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刍议

2023-06-03 01:59杜鲜红
成才之路 2023年14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预习

杜鲜红

摘要: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团队意识、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基于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合理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引导各小组进行课前预习、新知探索、课后拓展。同时,要及时进行追踪指导,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以此逐步提高小组合作效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习任务;预习;追踪;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4-0125-04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合作与互动基础上的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双重提升,教学效果良好。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不仅可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还能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应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组,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优化与创新,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思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建构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过程。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交换想法,受到启发,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综合能力的同步提升。自主与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从某种角度讲,是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融合,不仅可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积累,还能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综合素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传统教学方式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因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脱颖而出,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划分学习小组,然后为各组布置差异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探究。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都可提出自己的质疑,对于合作中遇到的问题,还可集小组成员的智慧加以解決。这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就会慢慢形成。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通常会为学生布置特定的主题,让学生开展讨论、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结合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实现思维碰撞,并能站在独特的角度分析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看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存在的问题

(1)时机不当。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忽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能力,随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教师将自主探索的内容设计成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或将适合全班讨论的内容设计成小组探究内容。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安排多次小组互动。上述情况都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问题,如果时机选择不对,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分组不科学。在小组合作中,有的教师简单地以同桌或前后座位的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而学生的座位多以个子高矮为标准排列。很显然,以上分组方式并不科学,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发挥出优势互补的作用。

(3)缺少规则。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提前制定相应规则,否则将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发挥。但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自由发挥、自由讨论,不应以规则限制。于是在某些小组合作中,学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发表见解,既不尊重同学的发言,也没有做到认真聆听,有的小组成员甚至借机闲聊。这都是缺少规则的表现。

(4)时间不足。部分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时,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开展合作、探究,几分钟后便叫停,导致有的小组还没进入到合作学习的主题,还没展开深入探究,教学便已结束。这种情况会挫伤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习惯。

(5)课堂讨论不合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讨论问题,缺乏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没有目的,比较随意,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这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

(6)缺乏有效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点拨非常重要。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教师没有做到及时巡视学生的讨论情况,没有在恰当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或没有把握好“放手”或“抓紧”的时间点。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学习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

(7)评价不足。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后,对合作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十分重要。有的教师对这一环节没有进行合理设计,评价流于表面,过于浅显,导致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客观性。另外,有的教师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对整个小组的评价,或关注小组的最终讨论结果,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有的教师在评价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积极性等,对于少言寡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缺少关注。这就导致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公平性,影响到教学评价促进作用的发挥。

2.产生问题的原因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认识。有的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简单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对于小组讨论结果也不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容易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兴趣。第一,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环节,有的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新课标,在学习小组的划分上存在问题,设计的小组合作任务不明确,没有提前制定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的记录表格。这就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表面热闹,却过于盲目。第二,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就要给学生预留出5分钟~8分钟的讨论时间,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不能少于5分钟。但有的教师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2分钟~3分钟便结束小组讨论,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发言的机会。第三,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缺乏把控和指导,没有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没有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

(2)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存在问题。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也是合作探究的主体。因此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状态、表现会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但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缺乏合作意识,不愿意参与小组合作。有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能做到专心、认真。有的学生对自身的课堂主体身份缺乏正确认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不积极,被动地在其他组员的带领下进行合作、探究。

四、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以及数学学习水平合理设计小组合作主题,选择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具体如下。

1.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划分学习小组,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体现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后续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在具体划分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4人~5人为一组,分成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层,且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组中,将组间差异控制在最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划分小组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进行隐性分组,动态调整,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2.合理分配小组学习任务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小组学习方案,科学分配学习任务,并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对此,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配学习任务,让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便能促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实现共同发展。例如,在教学“切线”的定义后,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定义,掌握相应知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任务具体如下。(1)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切线?(2)判断一条直线是一个圆的切线的方法有几个?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3)证切线时常用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4)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过直径的一个端点且垂直于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教师可将以上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探讨。这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相应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3.小组合作进行课前预习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获得更好效果,教师就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换句话说,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就是靠“合作”和“互动”实现的。在预习环节,教师可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其中,让学生以小组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完成预习内容。这样能有效降低预习任务的难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预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前预习,具体任务如下。(1)首先展示本节课的大致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2)提前做好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3)各组汇报预习成果。借助小组合作预习,学生可对学习内容形成初步认知,并激发出学习兴趣,这对下一步的教学非常有利。

4.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新知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新知教学环节,还可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启发,突破学习重难点。以“三视图”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准备橡皮泥、平板模具,在课堂上划分好学习小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模具制作多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让学生随意搭配,摆出不同的立体造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模型的样子,并将看到的图形画在纸上。学生通过积极讨论、探究,明白了什么叫作三视图,以及怎样画出三视图。这样的教学设计可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三视图概念的同时,拓宽知识视野,形成个性化的数学思维体系,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再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图像”的探究,教师也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有的描点,有的计算,有的画线,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共同找出方程的规律,画出方程的函数图像,轻松突破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可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还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高质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5.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课后拓展

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除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后拓展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中的思维碰撞,拓宽思维视野,巩固课上学习的知识。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以“三角函数”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利用所学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小组成员默契合作,积极探究,自己动手制作需要的工具,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进行测量和计算,使其在不断推测、探究中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的机会,可使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任务,在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另外,在这样的小组合作中,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大胆进行表达,还可实现数学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同步提升。

6.教师及时追踪指导

在數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追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点拨。这样可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思维盲区,有助于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内容的时候,对于一些题目,如“3x+2y=8、6x+4y=12”,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和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实时做好巡视和检查工作,对于学生的疑问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引导学生应用代入法或消元法进行解题。另外,教师还要观察小组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和调控,以此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率。

7.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不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合理开展教学评价,建立合作学习追踪和评价模式,每完成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后,都要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组评价。这一过程既可有组员互评,也可有学生自评,还可有教师评价。最后,教师要对不同评价方式产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这一结果来优化和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案。这样不仅可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还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习其他同学身上的长处,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可见,科学的评价体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时机不当、分组不科学、缺少规则、时间不足、评价不足、课堂讨论不合理、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对此,教师要重视,并积极创新,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优化与设计,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永刚.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4).

[2]吴永福.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J].数理天地, 2022(17).

[3]陳星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

[4]吴素华.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策略[J].天津教育, 2022(20).

[5]邵超.浅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0(21).

[6]渠秋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以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为例[J].数学大世界,2020(10).

[7]刘志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 2019(03).

[8]丁娜.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05).

[9]卢承坚.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 2019(41).

[10]谢永源.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2019(20).

Discus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arning Model of Small and Medium Combin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Du Xianhong

(Zhuanglang County No. 3 Middle School,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uanglang 744699, China)

Abstract: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are no longer able to meet students diverse learning needs. Group co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operation ability, team awareness, and expression ability, and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group cooperation, in specific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scientifically divide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reasonably allocate group learning tasks, and guide each group to preview, explore new knowledge, and expand after clas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track and guide in time,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so a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roup cooperation and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mathematics; groupcooperativelearningmodel;learningtasks;preview; track;evaluate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预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构建探析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