自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仿生超浸润界面科学这一原创科研方向以来,该技术已经从基础研究发展成为在制造、资源、环境、能源、信息等战略领域的应用技术。为巩固我国在该领域的引领地位,并加速其科技成果转化,张振涛建议,通过筹建相关重点实验室,推动仿生界面科技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为诸多行业“卡脖子”技术提供源头性、变革性方案。同时,可助力培养创新科学家群体,实现我国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全面领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张振涛

三、科技创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加强数字经济基础研究,促进数字经济产业群发展

建议国家在金融、医疗、通讯、密码(信息)安全等数据和图形密集型企业先行先试。建立国家级科研团队和平台。在人才、资金、管理方式上给予支持。加大政府在原创性引导基金投入的数量、种类和品种。通过政府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为原创性成果落地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倡原创,减少模仿。营造一种良好创新社会风气。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山东省委会副主委、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  陈增敬

发展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

首先,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来吸纳青年就业。数字平台经济所形成的新型就业“生态系统”既是青年当下就业选择的过渡地带和未来主体形态,也是青年人才自主创业的“孵化地”。其次,借助数字经济的包容性提升劳动参与率。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特殊困难群体更为友好的特点,利用平台经济提升女性、长期失业者、残疾人等返回劳动力市场的比例。此外,加快发展数字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数字知识、数字技能,降低获得数字知识和技能的门槛。特别要注重缩小不同行业、不同代际劳动者数字知识与技能的差距,防范“数字鸿沟”带来新的就业排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尚希

加快拓展数字应用场景,支撑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首先,要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纵深发展,构建用户体验优先的新型网络体系,全面夯实数字应用创新发展的根基。其次,支持数字消费场景创新探索,加快现象级数字消费产品涌现。同时,大力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应用创新。加快推动数字应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不断优化数字应用发展环境。做好特殊群体的数字化服务供给,提高人们的数字应用获得感;以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数字应用创新为抓手,加快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医院的数字化建设,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的数字化帮扶,提升民众的数字应用幸福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曲永义

四、科技创新助力能源转型

推动洁净能源的发展,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建议依托国家能源委员会,设立跨部门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计特定形式的新型能源体系架构,做好跨部门协调管理。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双碳”领域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布局建设,跨领域系统化部署“双碳”重大科技专项,集合多方面优势力量和创新要素,加快突破多能融合关键技术,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同时,坚持全国“一盘棋”,推进在典型区域开展以多能融合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示范,为全国同类型区域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融合模式;引导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示范工程建设,促进技术示范落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入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刘中民

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氢能储能产业发展

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做好工业副产氢、化石能源制氢产能整合工作,以进一步支撑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同时推动风、光、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电解水制氢项目,打造可再生能源绿氢基地。取消须在化工园区内制氢的限制,支持非化工园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发展。建议国家层面出台加氢站审批管理办法,优化相关审批、建设、验收流程,形成从项目立项到经营许可及监督管理全过程的审批办法。与此同时,可进一步合理利用已有加油、加气场地,鼓励综合能源补给站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董事长  张国强

加快构建能源安全新格局,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能源新答卷

一是关于能源节约。建议深入实施节能优先战略,牢固树立节能是“第一能源”的理念,实施重点用能产业升级再造工程,提高新建产能准入门槛,提升企业用能精细化管理水平等。二是关于用能清洁替代。建议加快推动重点用能领域清洁替代,深入推进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大力开展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组织实施工业园区用能系统再造专项行动,开展一体化供用能方案设计,推广综合能源站、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微网等绿色高效供用能模式等。三是关于消费侧转型政策机制。建议健全完善有利于消费侧绿色发展的政策机制,制定实施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和园区绿色能源消费导向目标,加强共性节能降碳技术集中攻关,加大财税、金融、投资等对先进高效节能产品设备、用能清洁替代技术以及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等的政策支持,完善节能政策法规和用能计量体系,强化市场和价格机制对用能行为的引导和激励等。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  章建华

五、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

完善大科普格局,以科普现代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完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履行科普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科普法与教、科、文、卫、应急等领域“法法有效衔接”,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强化专业化科普能力建设。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观测站等惠及更广大民众。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提升科普活动影响力,大力扶持科普产业发展。打造信息化科普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促进科普创作内容的融媒体传播和表达方式的可视化,形成高质量的数字化科普产品。树立科学权威、公信普惠的国家科普品牌形象。加快科技类博物馆、天文台站、科普基地等科普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建设。建立国际化科普交流渠道。构建国际科普交流平台,开展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科学教育等全球共同关注的主题对话。树立全球科普观,增进国际科技合作共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高鸿钧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畅通技能人才成

职业教育本科和高职院校同等学力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普通本科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跨教育类型、跨学校类别、跨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知识和技能的衔接、融通等问题。依托普通本科学校办学资源,探索培养具有鲜明职业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使专业学位与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有機衔接。通过加大对职业本科学校支持力度,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内的人才成长机制。同时,支持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指导实践的作用,协同培养职业本科学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华信工贸集团董事长、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  拜文汇

关注基层动力,培养欠发达地区领军人才

欠发达地区处在边疆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研究资源上相对较弱,这使区域内产业链在有些方面难以形成气候,进而也会影响到相关领域领军人才的科研与发展环境。要解决领军人才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以及科研项目需求和发展空间问题。抓好项目建设才能聚集人才,扩大发展空间才能留住人才,这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尤为重要。同时,欠发达地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出台更多专项政策、大胆使用青年人才、搭建更多人才高地、提升服务人才能力、提高特需人才待遇等方面下功夫,集聚顶尖人才团队。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  谭国鹤

猜你喜欢
科普数字
科普达人养成记
数字
答数字
数字看G20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成双成对
成双成对
微科普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