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研析

2023-06-01 08:03王华政
大观 2023年3期
关键词:受众时代情感

◇张 玉 王华政

作为我国主流媒体,传统媒体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产生,其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始转变并更加多元化,如通过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软件获取信息。而人们喜爱的信息表达形式也由静态图像向动态视觉表达转变。作为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信息给观众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在新媒体时代下积极创新,从而更好地与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以获得健康长远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

(一) 侧重绝妙的视觉效果

新媒体时代,人们重视视觉感受,强调视觉冲击,因此应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形成绝妙的视觉效果。如2022 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节目《国色天香》,其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结合11 位中国顶尖舞蹈家,跨越时空界限,使观众身临其境地与白居易、狄仁杰、上官婉儿等风云人物共赴一场盛大的“牡丹之约”。又如Digital World of Rock Music 网站,围绕俄罗斯摇滚界的奠基人Aquarium,结合音乐、效果、技术,为用户呈现出绝妙的视觉效果。

(二) 注重动态的视觉表达

传统视觉传达以图片形式为主,多侧重二维图像,而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传达对以往视觉表达方式进行了创新与丰富,逐渐注重动态的视觉表达。在新时代下,新媒体日益渗透于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目前已经与人们生活和工作建立了密切联系,其中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更是备受人们喜爱,在地铁站、公交站、餐厅等人群聚集地可以发现很多人在浏览上述App,可见短视频极大地占据了人们的空闲时间。随着新媒体相关行业的发展,短视频成为重要生产经营内容,有专业团队、专业设备专门进行短视频创作与设计。由此可知,短视频成为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的重要形式。因此,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理应革新,由静态表达向动态表达转化。

(三) 强调互动性与参与感

新媒体出现前,传统媒体占据市场主要地位。传统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较为固化,即传统媒体始终处于传达信息的一方,而受众则始终处于接受信息的一方,这就使得受众十分被动,对于传统媒体的视觉传达仅能选择接受而难以互动。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也冲击了传统媒体地位,使受众认识到,其不仅可以作为视觉传达的接受方,还可以参与视觉传达设计。比如,在某创作者发布一个作品后,受众可以在其作品下评论,创作者在整合受众评论后,能够基于受众需求发布后续作品,也可以在评论区与受众就新作品的风格、主题等进行探讨。如今,这种能够让受众参与进来的视觉传达作品越来越多,受众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可见观众迫切需要参与视觉传达设计。基于此,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应强调互动性与参与感。

(四) 加强情感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艺术领域,因此相关作品要拥有艺术鉴赏价值,而一个作品的艺术鉴赏价值与设计者的专业能力、投入的情感密切相关。当设计者投入较多情感时,其设计出来的作品会有着浓烈的情感表达,具有生命力。基于此,注重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表达是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理念之一。此外,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不仅要注重设计者的情感表达,还要关注受众的情感投入,以保证受众能够通过作品产生与设计者的情感共鸣,从作品中感悟到特殊的情感。在此要求下,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要尽可能将人本理念融入设计创作,让作品更具生命力,更能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结。

二、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

(一) 坚持创新性

由D'strict 设计与创造的“WAVE”公共媒体艺术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性。宽度为80 米,高度为23 米的LED 屏幕中逼真的波浪不断呈现在受众面前,让受众在波动的海浪影像+高清的LED 屏幕+真实的3D 音效下感受到波浪仿佛要冲破屏幕倾泻而出。成都太古里裸眼3D 屏也是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代表作,相关设计人员表示其是一次公共艺术表达形式的尝试。这次尝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使太古里裸眼3D 屏成为网红打卡点。上述新颖的公共媒体艺术表达形式都是高科技融入视觉传达设计的产物,为受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与视觉享受,从中也可以发现,受众对这种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有着较高的接受度与喜爱度,因此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要加强创新,不断形成能够吸引受众目光的作品。

(二) 保证系统性

一般而言,在单一作品设计中可弱化对系统性的考量,但在视觉传达设计整体性项目中,需要保证设计的系统性。比如,在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开展视觉传达设计时,要围绕体育赛事进行整体考量,即对体育赛事的宣传标语、海报设计、赛事LOGO,乃至服饰构成一整套视觉形象,从而给受众营造良好的视觉体验,且让受众将视觉传达艺术作品与体育赛事联系在一起。基于此,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应做到系统进行视觉形象设计。

(三) 突出独特性

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要突出独特性。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信息网络与人们的联系越发紧密,因此流量成为相关行业需要获取的内容,通过获取更多流量可以更好地促进相关行业发展,视觉传达艺术行业也不例外。如何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吸引更多流量,进而让更多人关注该作品,是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相关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突出作品的独特性,是增加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流量的重要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视觉传达设计相关人员要紧跟社会潮流变化,基于受众需求进行作品设计。目前,同一时期同一主题与表达形式的视觉传达作品较多,而要想从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曝光率和流量,就要在其中注入民族文化要素,增强其独特性。比如,在首尔京畿道光明洞窟景区入口大型裸眼3D 数字标牌的设计上,设计人员融合了景区历史上开采矿产的矿山背景,呈现出了全新的、科幻感十足的视觉体验,有效吸引了群众目光,并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使其成为游客的打卡点。

(四) 注重和谐性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流量成为衡量一个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这就导致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一定挑战。部分设计人员会为了吸引流量,过度重视视觉效果而忽视内涵,即在视觉传达设计时设计具有强烈视觉冲击但不具有艺术鉴赏价值的作品,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体现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在顺应时代发展过程中的迷失,若不对其进行引导,将严重阻碍其健康长远发展。鉴于此,新媒体时代,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要注重视觉效果与表达内容的配合,使作品具有更强的和谐性。要遵守视觉传达设计原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不忘设计初衷,促进良好视觉传达设计氛围和标准的形成。

(五) 重视生活化

一般而言,能够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较为突出。因此,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应注重人们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展现,以让受众通过艺术作品产生更多感受。如今,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众多,各种题材、各种表达形式的作品数不胜数,在此背景下,过于晦涩难懂的艺术作品往往无人问津,因此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一定程度上要通俗易懂,即更加生活化,以提高人们对作品的关注度。总的来说,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充分融入了人性化和具有真实感的元素,因此更贴近生活,更接近受众心理。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也要具有一定的含蓄性,通过协调含蓄性与生活化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三、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与其他元素的结合

(一) 结合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但也使其面临一些挑战。这主要表现为一些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较为类似,且商业性质较强,缺少个性与灵魂,难以吸引受众。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在迎接机遇时要平衡好各种因素。鉴于此,应在设计视觉传达艺术作品时,尝试将其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诸多优秀文化,因此,新媒体时代,可以依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视觉传达设计,这不仅能够为艺术设计提供素材并激发设计人员灵感,还可以使设计出来的作品富有灵魂与民族特色。我国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支持力度较大、推崇度较高,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更可能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例如,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象征祥瑞,其在群众心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新大新百货大楼便结合龙要素,在裸眼3D 超高清曲面LED显示屏上播放“巨龙腾空”画面,使其在图像与音响等技术下栩栩欲活、跃然眼前。这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让百年老店“潮酷”起来,让群众对其有了新的认识,并促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将龙与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新大新百货大楼联系在一起。

(二) 结合科技

如今,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有效支撑。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适用性较强,能够较好地被用于各种场景,如在进行短视频创作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三维虚拟图形、人物画面和三维动画整合到一处。目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植入科幻等各种场景。例如,河南卫视春晚节目中就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植入了博物馆场景,使表演人员在这种虚拟场景中进行一系列表演,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三) 结合当前大众审美偏好

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受到阻碍与挑战,甚至遇到与传统媒体相似的困境,因此,要想推动视觉传达设计健康长远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向前迈进,主动迎接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还应不断分析自身艺术创造与发展现状以及新媒体时代群众的发展需求,进而在正视自身的同时围绕需求做出改变,以设计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视觉传达艺术作品,从而保证艺术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基于此,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较为明确,即结合自身特点与大众审美偏好。在此要求下,设计人员要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了解当前群众的审美偏好,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设计主题、题材、内容,让作品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微博、小红书、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一些作品,并引导受众对作品提出相关建议。这不仅能够为设计人员的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指导,还能体现大众的审美偏好与心理需求。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进行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可知,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要注重动态的视觉表达、互动性与参与感,加强情感表达。同时,要秉持坚持创新性、保证系统性、突出独特性、注重和谐性、追求生活化的原则。此外,应采用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科技、结合当前大众偏好的方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发展机遇,视觉传达设计需要与时俱进,优化与完善理念与方法,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受众时代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情感移植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